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正邪較量
關燈
小
中
大
乾隆五十六年,廓爾喀悍然侵犯西藏,燒殺搶掠,一時間雪域高原哀鴻遍野,寺廟被劫,百姓遭難。
駐藏大臣驚恐萬分,快馬加鞭向京城告急。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龍顔大怒,當即下令兩廣總督福康安為大将軍,海蘭察為副統帥,統率大軍奔赴西藏平亂。
福康安、海蘭察領命後率領大軍一路翻山越嶺,曆經艱辛抵達西藏。
他們治軍有方,與當地駐藏軍隊緊密配合,士氣空前高漲。
終于,到了福康安等人精心策劃的突襲之夜。
這天夜裡,月黑風高,福康安低聲對身旁的将士下令:“聽我号令,悄悄靠近敵營。
” 當大軍悄然接近廓爾喀營地時,福康安猛地抽出長刀,大喝一聲:“殺——!”瞬間,喊殺聲四起,清軍将士們如猛虎下山般沖入敵營。
廓爾喀軍隊毫無防備,陣腳大亂。
福康安身先士卒,一邊砍殺敵軍,一邊大喊:“将士們,随我奮勇殺敵,揚我大清軍威!”海蘭察此時帶着一隊精銳騎兵,從側翼迂回包抄,同時喊道:“截斷敵軍退路,一個都别讓他們跑了!”在清軍的猛烈攻擊下,廓爾喀軍隊漸漸抵擋不住,開始節節敗退。
這一場戰鬥,清軍大獲全勝,殲滅了大量敵軍,收複了一些被占領的土地。
戰報傳回京城,乾隆皇帝龍顔大悅,對福康安、海蘭察等将領大加贊賞。
劉墉心中也稍感欣慰,但他知道,戰争還未結束,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
乾隆五十七年,前方戰報傳回京城的第二天。
雖已入夏,但清晨的微風仍帶着絲絲涼意。
紫禁城在晨光的照耀下,琉璃瓦閃爍着金黃的光芒,彰顯着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今日乾隆特地舉行早朝。
此時的乾清宮内,氣氛熱烈非凡。
乾隆皇帝高坐在龍椅之上,手中緊握着剛剛傳來的軍報,臉上滿是難以抑制的欣喜:“福康安果然不負朕望,短短時日,便收複擦木、濟嚨等地,此乃大功一件啊!”乾隆聲音洪亮,仿佛要将這份喜悅傳遍整個宮殿。
殿下群臣紛紛跪地,齊聲恭賀:“皇上聖明,福康安英勇,大清必将揚威四方!”其中,和珅也随着衆人一同道賀,隻是他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懊惱。
他本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盤,妄圖在此次戰事中撈取好處,卻不想福康安如此迅速地取得了勝利,打亂了他的計劃。
劉墉站在群臣之中,面容依舊沉穩。
待衆人祝賀聲稍歇,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皇上,福康安初戰告捷,實乃我大清之幸。
但邊疆戰事複雜,後續恐有諸多變數,還望皇上不可掉以輕心,仍需對前線局勢密切關注,做好萬全之策。
” 乾隆微微點頭,贊許地看了劉墉一眼:“劉愛卿所言極是。
雖此次福康安旗開得勝,但朕亦知不可懈怠。
傳朕旨意,對福康安及前線将士重重嘉獎,以勵士氣!” “遵旨!”一旁的太監高聲應道。
散朝之後,和珅回到府邸,徑直走進書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面色陰沉。
他的幕僚見狀,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此次福康安立功,看來咱們的計劃是落空了。
” 和珅冷哼一聲:“哼,福康安這小子,倒是有些本事。
不過,他别以為這就能一帆風順。
我和珅絕不會讓他獨攬大功,定要想個法子,抹黑他,把這戰功搶過來一部分。
” 幕僚思索片刻,說道:“大人,要不咱們從糧草供應方面做文章?就說福康安浪費糧草,緻使軍需出現問題。
” 和珅皺眉沉思,片刻後搖頭道:“不妥,福康安心思缜密,在糧草之事上必然謹慎,此舉容易被識破。
得想個更為巧妙的法子……” 另一邊,遠在藏邊的福康安大營内,卻是一片歡騰。
将士們圍坐在一起,談論着此次的勝利。
福康安身着戎裝,身姿挺拔,他看着營帳外士氣高昂的士兵們,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懈怠。
副将海蘭察走過來,笑着說道:“大帥,此次初戰告捷,全賴大帥指揮有方啊!接下來,咱們該如何行動?” 福康安目光望向遠方連綿的山脈,神色凝重:“初戰雖勝,但廓爾喀人不會善罷甘休。
我們需盡快穩固防線,同時摸清他們的下一步動向。
我料想,他們定會集結兵力,進行反撲。
