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魏廷反應(下)

關燈
    戶數大增,以孫權的性子對此必定眼紅,心裡指不定如何妒嫉。

     是以我等可從這方面做文章,或讓東吳的細作散播謠言,或遣一舌辯之士前往武昌密見孫權說以利害,如此雙管齊下定能挑撥吳蜀之間的關系。

    」 「善,此計大妙。

    」曹叡聽得是心花怒放,忍不住拍案叫好。

     此時的他已經完全被劉晔、蔣濟說服,決意忍耐一時,等破了吳蜀聯盟之後再發兵南征。

     劉放見曹叡似乎完全摒棄了自己的建議,急忙奏道:「陛下,大将軍所奏也并非全無道理,若是朝廷完全否決了大将軍的提議,恐會使關西諸将心生疑慮,還請陛下詳察。

    」 他沒有說錯,聚集大軍直攻漢中的方略并非是曹真一個人的想法,張郃、費曜等關中将領同樣有意主動出擊,一雪兩次敗仗的恥辱。

     況且魏國的大司馬曹休因為一直對石亭之戰敗于東吳手中而感到慚恨,心情沮喪之下,終于在不久前因後背的癰發而過世,是以論及目前宗室大将裡的頭号人物,自然該首推曹真。

     而曹叡對于曹真的倚重也就相應地變得更大了,他雖是天子,确也不好将曹真的建議全部否掉,因為這樣會傷了心腹重臣的顔面。

     「嗯,大将軍所言的确還是有幾分道理的,隻是」曹叡說到這裡就沒再說下去。

     他心裡其實已經傾向于劉晔等人的計謀,打算先破了吳蜀聯盟後再興兵征伐,可又不好駁了曹真的面子,故而沉吟未決,甚是為難。

     劉晔看出了曹叡此時處在兩難之中,當即站出來解圍道:「陛下,大将軍在奏疏裡提到的不能讓西蜀安心積蓄國力的意見其實頗有道理,陛下可采納之。

    」 「卿不是主張暫時休戰、離間吳蜀麼,何以又轉而支持起了大将軍?」曹叡聽了頗為詫異。

     劉晔微笑道:「臣并非支持大将軍大舉發兵南攻漢中的方略,而是同樣認為我等不能讓西蜀得到太多的喘息之機。

     今年他們雖連連獲勝,但其國力畢竟弱小,經年累月的用兵定然也是大耗國力,因此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地牽制住諸葛亮的精力,不能讓其得到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

     故而臣以為陛下可讓大将軍他們在明年開春後尋機收複武功三城,如此既不會有損國力,也能牽制住蜀賊部分兵力,讓他們兵不能解甲、馬不能釋鞍,達到擾亂其内政的目的。

    」 「嗯,此計可行,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曹叡道。

     華歆、陳群等人自是贊同,躬身應道:「臣等附議。

    」 「好,那就這樣定下了。

    」 難處已解,曹叡總算心情轉好,遂笑着對孫資、劉放道:「孫卿、劉卿,汝二人就按今天的朝議結果速速拟旨回複大将軍和骠騎将軍,讓他們依照旨意行事。

     另外,再拟一道诏書給司馬卿家,讓他十日後即刻率領麾下步騎返回荊州駐地,然後再趕來洛陽見朕。

    」 「謹遵陛下聖意。

    」孫、劉二人齊聲應道。

     曹叡又道:「既然孫權此賊近日已有僭越之舉,打破吳蜀聯盟就已是刻不容緩之事,故而再傳令給校事府,讓他們增派人手前往東吳打探,朕要對孫權的一舉一動知道的清清楚楚。

    」 「諾。

    」掌管校事府的劉放連忙出班拱手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