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星象圖
關燈
小
中
大
湯普森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麼,“是的,庫克說的沒錯!前段時間我曾經被安排去參與‘東方文獻數字化’的數據庫建設工作,在這些東方文獻裡面确實見到過中國古代的天文資料。
這項數字化工作已經開展了數十年,裡面已經被數字化的星象資料應該有很多。
” “那好啊!既然如此,我們可以利用數據庫裡的資料,來對比一下這張星象圖,不就知道它到底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啦!”還是熊赳赳的反應快,一下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衆人也都紛紛點頭稱是,覺得這個辦法可行。
湯普森更是迫不及待的将這幅星象圖進行了數字化轉化,讓它從一幅像素圖轉化成了矢量圖,以便能夠用它在數據庫中進行檢索。
湯普森的網絡權限真是夠大的,沒多大一會就接入了“東方文獻數字化工程”的主機,并順利的進入了正在不斷建設的數據庫。
更令衆人高興地是,在的主菜單裡,湯普森居然還找到了天文學的分類數據庫,直接在這個分類數據庫裡檢索星象圖,将使他們縮減很多的檢索時間。
很快,湯普森就輸入了他們面前的這張星象圖的矢量數據,并輕敲鍵盤啟動了搜索引擎,電腦上的搜索圖标也開始啟動了計時:1、2、3、4、5、…… 時間在飛快的流失,整整一個小時過去了,電腦上的搜索圖标還在不停的旋轉,電腦前面的這幾位已從剛開始的興奮,轉變成了興緻索然的無所事事。
特别是熊赳赳早就坐在椅子上打起了瞌睡,本來就一直抱怨起的太早,将他的生物鐘都給打破了,這會兒也終于可以忙裡偷閑眯上一覺了。
齊立昂有些沉不住氣了,“嗨!湯普森,搜索了這麼長時間,怎麼還沒有結果呢?能不能推斷一下,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搜完這個數據庫呢?” 湯普森幽幽的回答:“搜索的速度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數據庫裡的數據比較多,比對起來呢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另外一個原因呢,是數據庫服務器的搜索引擎配置不高,運算已經達到極限了,速度也就提不上來……” 突然湯普森好像想起了什麼,突然一下坐直了身子,若有所思的自問自答道:“搜索引擎已經達到極限了,怎麼才能提高一下它的配置呢?提高配置……,提高……,哎!有了,何不啟用一下‘脈沖神經網絡架構計算機’呢?哈哈哈!我真是個糊塗蛋。
” 齊立昂連忙問:“這是什麼計算機?它的運算速度很快嘛?” 湯普森頭也沒回興奮地回答道:“快!當然快!因為它是超級計算!哈哈哈!”湯普森愉快的一陣大笑。
旁邊的庫克似乎也領會過來,高興地說道:“湯普森你有那裡的權限嗎?如果能夠啟動它,我們的搜索工作豈不是分分鐘就能搞定啊!” “我有。
”湯普森堅定回答,“史密斯教授前兩天給我申請到了這架超級計算機的運算權限,現在正好可以用上了。
哈哈哈……” 熊赳赳這時也被湯普森的笑聲驚醒了,迷迷糊糊聽到了他們在談論什麼超級計算機,就含含糊糊的問道:“什麼超級計算機啊?不就是台電腦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你可說錯了!阿波羅先生,”庫克在旁邊解釋:“這台‘脈沖神經網絡架構計算機’是名副其實的超級電腦,它可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它的身體裡安裝有100萬個處理器内核和1200個互連電路闆。
” 熊赳赳喃喃的說道:“100萬個處理器?那可真夠大的。
” “可不是嗎!”庫克繼續解釋說,“它不但個頭大,而且計算能力超強,可以同時進行200萬億次操作,這台計算機實時模拟了比其他計算機更多的神經元,并創造了人腦脈沖神經元網絡的模型,它能模拟人腦像人一樣運作,是一台真正的超級計算機。