我們要以逸待勞,給他們緻命一擊。
” 海蘭察點頭稱是:“大帥所言極是,末将這就去安排,加強防禦工事,派遣斥候打探敵軍消息。
” 福康安拱手對海蘭察說道:“辛苦你了。
此次戰事關乎大清邊疆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
” 待海蘭察離去後,福康安獨自走進營帳,展開地圖,仔細研究着地形與敵軍可能的行軍路線。
他深知,這場戰争才剛剛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而在京城,和珅經過幾日的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一個自認為絕妙的計劃。
他開始暗中聯絡一些與福康安有過節的官員,準備在朝堂上掀起一場針對福康安的風波。
數日後,早朝之上,一位名叫常海峰的禦史突然出列,跪地啟奏:“皇上,臣有要事啟奏。
近日聽聞福康安在藏邊雖有小勝,但他居功自傲,在軍中獨斷專行,對待下屬嚴苛,導緻軍心不穩。
且他在收複之地,縱容士兵搶掠百姓财物,緻使當地民不聊生。
如此行徑,實有辱我大清軍威,望皇上明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乾隆聽聞此言,眉頭緊皺,心中頓時起了疑慮。
他看向和珅,問道:“和愛卿,此事你可有所耳聞?” 和珅裝作一臉為難的樣子,上前說道:“皇上,臣近日确也聽到一些類似傳言,但臣不敢輕信,畢竟福康安一向忠心耿耿,此次又立有戰功。
或許是有人嫉妒大帥功績,故意造謠生事。
但既然有禦史彈劾,為了大清軍威,也為了福大帥的清譽,還望皇上派人徹查。
” 劉墉站出來,大聲說道:“皇上,福康安為人臣下素知,他一心為國,絕不可能做出此等事來。
想必是有人心懷不軌,妄圖陷害大帥。
請皇上不要輕信一面之詞。
” 朝堂之上,大臣們分成兩派,争論不休。
乾隆思索良久,說道:“此事關乎重大,朕不能偏聽偏信。
傳朕旨意,派戶部侍郎蘇淩阿前往藏邊,實地調查福康安所部情況,務必查清真相,不得有絲毫隐瞞!” “遵旨!”蘇淩阿出列領旨,和珅暗自得意,因為蘇淩阿乃是他的心腹,此次派他前去,和珅相信一定能達到抹黑福康安的目的。
遠在藏邊的福康安,還不知道京城已經因他掀起了一場風波,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禦敵軍反撲的準備工作中。
然而,一場針對他的陰謀,正悄然向他逼近……
駐藏大臣驚恐萬分,快馬加鞭向京城告急。
乾隆皇帝得知此事,龍顔大怒,當即下令兩廣總督福康安為大将軍,海蘭察為副統帥,統率大軍奔赴西藏平亂。
福康安、海蘭察領命後率領大軍一路翻山越嶺,曆經艱辛抵達西藏。
他們治軍有方,與當地駐藏軍隊緊密配合,士氣空前高漲。
終于,到了福康安等人精心策劃的突襲之夜。
這天夜裡,月黑風高,福康安低聲對身旁的将士下令:“聽我号令,悄悄靠近敵營。
” 當大軍悄然接近廓爾喀營地時,福康安猛地抽出長刀,大喝一聲:“殺——!”瞬間,喊殺聲四起,清軍将士們如猛虎下山般沖入敵營。
廓爾喀軍隊毫無防備,陣腳大亂。
福康安身先士卒,一邊砍殺敵軍,一邊大喊:“将士們,随我奮勇殺敵,揚我大清軍威!”海蘭察此時帶着一隊精銳騎兵,從側翼迂回包抄,同時喊道:“截斷敵軍退路,一個都别讓他們跑了!”在清軍的猛烈攻擊下,廓爾喀軍隊漸漸抵擋不住,開始節節敗退。
這一場戰鬥,清軍大獲全勝,殲滅了大量敵軍,收複了一些被占領的土地。
戰報傳回京城,乾隆皇帝龍顔大悅,對福康安、海蘭察等将領大加贊賞。
劉墉心中也稍感欣慰,但他知道,戰争還未結束,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
乾隆五十七年,前方戰報傳回京城的第二天。
雖已入夏,但清晨的微風仍帶着絲絲涼意。
紫禁城在晨光的照耀下,琉璃瓦閃爍着金黃的光芒,彰顯着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今日乾隆特地舉行早朝。
此時的乾清宮内,氣氛熱烈非凡。
乾隆皇帝高坐在龍椅之上,手中緊握着剛剛傳來的軍報,臉上滿是難以抑制的欣喜:“福康安果然不負朕望,短短時日,便收複擦木、濟嚨等地,此乃大功一件啊!”乾隆聲音洪亮,仿佛要将這份喜悅傳遍整個宮殿。
殿下群臣紛紛跪地,齊聲恭賀:“皇上聖明,福康安英勇,大清必将揚威四方!”其中,和珅也随着衆人一同道賀,隻是他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懊惱。
