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清谷四月天,渡过这一关

關燈
    地主,實際上是給人找不自在。

    在懲罰那辛勤勞動的水牛到了冬天本該暖和的日子,卻到田裡受凍。

    想想這些,真是無語。

     過去的舊帳也是要翻一翻的。

    大松爸爸是生産隊的管理員,他一人多能,會燒煤炭又會做手藝,隻來說也算是難得的人才,雖然是一個農民,但頭腦聰明,喜歡動手,也喜歡動腦。

    當蠶繭站收購蠶繭的時候,他都要去繭站上半個月的班。

    産隊管糧食的事情就暫時委托給大松的爺爺,大松爺爺雖然寫得一手好字,但對洋碼子确實不精通,如59斤,他會寫成509斤,這樣一來,數字就差大了,對這件事情,大松的爸爸還受到了牽連,生産隊一年也就收個斤稻谷,由于大松爺爺記賬的方法書寫錯誤,使倉庫的糧食相差六萬斤,這可要了,老命了,誰也賠不起呀?是一個簡單的記賬錯誤,可以追查的,那個時候的人真的很笨,生隊長也非常蠢,不管大松爸爸怎麼辯論?怎麼找證據?隊長的意思就說,你至少得賠三萬斤。

    這一下,可把大松的爸爸氣壞了,天三夜茶水不沾呢,大松的爸爸病倒了。

    按照現在的話說,實際上是抑郁了。

    這一下可急壞了,家裡人。

    四處求醫,進行治療,哪個醫生好就到哪裡去治?家裡也花了不少錢,本來當時收入都不高。

    賣豬賣雞變現給大松爸爸治病。

    大松爸爸的病也不穩定,時好時壞,主要就是心病,自言自語,一會兒哈哈大笑,搞的旁邊的人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在大松,媽媽很有耐心,有信心給爸爸把病治好,四處求醫,到處打聽。

    京城,馬鞍,永樂,福星,這些比較出名的中醫,大松媽媽就帶爸爸去看病買藥。

    實在話,花錢不少,用的時間也不少,但是收效甚微。

     準幺姑父的家人也是一個熱心人,大松媽媽賠爸爸去看病的時候,他們也一路陪同,這給操心的媽媽減少了一些負擔,也是一種慰籍。

     大松爸爸生病前也發生了一些怪異的事情,可能對爸爸的精神有所刺激,導緻病情好轉緩慢,家裡的爺爺奶奶也請了跳大神的作作法,其實也沒效果,作法的也沒收什麼錢,就給了一碗白米,半仙也非常高興,祈禱爸爸的身體早日康複。

    也許這是爸爸生命中的一劫,渡過就應該好了。

    爸爸有時安靜,有時燥動。

    就是不規矩,甚是瘋癫,不知道的非常害怕! 病情返合時,媽媽還得去生産隊勞動,這樣一來,幺姑的婚事也就延遲了,男方也不好意思催婚,還是很懂事,也考慮到了實際情況,就再沒摸催婚。

     可能是三萬斤的原因,是一個巨大的數目,大松爸爸相當長一段時間,不說話悶悶不樂,好像失語了。

    一直聰明,開朗,大方的老爸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他對任何人都很防備,不許其他人接近大松。

    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麼一個好人,怎麼就這麼傻呢?他去縣城找到了外公的父親,就是媽媽的爺爺,媽媽的爺爺是本縣的一位民主人士,威望很高,解放前,四川大學畢業,在縣城最大中學任教,又是一位着名的中醫。

    馬老先生從民國中走來,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松媽媽将爸爸的病情向老祖做了簡介,老祖詢問了一下爸爸的病情,又看了看媽媽手中很多的處方,這些處方是所謂的名醫開的,老祖看了以後說,這些中藥不能吃,吃了沒有效果。

    這這小夥子的病還可以醫治好,不是那麼難治,稍微耐心一點,很快就可以治好,能治好的,隻要你有耐心,老祖安慰了媽媽一番,媽媽的心裡輕松多了,掉下了一塊石頭,于是就親自開藥,在他自家的藥鋪制好中藥,讓媽媽帶回來給大松爸爸吃,而且還送了幾個蘋果給媽好,讓媽媽帶回來,大松是第一次見蘋果,也是第一次吃蘋果。