” 熊赳赳仍然半信半疑,“真的有這麼厲害?” 庫克眨了眨眼,“等一會你就知道了!” 坐在電腦前忙碌的湯普森,已經将“東方文獻數字化工程”的數據庫接入到了超級計算機,他将啟用這台超級計算的搜索引擎對數據庫裡的内容進行搜索比對。
湯普森輕敲鍵盤将搜索比對的要求及規格輸入到對話框,然後舒了一口氣對大家說:“我可要開始了!” 其餘的幾人都屏氣凝神的看着湯普森的手指頭緩緩落向鍵盤的回車鍵上,就像是幾隻大花貓,目不轉睛的盯着一隻從空中降落的小蝴蝶,唯恐一不小心讓它跑掉。
隻是轉瞬間,“叮”的一聲輕響,屏幕上就閃出了一個對話框,大家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熊赳赳甚至都以為是湯普森點下确認鍵後,計算機發出了報錯的警告。
但是當他們看清上面的提示文字“查詢結束”時,都不免發出了驚訝和雀躍的呼聲。
“啊!結束了!厲害!” “哇哦!真的好快!果然是超級計算機!” “這就出結果了?快看看結果是什麼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湯普森趕緊點開對話框,超級計算機已經為這次的搜索比對,生成了一份結果報告,上面不但詳細的列出了星象圖上每一個星宿的位置、名稱,以及它們運轉的軌迹和路線而且還對這張星象圖做了總結和分析。
計算機輸出的這份報告,大緻上總結出這幅星象圖是一幅完整的地球北半球星圖,描繪的是春夏之交星空景象的模樣。
中心的圓形凹槽裡,是北天極中心區域“三垣”,以它為圓心外面還有兩個同心圓,第一個代表北緯約35度地方的恒顯圈,這個緯度基本上是中國北宋時期,京都汴梁的緯度,圈裡描繪的是終年都能看到的星星。
第二個圓代表着天赤道。
内圈和外圈上畫出間隔不等的放射狀經線,其分割開的區域就是二十八宿的各自範圍。
全圖共刻有一千餘顆星星,通過比對發現,與中國蘇州“石刻天文圖碑”上的宋代天文圖非常相似,甚至兩圖一些标識錯誤都錯的一模一樣,通過以上特征,基本可以判定此圖為北宋年間繪制的普通全景天象圖。
三人圍着計算機一起閱讀着這份報告。
目前來看,這張圖是宋代繪制的已經确定無疑,這也印證了史密斯教授先前對須彌座的斷代是正确的。
隻是,這張圖裡沒有隐藏
這項數字化工作已經開展了數十年,裡面已經被數字化的星象資料應該有很多。
” “那好啊!既然如此,我們可以利用數據庫裡的資料,來對比一下這張星象圖,不就知道它到底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啦!”還是熊赳赳的反應快,一下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衆人也都紛紛點頭稱是,覺得這個辦法可行。
湯普森更是迫不及待的将這幅星象圖進行了數字化轉化,讓它從一幅像素圖轉化成了矢量圖,以便能夠用它在數據庫中進行檢索。
湯普森的網絡權限真是夠大的,沒多大一會就接入了“東方文獻數字化工程”的主機,并順利的進入了正在不斷建設的數據庫。
更令衆人高興地是,在的主菜單裡,湯普森居然還找到了天文學的分類數據庫,直接在這個分類數據庫裡檢索星象圖,将使他們縮減很多的檢索時間。
很快,湯普森就輸入了他們面前的這張星象圖的矢量數據,并輕敲鍵盤啟動了搜索引擎,電腦上的搜索圖标也開始啟動了計時:1、2、3、4、5、…… 時間在飛快的流失,整整一個小時過去了,電腦上的搜索圖标還在不停的旋轉,電腦前面的這幾位已從剛開始的興奮,轉變成了興緻索然的無所事事。
特别是熊赳赳早就坐在椅子上打起了瞌睡,本來就一直抱怨起的太早,将他的生物鐘都給打破了,這會兒也終于可以忙裡偷閑眯上一覺了。
