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魏廷反應(上)

關燈
    洛陽,魏國皇宮。

     當凱旋大軍還在褒斜道裡的時候,魏帝曹叡就已收到了漢軍退走、戰事結束的消息。

     大殿内,陳群、華歆、孫資、劉放、劉晔、蔣濟等一幹重臣均面容嚴肅、沉默不語,靜靜地等待禦座上的曹叡覽閱曹真、司馬懿的奏疏。

     他們雖然還不知道曹真、司馬懿二人在奏疏裡到底寫了些什麼,但西線戰事的詳細情況他們早已通過各種渠道了如指掌了。

     盡管下半年曹魏西線形勢沒有像上半年那般糜爛,可此次漢魏兩軍再度交手,卻仍以魏軍失利而收場。

     曹魏一方損兵折将、丢城失地,損失不可謂不小,關中最關鍵的重鎮長安雖然得以保全,但馮翊、扶風等腹地卻依然被漢軍攪了個天翻地覆,緻使魏廷在關中百姓的心裡顔面大失。

     可以相信此役過後,本就對漢室念念不忘的關中百姓對遠在洛陽的魏國朝廷将會更加離心離德。

     再加上這一年來,曹魏在與季漢、東吳的戰争中竟然一連輸了三場,沒有取得一次像樣的勝利,更讓魏國從曹操時代建立起來的強兵形象大為受損,使得本來自劉備死後就被壓制下去的反曹勢力得以重新壯大。

     近三個月裡,甚至就連中原、河北等曹魏腹地的反曹勢力也已有了蠢蠢欲動的迹象。

     正在一字一句覽閱奏疏的曹叡對此役将會引發的一連串不利影響有着更為深入的感受,因為曹真在奏疏裡提到了楊清率領騎兵南下時得到了大批關中百姓起兵響應一事。

     這可不是個好苗頭,此事發生就代表曹魏統治關中的合法性受到了嚴重削弱,加上現在武功、郿城、陳倉三地已經落入季漢手中,一旦漢軍再次大舉北上,想要保住關中其他城池,恐怕将會更加困難。

     「卿等都看看大将軍和骠騎将軍的奏疏吧,蜀軍主力雖然已經退走,但陳倉三地丢失,關中自此成為了一塊蜀軍什麼時候想吃就能什麼時候吃的肥肉。

     唉,西邊賊勢日益蔓延,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關頭,真是令人痛心疾首啊!」曹叡合上奏疏,長籲短歎地說道。

     這位青年君主即位之初以臨危不亂的卓越風範而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緻擁戴,哪知僅僅過了不到三年的時間,面對危機時他已不再像從前那般從容,究其緣由并非他變得膽小怯弱起來,實是因為形勢惡化太快,已容不得他再保持處變不驚的氣度了。

     「陛下,臣以為」 劉放正欲出班上奏,哪知他剛一張口就被曹叡打斷,但見曹叡揮動右手衣袖,喝道:「有什麼話等看完奏疏再說。

    」 「諾。

    」劉放讪讪地回到了原位。

     内侍将曹真、司馬懿的奏疏分别交予坐在最前面的華歆和陳群,讓衆臣開始傳閱。

     一盞茶過後,衆人便已傳閱完畢,内侍收回兩本奏疏重新放在了禦案上。

     曹叡朗聲道:「大将軍和骠騎将軍的奏疏衆卿既已看完,都說說有什麼想法吧?這一年來,吳蜀二賊接連進犯,我大魏雖兵多糧足、國力強盛,卻也禁不起二賊東西呼應、輪番襲擾。

     一年之中我大魏竟連敗三陣,損兵折将,丢城失地,左支右绌,疲于應付,以緻國威淪喪、民心大失,真是奇恥大辱啊! 衆卿皆是我大魏的智謀之士,今日召集爾等前來就是要議出個掃滅吳蜀二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