    當時是青蘋果黃黃的,味道特别的香甜,到現在大松也喜歡吃那種青蘋果。

     寶寶吃了兩三副藥以後效果非常不錯,大有好轉,了穩定爸爸的病情,讓他早日康複,老祖又叫自己的孫子,媽媽的堂弟,也是一位着名的中醫,來給爸爸看病拿藥,必須要在老祖的指導下,這位年輕的舅舅,每一個星期就回來給爸爸看病,他是住在鄉下的團包山下,武棚的肖家良,現在是着名的馬醫生,讀書看報,家裡藏書滿樓,要買一兩千塊錢的書,從小到老學習永不間斷。

    懷林舅舅以前在鎮上開藥鋪,現在在老家還是開藥鋪?來找他的人都是慕名而來,技術精湛藥到病除。

    其實很多這種抑郁的病,通過中醫治療,一般的一兩個月就會好的,很快就會康複的,但是一定要找對人。

    懷林舅舅,最擅長的是藥丸子,秘制藥丸,它的藥效遠遠超過同仁堂的藥效,同一樣的配方,在他的手上,效果就是不一樣,當然,他是中醫世家,肯定有一些獨特的秘方。

    去年,驚蟄節後在外婆的葬禮上又看見了懷林舅舅,大概有40年沒有與他見面了,他鶴發童顔,身體健康,言語很健談,當年的小帥哥,現在已經變成一位醫術精湛的老中醫,為人們的健康事業做出了不滅的貢獻。

     老媽,這段時間經常去縣城給爸爸撿藥,一般都去老祖的藥鋪,老祖的藥質量上乖效果明顯,他通過與媽媽的對話,了解爸爸的病情和治療的效果,經過半年的治療和調理,大松爸爸逐漸恢複了健康,他的康複對大松家裡來說是一大喜事,媽媽也非常高興,全家的人都非常高興,爸爸又恢複了往日的笑容,樂觀核達,從容自信。

     從生病到病好,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時間,這可不是那麼簡單了,這一年家裡的人都深受煎熬,大松爸爸自己也感到非常痛苦。

    現在病好了,全家人都很欣慰。

    首先要感謝那些幫助大松家的所有的親朋好友和所有的左鄰右舍,還有生産隊的一些鄰居。

    那個艱苦的日子裡,是他們的幫助和支持,讓大松家裡又恢複了往日的笑容,和正常的生活。

    大松爸爸的這種抑郁症病,現在用中藥的話還是可以治好的,隻是錢比當時發的稍微多一點,但也不是很貴,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的,關鍵是病人家屬要有耐心,經過一段的時間治療,這種抑郁的病很快就會好的。

    在這裡再次感謝懷甯舅舅,一位着名的農村醫生,但住在農村,但是學富五車,知識淵博,是當代農民的典範,也祝願他老人家身體健康,多為人民做貢獻。

    武棚肖家粱<團包山>那塊神奇的土地有這麼傑出的人物,真是不簡單。

     七4年這一年的下半年,一直到7五年的上半年,大松家裡主要就是為爸爸治病,前忙後四處求醫,好了許多錢财,家裡的大樹賣掉了,媽媽的陪嫁也賣掉了,就是為了給爸爸治病,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找到了媽媽的爺爺老祖,終于給爸爸把病治好了。

    媽媽找到老祖的時候,老祖安慰了媽媽,但也批評了媽媽。

    是不是現在看病沒錢了?又才到我這裡來呢?這個病你早就該來找我早就好了,老人家心是好的說話有一點嚴厲,媽媽也隻能記在心裡,低着頭,好像犯了錯的孩子,畢竟媽媽是她的大孫女,家裡有病人還是要關心的,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給爸爸治好了病。

     從爸爸生病到爸爸病好,也耽誤了幺姑的婚期,好在男方也逼情大理,一直沒有催婚,但平時還是禮尚往來,照樣行走。

    這樣以後也為幺姑他們的婚姻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