第四百六十六章 魏廷反應(下)

關燈
    「孫卿、劉卿、蔣卿,爾等有何高見?」曹叡一口氣點了三個重臣的名,迫切想要聽聽不同的意見。

     孫資頭一個出班應道:「陛下,臣以為骠騎将軍在奏疏中的提議乃是老成謀國之言,而大将軍直攻漢中的計策則太過兇險,陛下應慎察之。

    」 「說說汝的理由?」曹叡道。

     孫資拱手稱是,接着說道:「陛下,大将軍直攻漢中與蜀軍決戰的方略看似可以一勞永逸地掃滅蜀賊,但臣以為大将軍未免将事情想得有些簡單了。

     若在一年前蜀賊沒有進犯之時實施此計或可成功,可眼下隴右涼州已失,蜀賊居高臨下,占據地利,我大軍進攻漢中,隴山以西的蜀賊定然會進攻關中斷我軍後路,如此一來我軍将會腹背受敵,陷入險境,一個不好,恐遭大敗。

     另外,如今郿城、陳倉落入蜀賊手中,那麼褒斜道和陳倉道就不複我有,我軍南攻漢中隻有從傥駱道、子午道進兵,秦嶺本就艱險,這兩條道更是險之又險,蜀軍防守起來甚是容易。

     更何況諸葛亮以漢中為基出兵北犯,漢中早已被他經營的固若金湯,我軍就算穿過秦嶺到達了漢中,也要經曆一番苦戰,到時候誰勝誰負仍未可知。

     故而臣認為大将軍之計實在過于兇險,懇請陛下三思而行,切勿冒進妄動,休養生息待國力強盛後再與蜀賊分個高下也未遲。

    」 曹真緩緩地點了點頭,又望向劉晔道:「劉卿向來足智多謀、明斷軍事,不知卿是何看法?」 「陛下,臣還是那個看法,我大魏眼下的當務之急必須要先将吳蜀聯盟打破,二賊聯盟一日不破,我朝就會永遠受制于彼,左支右绌,兩面受敵。

     當年關羽威震華夏之時,太祖武皇帝也是先派人向孫權曉以利害破了吳蜀聯盟,最終與東吳聯合擊敗了關羽,将劉備上升的勢頭打壓了下去,從而一舉奠定了我大魏立國的基礎。

     是以臣認為在吳蜀聯盟未破之前不宜大舉進兵,否則攻蜀,吳必在東線牽制,攻吳,蜀必在西線呼應,縱然我大魏國力勝過吳蜀兩國之和,可也很難支撐兩線作戰。

    今年一連串的敗仗就是現成的例子,還望陛下深思。

    」劉晔道。

     曹叡颔首道:「卿言之有理,吳蜀聯盟不破,我大魏終究會顧此失彼、難以兩全,隻是東吳和西蜀重修盟好不久,兩家并未出現什麼裂痕,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法子來離間二賊呢?」 「陛下,孫權久有僭越之心,據校事回報,最近東吳境内屢有祥瑞降生的傳言,可見孫權已在為僭越稱帝之事而做準備,臣估計不出半年,江東就會有此賊僭逆的消息傳來。

     而西蜀向來以漢室正統自居,劉禅、諸葛亮必不能容忍孫權僭越,到那時就是我等離間二賊關系的最好時機。

     是以臣請陛下暫且忍耐半年,等吳蜀二賊的聯盟破裂之後再興兵讨伐,那時進兵當可事半功倍。

    」蔣濟出班奏道。

     話音剛落,劉晔接着說道:「陛下,還不僅如此,孫權此人外寬内忌、性狹善妒,以前劉備手中握有荊州時,孫權就對兩家的疆界極不滿意,最後終于忍不住出手偷襲關羽、襲奪荊州。

     之前西蜀隻有益州一地,東吳地盤遠比西蜀廣大,孫權自是還能與諸葛亮重修盟約,可如今西蜀奪取了隴右、涼州等地,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