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佛子间的论法2

關燈
    然而,無論這些佛子如何堅持,周遭衆多原本信奉其他流派佛教的信衆,尤其是那些長期苦尋入門之道而不得的愚鈍生靈,此時目睹一條輕而易舉的道路,一條毫無門檻的路近在咫尺,他們的目光終究還是發生了變化。

     且不說此路并無諸多清規戒律,無需出家修行,甚至可說毫無規矩,僅看重最終的一個“悟”字。

    要知曉,即便他們依循清規戒律,規行矩步,燒香拜佛一生,最終也必得有此“悟”字,在這些尋常人眼中,這兩個“悟”并無任何差異。

     然而他們皆不知曉,正常的佛修者,在最終領悟之時,猶如霧裡觀花;而這惡佛子的悟道之路,卻是無花可賞,甚至猶如凝視着污穢去領悟花的真谛。

    霧裡觀花尚有花,兩者的難度實難相提并論。

     隻是這些原本信奉正統佛教修行的,已經有不少人眼神看着惡佛子流露出了極度的渴望。

     可悲可歎,不論九位佛子的佛号如何如同暮鼓晨鐘般震撼心靈,卻是怎麼也叫不醒這些裝睡之人了。

     到了這一步,不論這場論法大會的勝負,惡佛子已經達到了最初設想的效果,甚至周圍已經開始出現要求惡佛子在佛城建立寺廟的聲音,隻是惡佛子還不是佛沒有資格建造寺廟享受供奉。

     周圍觀衆的變化落在九位佛子的眼中,他們隻能雙手合十不斷吟誦着佛經,為最後拉一把這些迷途者做着最後的努力,最後隻能歎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無量壽佛!”一聲佛号從悟先口中傳出,打斷了九佛子的吟誦,“執與無執,吾等便論到此處吧,看來雙方都無法說服對方,那麼就姑且算個平手吧。

    ” 悟先厚顔無恥的打算直接以平手結束第一問,明明第一問處在上風的是悟心,隻是周圍的聽衆都沉浸在對惡佛子展示的道裡,論法在佛城之中算是正常的活動,如果不是惡佛子這些人的身份,群衆他們原本也不太在乎這論法的勝負,更何況論法的勝負本就在人心,而不是宣于口。

    所以悟先的話語一出,周圍都是詫異,倒是沒有太多異議。

     悟先繼續發難:“這便由貧僧問這第二問吧,入世還是出世?” 這是一個比執與無執更加模棱兩可的問題,也是一個經常被探讨的問題,許多人心中佛是出世,要不然何來出家人之說,不擺脫外界幹擾又何來無執無塵無欲無求之心境。

     但若佛僅僅是出世的,世間何來傳播如此之廣的佛教文化,何來如此之多的佛教相關的雕像、書畫、經書等等的藝術瑰寶,何來佛教典故之中佛祖得道之後的四方遊曆講學等等。

     甚至可以說不同的佛教流派之中對入世與出世有着不一樣的概念以及想法。

     “阿彌陀佛,不知悟先佛子有何高見?” “無量壽佛,貧僧認為佛當入世,不入世何來佛教的興盛,不入世何來普度衆生,不入世何來吾等這些佛子以及佛教修行者?如今佛教最大的問題在于入世不深不廣!故衆生不了解,不了解故不信,不信故遠,遠故佛教衰,不正是如今佛教面臨的困境麼?” “所以這便是你密宗意一脈在西方大陸之上,幫助兩教與神庭将其他同門同源的佛門弟子殺害掃除的原因麼?!”一位佛子怒目圓睜似與這悟先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怨,他似乎無法忍受悟先在此地如此的大放厥詞。

     “這位師弟你着相了,隻看到了事情的表象,意一脈如此行事是大勢所趨,是佛教所需,一是為了借助神庭發展傳播佛教,二是與書院聯合強強聯手研習佛法,三是以現實情況向諸位同道展現固步自封閉門造車之弊端!” 此番狡辯并不能說服在場的人,噓聲四起,悟先也不惱,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