齊立昂有些沉不住氣了,“嗨!湯普森,搜索了這麼長時間,怎麼還沒有結果呢?能不能推斷一下,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搜完這個數據庫呢?” 湯普森幽幽的回答:“搜索的速度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數據庫裡的數據比較多,比對起來呢就需要大量的時間,另外一個原因呢,是數據庫服務器的搜索引擎配置不高,運算已經達到極限了,速度也就提不上來……” 突然湯普森好像想起了什麼,突然一下坐直了身子,若有所思的自問自答道:“搜索引擎已經達到極限了,怎麼才能提高一下它的配置呢?提高配置……,提高……,哎!有了,何不啟用一下‘脈沖神經網絡架構計算機’呢?哈哈哈!我真是個糊塗蛋。
” 齊立昂連忙問:“這是什麼計算機?它的運算速度很快嘛?” 湯普森頭也沒回興奮地回答道:“快!當然快!因為它是超級計算!哈哈哈!”湯普森愉快的一陣大笑。
旁邊的庫克似乎也領會過來,高興地說道:“湯普森你有那裡的權限嗎?如果能夠啟動它,我們的搜索工作豈不是分分鐘就能搞定啊!” “我有。
”湯普森堅定回答,“史密斯教授前兩天給我申請到了這架超級計算機的運算權限,現在正好可以用上了。
哈哈哈……” 熊赳赳這時也被湯普森的笑聲驚醒了,迷迷糊糊聽到了他們在談論什麼超級計算機,就含含糊糊的問道:“什麼超級計算機啊?不就是台電腦嗎?有什麼了不起的?” “你可說錯了!阿波羅先生,”庫克在旁邊解釋:“這台‘脈沖神經網絡架構計算機’是名副其實的超級電腦,它可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它的身體裡安裝有100萬個處理器内核和1200個互連電路闆。
” 熊赳赳喃喃的說道:“100萬個處理器?那可真夠大的。
” “可不是嗎!”庫克繼續解釋說,“它不但個頭大,而且計算能力超強,可以同時進行200萬億次操作,這台計算機實時模拟了比其他計算機更多的神經元,并創造了人腦脈沖神經元網絡的模型,它能模拟人腦像人一樣運作,是一台真正的超級計算機。
” 熊赳赳仍然半信半疑,“真的有這麼厲害?” 庫克眨了眨眼,“等一會你就知道了!” 坐在電腦前忙碌的湯普森,已經将“東方文獻數字化工程”的數據庫接入到了超級計算機,他将啟用這台超級計算的搜索引擎對數據庫裡的内容進行搜索比對。
湯普森輕敲鍵盤将搜索比對的要求及規格輸入到對話框,然後舒了一口氣對大家說:“我可要開始了!” 其餘的幾人都屏氣凝神的看着湯普森的手指頭緩緩落向鍵盤的回車鍵上,就像是幾隻大花貓,目不轉睛的盯着一隻從空中降落的小蝴蝶,唯恐一不小心讓它跑掉。
隻是轉瞬間,“叮”的一聲輕響,屏幕上就閃出了一個對話框,大家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熊赳赳甚至都以為是湯普森點下确認鍵後,計算機發出了報錯的警告。
但是當他們看清上面的提示文字“查詢結束”時,都不免發出了驚訝和雀躍的呼聲。
“啊!結束了!厲害!” “哇哦!真的好快!果然是超級計算機!” “這就出結果了?快看看結果是什麼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湯普森趕緊點開對話框,超級計算機已經為這次的搜索比對,生成了一份結果報告,上面不但詳細的列出了星象圖上每一個星宿的位置、名稱,以及它們運轉的軌迹和路線而且還對這張星象圖做了總結和分析。
計算機輸出的這份報告,大緻上總結出這幅星象圖是一幅完整的地球北半球星圖,描繪的是春夏之交星空景象的模樣。
中心的圓形凹槽裡,是北天極中心區域“三垣”,以它為圓心外面還有兩個同心圓,第一個代表北緯約35度地方的恒顯圈,這個緯度基本上是中國北宋時期,京都汴梁的緯度,圈裡描繪的是終年都能看到的星星。
第二個圓代表着天赤道。
内圈和外圈上畫出間隔不等的放射狀經線,其分割開的區域就是二十八宿的各自範圍。
全圖共刻有一千餘顆星星,通過比對發現,與中國蘇州“石刻天文圖碑”上的宋代天文圖非常相似,甚至兩圖一些标識錯誤都錯的一模一樣,通過以上特征,基本可以判定此圖為北宋年間繪制的普通全景天象圖。
三人圍着計算機一起閱讀着這份報告。
目前來看,這張圖是宋代繪制的已經确定無疑,這也印證了史密斯教授先前對須彌座的斷代是正确的。
隻是,這張圖裡沒有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