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二次還鄉
關燈
小
中
大
我們哥倆的身邊,倒也不用管他。
卻說我與劉墉并肩而行,剛踏出正陽門,正欲轉向東南方向的崇文門而去。
忽然,前方竄出兩三個人,截住了我們的去路。
其中一人,身着官服,面容帶着幾分谄媚,隻見他疾步上前,對着我們躬身抱拳行禮,朗聲道:“這不是劉公子和劉侍衛麼?下官在此有禮了!”言罷,便作勢撩起衣擺,欲下跪行那大禮。
劉墉見狀,趕忙敏捷地跳下馬,雙手穩穩地攙扶住那人,“不敢!請問足下是……?”劉墉目光中帶着一絲疑惑與探究。
那人順勢起身,又畢恭畢敬地鞠了一躬,臉上堆滿讨好的笑容,說道:“劉公子真是貴人多忘事,在下曾是長治縣縣令趙國治呀!昔日有幸與公子有過交集。
” “哎呀!原來是長治縣令趙兄,劉墉真是失禮了!罪過罪過,趙兄這是……”劉墉言辭間滿是歉意與客套。
“說起來在下還要好好感謝劉公子呢。
”這位趙同知微微揚起下巴,神色間滿是得意,“這不,皇上傳下旨意,說在下因救助過劉公子,且為官還算清廉,特擢升在下為五品宣撫使司同知,現今正在等待候補。
”說到此處,他眼神中閃過一絲自得,“不知劉公子今日這是要去往何處?不如我做東,請劉公子到全聚德好好品嘗一番那聞名京城的烤鴨,也算是略表在下的感激之情。
” 劉墉臉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卻毫不猶豫地婉言謝絕了他的邀請,“趙兄好意,劉墉心領了,隻是當下有急事需趕往山東處理,片刻都耽誤不得。
”說罷,便與他拱手作别。
待與那人拉開一段距離後,我忍不住好奇地詢問劉墉緣由。
劉墉微微皺了皺眉頭,眼神中帶着一絲不屑,緩緩說道:“此人乃是個趨炎附勢之徒,慣會攀附富貴,左右逢源、見風使舵。
與這樣的人深交,恐惹來無端是非,不結交也罷。
”言罷,劉墉一抖缰繩,加快了前行的速度,我也趕忙跟上,隻留下身後那趙同知,望着我們遠去的背影,一臉的悻悻然。
我和劉墉出了崇文門,再向南出廣甯門進入了直隸地界兒。
不一日我們便到了景州城南的南留智這個地方。
看到天色已晚,便找了一家客棧住下。
定好房間,放下行囊,讓小二把馬匹拴好喂上草料,我和劉墉要了幾樣小菜一壺酒對飲起來。
南留智坐落在景州城南三十裡之處,北接景州,南鄰德州,恰好處于安德驿與東光驿之間,距二者均為三十裡的路程。
這裡可是北京去往南京的驿道上極為關鍵的一個節點。
南留智歸屬于景州的南留智廟地方,統轄着周邊八個村莊,留智廟、梁家莊、老莊、南留智以及南留智新街等都在其管轄範圍内。
因着處于交通要道的特殊位置,南留智每日都熱鬧非凡。
來來往往的旅人,無論是騎着馬的行商,還是坐着馬車的官差,亦或是徒步的書生,行至此處,往往都會選擇在此歇腳留宿。
每到傍晚,夕陽餘晖灑在街邊的客棧、飯館招牌上,店内燈火通明,小二們熱情地招呼着客人。
客棧裡,床鋪被整理得幹幹淨淨,為疲憊的旅人提供一夜好眠;飯館中,飄出陣陣飯菜的香氣,那剛出爐的燒餅、炖煮得香濃的熱湯,慰藉着旅人們的辘辘饑腸,呈現着一片繁榮景象。
我和劉墉在吃酒期間,也不忘與小二打聽了這裡的風土人情、百姓生活狀況及這裡的糧食收成情況。
聽聞,這裡人的幸福指數還是很高的。
吃飽喝足,我和劉墉又走到街上逛了一番,看到的情景和聽到的基本一緻。
我們二人回到房間把所見所聞一一記錄下來,寬衣睡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這樣,我們哥倆東打聽打聽,西問問的走走停停,這天來到了德州府地界兒,我們剛剛找好一家客棧,就見一人上前說道:“二位可是姓劉?”我們點頭稱是。
那人又說道:“有人讓我告訴你們,讓你們前去恩泉行宮留宿。
從這兒往前走不到二百步左拐就到了。
” “什麼人讓你指路?”劉墉問道。
“小人不知,人家給了我二兩紋銀讓我這麼說,其它的小人不知。
”那人說罷起身走了。
