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后记一

關燈
    (之前那一章更新感覺都覺得有點水,所以幹脆直接到後記吧) “有時候,曆史上的有些人仿佛是帶着使命來到世界上的。

    他們擁有着上天賦予的天才能力,但同樣的,他們的工作時間也是有期限的。

    ” “當他們的使命完成的時候,就是他們歸天的時候了,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咱們的馬爺。

    ” 随着一陣開場音樂的響起,一片悲傷的氣氛油然而生。

    這一期視頻,彈幕都少了不少,絕大多數人此刻都在沉默的看着這最後的終章。

     “看到這裡的觀衆,相信基本都對季漢大将軍馬谡有了一個基本認識了吧。

    如果說項羽的軍事才華是老天爺喂飯,那馬谡可更像是老天爺叫醒他,給他穿上衣服穿上鞋,給他洗漱完畢一直送到桌前最後再一點點嚼碎了喂給他。

    ” “這每一步的謀劃,都是宛如在走鋼絲。

    屬于是天時地利人和,哪怕差一個都将滿盤皆輸。

    ” “但就是這麼離譜的情況,馬谡愣是從街亭一路打到了遼東。

    這已經不是軍事天才可以形容的了,也正因為如此,馬谡在曆史上一直被成為“兵狂”。

    ” “如果單輪成就與能力,實際上他更應該成為武聖。

    甚至許多君主還是希望将他捧成武聖的,畢竟誰都不會拒絕一個主動背鍋解決問題的天才将領。

    ” “但很可惜,因為馬爺的性格問題,最終出現了著名的河陰潛泳大賽。

    也因為這一項飽受士大夫诟病的事情,馬爺被批判為不孝,最終沒成為武聖。

    ” “當然,即便如此,馬谡也算不上吃虧。

    他與他那個師父諸葛亮,師徒二人是曆史上唯二同時位列文武兩廟的大才,你說這了得嗎?” “但是,這樣的大才,也有壽終的一天。

    在建興二十六年的遼東,馬谡迎來了自己的結局。

    ” “建興二十六年,此時距離天下一統已經過去一年了。

    但是遼東這一塊飛地依然在司馬兄弟手上,所以馬谡決定親自引兵遠征。

    ” “按理說都打了這麼多年仗了,你老馬倒是歇一歇啊。

    但是這一次因為征讨的是司馬家,所以馬谡依然決定親征。

    ” “這算是兩漢曆史上最奇怪的事情,這位大才貌似一直對司馬懿一家抱有很高的仇恨。

    這一項仇恨甚至高出了一個層次,以至于有人猜測是不是馬谡當初給司馬家賣過溝子……” “咳咳,言歸正傳。

    總之,季漢的大将軍正式踏上了遠征遼東的道路。

    ” “但是吧,遼東那個地方氣候非常差,而且真值小冰河紀,屬于是當時王朝最偏遠的地方。

    而此時老馬都已經六十了,更何況作為一個南方荊州人,這裡已經嚴重超出了他所承受的範圍。

    ” “于是,當漢軍殺到昌黎時,馬谡就已經開始水土不服了。

    但是不服老的老将軍依然要身先士卒,甚至在天寒地凍的東北又玩了一次造型,親自帶騎兵去堵截遼東軍的退路。

    ” “具體的遠征就不過多贅述了,因為沒有必要。

    即便這一次馬谡隻帶了兩萬多漢軍,但也已經遠超遼東軍了。

    而且司馬家根基不穩,看着挺唬人實際上也就那麼回事。

    ” “不到一個月了,遼東諸郡就全都被平定了。

    司馬兄弟被漢軍包圍在了襄平,馬谡打算把他們餓死在城中,給他們一個體面。

    ” “不過司馬師并不打算認命,趁夜引兵出,打算夜襲漢軍尋求破局。

    但結果确實被漢軍迅速拖住,在天明之時包圍,一戰把最後的籌碼全賠進去了。

    ” “司馬師大敗,與部将羊祜死于亂軍之中。

    其弟司馬昭聽聞之後服毒自殺,遼東自此平定。

    ” “不過,還是要說一下這一次司馬師的夜襲并非是一無所獲。

    因為漢軍沒有及時防備,逼得馬谡再度裸衣而出振奮士氣。

    在天寒地凍的遼東,已經水土不服的老将裸衣而出會導緻什麼估計誰都知道。

    ” “是夜,忽有大星出,起于西南而落于東北,其隐有聲。

    随即三軍士氣開始波動,馬谡得病了,而且很快就一病不起。

    ” “這位為匡扶漢室而拼殺二十年的老将,最終敗給了西伯利亞寒流。

    ”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随軍的楊準詢問繼承人。

    ” “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