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堰官

關燈
    調兵遣将,待郡中軍隊集結完畢,突然繞到綿虒縣羌兵主力側翼隐蔽,待天黑後發兵突襲,大破羌軍、斬獲無數。

    待綿虒縣圍解,又星夜兼程趕來都安縣解圍。

     昨日陳震先遣三百餘騎兵沖擊敵陣,後以步卒壓上,羌人匆匆應戰、措手不及,旋即在城下被漢軍打了個大敗。

    羌人抵擋不住,傷亡頗大、損失慘重,最後四散奔走、各自逃命去了。

     都安圍解代表着此次羌人之亂被初步平定,陳震入駐縣城後先是派人救助傷員、安撫百姓,然後才去問候楊清黃月英他們。

    如此做法,楊清對其印象頗好,這才是一位心系百姓的官員應有的舉措。

    昨夜他與陳震交談了許久,期間他特别述說了都安縣官民将士的功勞,請求他定要做好撫恤善後之事。

     楊清等人謝絕了陳震嚴弘留他們多住幾日的好意,在城中休整一夜,留下了兩名傷勢頗重的護衛,第二日一早就辭行返城。

    陳震也不強求,此次羌人作亂有着太多收尾之事等着他處置,出城送至十裡郵亭處,雙方告别。

     “明之,怎麼不多在家裡待幾天?休養的如何了?”諸葛亮見楊清進來,放下手中的筆,擡頭關心道。

     這已是楊清返回成都的第三日,回城那日黃月英他們剛到城門就被諸葛亮派來的人接回家中了,他自是要先去丞相府向諸葛亮禀報在都安縣的經過。

    諸葛亮昨日已經得到了陳震的呈報,羌人此次作亂雖然聲勢頗大,但汶山郡足以應對,因此他隻是讓蜀郡太守楊洪派出了援兵前去協防,但蜀郡的援兵還未進入汶山郡内,今日就已經接到了羌人已被擊破的軍報。

     雖然自家夫人和子女的已安全回城,但在聽完楊清詳細的禀報後,諸葛亮也不得不感到一陣後怕并在心中道了聲萬幸,還好有将士們的英勇厮殺以及楊清的妙計,不然此時的結果可就兩說了。

    所以他不僅稱贊了楊清一番,還特意地謝過了楊清對諸葛果的救命之恩,關懷地給楊清放了幾天假,讓他在家好生歇息。

     楊清肚子上的傷口本就不深,現在都已經結疤了,他又想到一緊急之事,故而今日特來面見諸葛亮。

     “謝丞相關心,休養了兩日現已無礙矣。

    ”楊清坐下來拱手回道。

     諸葛亮點了點頭:“無礙就好。

    那你今日前來有何事啊?” 楊清道:“丞相,經過此次都安縣一行,清已深知大堰之利,實乃蜀中農本也,故汶山郡的蠻夷也非常觊觎此堰。

    此次羌人生亂,不僅有天寒難耐的緣故,更是為都安堰而來。

    所以清以為此堰的安危關系到蜀中農事生産,不可不防啊。

    ” 諸葛亮也知道這一點,同意道:“的确如此。

    ”如今朝廷還是按照靈帝時期的成策以汶山太守的屬官都水掾來主管維護大堰之責。

    現在看來這個制度恐怕也不能護好大堰,諸葛亮知道楊清此來必是有解決之法,因此又接着問道:“那明之有何妙計呢?” 楊清答道:“清以為還是要将大堰的維護改為由朝廷直接負責比較好,這樣朝廷可以直接地掌管大堰來防洪灌溉。

    ” 諸葛亮沉吟片刻,颔首道:“此策可行,如此一來就要專門設置一堰官來主導此事。

    ” “丞相所言甚是。

    這堰官某以為當以都安縣令兼之,另外還需征用上千丁口專做維護之事,既可防止蠻夷侵擾,又可作為郡中機動兵力随時調遣。

    ”堰官制度是原本曆史上諸葛亮北伐後糧運不繼才越發覺得都江堰的重要命脈作用而設置的,此時楊清因經曆羌人之亂而提前建議設置,自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此堰對成都平原的灌溉作用。

     諸葛亮心中明悟楊清的擔憂,笑道:“善。

    另外大堰每歲何時修葺?如何修葺?這些都得定下陳例,如此一來,此堰無憂矣。

    ” “丞相遠謀,清不如也。

    都安縣令嚴弘久知堰事,可命他拟個具體的條陳至府議論斷。

     “可。

    ”諸葛亮同意,這次羌人之亂都安縣令嚴弘的表現,楊清也曾禀告于他,此人是個可造之才,他日可以加以重任。

     楊清見所呈之事諸葛亮都已允準,當即想要告辭退去,哪知諸葛亮将适才所看的竹簡遞給他觀看,邀他一同參詳參詳該如何回複。

    楊清還以為是郡國官吏寫給諸葛亮的書信,誰知一看竟然是魏人來書,這可令他吃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