我和劉墉相視一眼,然後就牽着馬朝着恩泉行宮的方向走去。
剛走到行宮門口,就看見付钰在那裡等候。
付钰看到我們,趕緊上前施禮道:“付钰見過劉大人,見過劉侍衛。
” 哎呦!這可是老熟人了,一陣寒暄之後,我們一起進入了恩泉行宮。
進到行宮,付钰說道:“劉墉接旨!” 我倆趕緊跪下聽宣,隻聽到付钰念道:“如今西北戰事趨于平穩,傅恒、劉統勳已經還朝,朕欲收回劉墉接管傅恒之職,仍交于傅恒管理。
另賜劉墉天子劍一把,需查清我大清糧倉事宜。
欽此!” 劉墉謝恩起身,問付钰道:“上差何時回京複旨?” 付钰說道:“在下不回去了,皇上命我跟随劉大人,好助劉大人一臂之力。
” “太好了!”我和劉墉一同說道:“有付钰将軍相助,我等有何懼哉!” 自此,我們三人自德州恩泉行宮啟程,一路西行。
雖秋風凜冽,卻吹不散衆人的興緻。
曆經七裡鋪、于官屯、十八裡寨,漸至濟南府平原縣界的馬頰河。
河水悠悠,似在訴說着歲月的滄桑。
沿岸百姓,生活雖平平淡淡,倒也安穩。
至曲陸店行宮,稍作歇息。
複又前行,路經諸多村莊,炊煙袅袅,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抵達濟南府齊河縣界的晏子祠行宮,我們在此停留數日。
了解了當地情況後,我們三人自晏子祠行宮出發,途經曹家莊、蔣家屯,至衛家莊尖營。
沿途風景各異,或丘陵起伏,或田野廣袤,這不禁讓我和劉墉想起了進京時遇到狼群的一幕,當我們說給付钰聽的時候,尤其說到老虎尿把我弄吐的情節,付钰笑得差點從馬上掉下去。
這一路行來,衆人皆沉醉于這齊魯大地的壯美景色之中。
又經數村與尖營,抵達泰安府泰安縣界小新莊尖營,而後至白鶴泉行宮。
這白鶴泉行宮地處泰安府,我們三人再次登臨了泰山,遊曆了岱廟。
三五日過後,從白鶴泉行宮出發,經感恩亭、尚家莊,至王家溝尖營。
每至一處,地方官員都兢兢業業,勵精圖治,讓人難以找出毛病。
經過這一路奔波,終至兖州府曲阜縣界栗子莊……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
卻說我與劉墉并肩而行,剛踏出正陽門,正欲轉向東南方向的崇文門而去。
忽然,前方竄出兩三個人,截住了我們的去路。
其中一人,身着官服,面容帶着幾分谄媚,隻見他疾步上前,對着我們躬身抱拳行禮,朗聲道:“這不是劉公子和劉侍衛麼?下官在此有禮了!”言罷,便作勢撩起衣擺,欲下跪行那大禮。
劉墉見狀,趕忙敏捷地跳下馬,雙手穩穩地攙扶住那人,“不敢!請問足下是……?”劉墉目光中帶着一絲疑惑與探究。
那人順勢起身,又畢恭畢敬地鞠了一躬,臉上堆滿讨好的笑容,說道:“劉公子真是貴人多忘事,在下曾是長治縣縣令趙國治呀!昔日有幸與公子有過交集。
” “哎呀!原來是長治縣令趙兄,劉墉真是失禮了!罪過罪過,趙兄這是……”劉墉言辭間滿是歉意與客套。
“說起來在下還要好好感謝劉公子呢。
”這位趙同知微微揚起下巴,神色間滿是得意,“這不,皇上傳下旨意,說在下因救助過劉公子,且為官還算清廉,特擢升在下為五品宣撫使司同知,現今正在等待候補。
”說到此處,他眼神中閃過一絲自得,“不知劉公子今日這是要去往何處?不如我做東,請劉公子到全聚德好好品嘗一番那聞名京城的烤鴨,也算是略表在下的感激之情。
” 劉墉臉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卻毫不猶豫地婉言謝絕了他的邀請,“趙兄好意,劉墉心領了,隻是當下有急事需趕往山東處理,片刻都耽誤不得。
”說罷,便與他拱手作别。
待與那人拉開一段距離後,我忍不住好奇地詢問劉墉緣由。
劉墉微微皺了皺眉頭,眼神中帶着一絲不屑,緩緩說道:“此人乃是個趨炎附勢之徒,慣會攀附富貴,左右逢源、見風使舵。
與這樣的人深交,恐惹來無端是非,不結交也罷。
”言罷,劉墉一抖缰繩,加快了前行的速度,我也趕忙跟上,隻留下身後那趙同知,望着我們遠去的背影,一臉的悻悻然。
我和劉墉出了崇文門,再向南出廣甯門進入了直隸地界兒。
