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關燈
    “街亭,全稱街泉亭,位于隴山山道上,居略陽之右,算是魏軍上隴的必經之路。

    ” “這裡原本是有城的,諸葛丞相也囑咐馬谡據城而守,屬于是一切求穩。

    不過這些顯然跟咱馬爺沒啥關系,尤其是求穩兩個字,這輩子就沒出現在馬爺字典上。

    ” “馬谡來到街亭,二話不說命漢軍據南山而紮營。

    随即親自披甲,枕戈達旦以迎魏軍。

    ” “等了不到五天,魏軍來了。

    領頭的就是著名的三國家将張郃,他此時帶着五萬大軍日夜兼程而來。

    ” “據《後漢書·馬谡傳》,馬谡是在半夜站在山上,遙遙望見魏軍行軍烽火。

    随後二話不說全軍集結,然後親自披甲上陣,連偵查都不用,帶着部隊就創過去了。

    ” “張郃是宿将,根本沒想到馬谡會如此莽撞,結果腰子好懸沒被創掉。

    堂堂名将,被初出茅廬的小輩給偷襲了。

    ” “張郃敗績,引兵卻。

    馬谡随即将部隊分成五部,位列無處來引誘魏軍上鈎。

    張郃果然忍不住,随即引兵急攻街亭城,在攻克街亭之後立即打算引兵先行救隴。

    ” “結果就這樣,心急火燎的張郃在略陽遇到了同樣着急的諸葛丞相……” “這一戰是馬谡的第一戰,僅從此處就可以大體看出這位名将的帶兵思路。

    ” “用兵善險,同時又極其擅長揣摩算計人心。

    尤其是這位爺不僅喜歡算計對面,自己人也是照算計不誤,好幾次諸葛亮的反應都在他的算計之中。

    ” “街亭之戰結束,張郃所率之兵幾乎全軍覆沒。

    此消息一出,整個隴右望風歸降,魏雍州刺史郭淮化妝成難民翻山而走,隴右五郡盡歸漢軍。

    ” “在受降期間,馬谡還發現隴西太守遊楚僞降。

    于是在尚未上奏的情況下迅速斬殺了遊楚,整個北伐形勢迅速扭轉。

    ” “不過還是那句話,這個時候的季漢國力太過弱小。

    雖然順利收複隴右,但跟僞魏國力的差距依然是難以想象的。

    ” “于是,諸葛亮命李嚴為雍州刺史,督隴右五郡防務。

    吳懿,魏延,楊儀,馬谡分鎮四郡,以此來快速消化占領區。

    ” “按照丞相這個部署可以看出來,那是相當的穩。

    甚至為了防止馬谡和李嚴起矛盾,在李嚴到達之前就把馬谡支陳倉去了。

    ” “可以說,丞相真的很努力的在維持穩定了。

    ” “結果,諸葛亮前腳剛走,馬谡就在陳倉整了一個大活。

    僅率千人規模在陳倉附近連戰連捷,因為局勢太好李嚴趁機引兵前來,順勢收複了陳倉。

    ” “本來陳倉收複是好事,畢竟作為隴右門戶,能拿下此地是漢軍東進的前提。

    但是随着陳倉收複,李嚴就和馬谡産生交集了。

    ” “李嚴,南陽人,按照籍貫應該算荊州派的人。

    但是因為他入川的時間比老劉要早,在漢軍入川之前已經在益州有根本了,所以被引以為東州派話事人。

    ” “老劉臨終前,命李嚴與諸葛亮同為托孤大臣,以此來拉攏東州派。

    但随着諸葛亮開府總覽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