他本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盤,妄圖在此次戰事中撈取好處,卻不想福康安如此迅速地取得了勝利,打亂了他的計劃。
劉墉站在群臣之中,面容依舊沉穩。
待衆人祝賀聲稍歇,他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皇上,福康安初戰告捷,實乃我大清之幸。
但邊疆戰事複雜,後續恐有諸多變數,還望皇上不可掉以輕心,仍需對前線局勢密切關注,做好萬全之策。
” 乾隆微微點頭,贊許地看了劉墉一眼:“劉愛卿所言極是。
雖此次福康安旗開得勝,但朕亦知不可懈怠。
傳朕旨意,對福康安及前線将士重重嘉獎,以勵士氣!” “遵旨!”一旁的太監高聲應道。
散朝之後,和珅回到府邸,徑直走進書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面色陰沉。
他的幕僚見狀,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此次福康安立功,看來咱們的計劃是落空了。
” 和珅冷哼一聲:“哼,福康安這小子,倒是有些本事。
不過,他别以為這就能一帆風順。
我和珅絕不會讓他獨攬大功,定要想個法子,抹黑他,把這戰功搶過來一部分。
” 幕僚思索片刻,說道:“大人,要不咱們從糧草供應方面做文章?就說福康安浪費糧草,緻使軍需出現問題。
” 和珅皺眉沉思,片刻後搖頭道:“不妥,福康安心思缜密,在糧草之事上必然謹慎,此舉容易被識破。
得想個更為巧妙的法子……” 另一邊,遠在藏邊的福康安大營内,卻是一片歡騰。
将士們圍坐在一起,談論着此次的勝利。
福康安身着戎裝,身姿挺拔,他看着營帳外士氣高昂的士兵們,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懈怠。
副将海蘭察走過來,笑着說道:“大帥,此次初戰告捷,全賴大帥指揮有方啊!接下來,咱們該如何行動?” 福康安目光望向遠方連綿的山脈,神色凝重:“初戰雖勝,但廓爾喀人不會善罷甘休。
我們需盡快穩固防線,同時摸清他們的下一步動向。
我料想,他們定會集結兵力,進行反撲。
我們要以逸待勞,給他們緻命一擊。
” 海蘭察點頭稱是:“大帥所言極是,末将這就去安排,加強防禦工事,派遣斥候打探敵軍消息。
” 福康安拱手對海蘭察說道:“辛苦你了。
此次戰事關乎大清邊疆安危,容不得半點馬虎。
” 待海蘭察離去後,福康安獨自走進營帳,展開地圖,仔細研究着地形與敵軍可能的行軍路線。
他深知,這場戰争才剛剛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而在京城,和珅經過幾日的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一個自認為絕妙的計劃。
他開始暗中聯絡一些與福康安有過節的官員,準備在朝堂上掀起一場針對福康安的風波。
數日後,早朝之上,一位名叫常海峰的禦史突然出列,跪地啟奏:“皇上,臣有要事啟奏。
近日聽聞福康安在藏邊雖有小勝,但他居功自傲,在軍中獨斷專行,對待下屬嚴苛,導緻軍心不穩。
且他在收複之地,縱容士兵搶掠百姓财物,緻使當地民不聊生。
如此行徑,實有辱我大清軍威,望皇上明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乾隆聽聞此言,眉頭緊皺,心中頓時起了疑慮。
他看向和珅,問道:“和愛卿,此事你可有所耳聞?” 和珅裝作一臉為難的樣子,上前說道:“皇上,臣近日确也聽到一些類似傳言,但臣不敢輕信,畢竟福康安一向忠心耿耿,此次又立有戰功。
或許是有人嫉妒大帥功績,故意造謠生事。
但既然有禦史彈劾,為了大清軍威,也為了福大帥的清譽,還望皇上派人徹查。
” 劉墉站出來,大聲說道:“皇上,福康安為人臣下素知,他一心為國,絕不可能做出此等事來。
想必是有人心懷不軌,妄圖陷害大帥。
請皇上不要輕信一面之詞。
” 朝堂之上,大臣們分成兩派,争論不休。
乾隆思索良久,說道:“此事關乎重大,朕不能偏聽偏信。
傳朕旨意,派戶部侍郎蘇淩阿前往藏邊,實地調查福康安所部情況,務必查清真相,不得有絲毫隐瞞!” “遵旨!”蘇淩阿出列領旨,和珅暗自得意,因為蘇淩阿乃是他的心腹,此次派他前去,和珅相信一定能達到抹黑福康安的目的。
遠在藏邊的福康安,還不知道京城已經因他掀起了一場風波,他正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禦敵軍反撲的準備工作中。
然而,一場針對他的陰謀,正悄然向他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