不一日我們便到了景州城南的南留智這個地方。
看到天色已晚,便找了一家客棧住下。
定好房間,放下行囊,讓小二把馬匹拴好喂上草料,我和劉墉要了幾樣小菜一壺酒對飲起來。
南留智坐落在景州城南三十裡之處,北接景州,南鄰德州,恰好處于安德驿與東光驿之間,距二者均為三十裡的路程。
這裡可是北京去往南京的驿道上極為關鍵的一個節點。
南留智歸屬于景州的南留智廟地方,統轄着周邊八個村莊,留智廟、梁家莊、老莊、南留智以及南留智新街等都在其管轄範圍内。
因着處于交通要道的特殊位置,南留智每日都熱鬧非凡。
來來往往的旅人,無論是騎着馬的行商,還是坐着馬車的官差,亦或是徒步的書生,行至此處,往往都會選擇在此歇腳留宿。
每到傍晚,夕陽餘晖灑在街邊的客棧、飯館招牌上,店内燈火通明,小二們熱情地招呼着客人。
客棧裡,床鋪被整理得幹幹淨淨,為疲憊的旅人提供一夜好眠;飯館中,飄出陣陣飯菜的香氣,那剛出爐的燒餅、炖煮得香濃的熱湯,慰藉着旅人們的辘辘饑腸,呈現着一片繁榮景象。
我和劉墉在吃酒期間,也不忘與小二打聽了這裡的風土人情、百姓生活狀況及這裡的糧食收成情況。
聽聞,這裡人的幸福指數還是很高的。
吃飽喝足,我和劉墉又走到街上逛了一番,看到的情景和聽到的基本一緻。
我們二人回到房間把所見所聞一一記錄下來,寬衣睡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這樣,我們哥倆東打聽打聽,西問問的走走停停,這天來到了德州府地界兒,我們剛剛找好一家客棧,就見一人上前說道:“二位可是姓劉?”我們點頭稱是。
那人又說道:“有人讓我告訴你們,讓你們前去恩泉行宮留宿。
從這兒往前走不到二百步左拐就到了。
” “什麼人讓你指路?”劉墉問道。
“小人不知,人家給了我二兩紋銀讓我這麼說,其它的小人不知。
”那人說罷起身走了。
我和劉墉相視一眼,然後就牽着馬朝着恩泉行宮的方向走去。
剛走到行宮門口,就看見付钰在那裡等候。
付钰看到我們,趕緊上前施禮道:“付钰見過劉大人,見過劉侍衛。
” 哎呦!這可是老熟人了,一陣寒暄之後,我們一起進入了恩泉行宮。
進到行宮,付钰說道:“劉墉接旨!” 我倆趕緊跪下聽宣,隻聽到付钰念道:“如今西北戰事趨于平穩,傅恒、劉統勳已經還朝,朕欲收回劉墉接管傅恒之職,仍交于傅恒管理。
另賜劉墉天子劍一把,需查清我大清糧倉事宜。
欽此!” 劉墉謝恩起身,問付钰道:“上差何時回京複旨?” 付钰說道:“在下不回去了,皇上命我跟随劉大人,好助劉大人一臂之力。
” “太好了!”我和劉墉一同說道:“有付钰将軍相助,我等有何懼哉!” 自此,我們三人自德州恩泉行宮啟程,一路西行。
雖秋風凜冽,卻吹不散衆人的興緻。
曆經七裡鋪、于官屯、十八裡寨,漸至濟南府平原縣界的馬頰河。
河水悠悠,似在訴說着歲月的滄桑。
沿岸百姓,生活雖平平淡淡,倒也安穩。
至曲陸店行宮,稍作歇息。
複又前行,路經諸多村莊,炊煙袅袅,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抵達濟南府齊河縣界的晏子祠行宮,我們在此停留數日。
了解了當地情況後,我們三人自晏子祠行宮出發,途經曹家莊、蔣家屯,至衛家莊尖營。
沿途風景各異,或丘陵起伏,或田野廣袤,這不禁讓我和劉墉想起了進京時遇到狼群的一幕,當我們說給付钰聽的時候,尤其說到老虎尿把我弄吐的情節,付钰笑得差點從馬上掉下去。
這一路行來,衆人皆沉醉于這齊魯大地的壯美景色之中。
又經數村與尖營,抵達泰安府泰安縣界小新莊尖營,而後至白鶴泉行宮。
這白鶴泉行宮地處泰安府,我們三人再次登臨了泰山,遊曆了岱廟。
三五日過後,從白鶴泉行宮出發,經感恩亭、尚家莊,至王家溝尖營。
每至一處,地方官員都兢兢業業,勵精圖治,讓人難以找出毛病。
經過這一路奔波,終至兖州府曲阜縣界栗子莊……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