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知道錯了嗎?錯在哪裡?
關燈
小
中
大
前還隻是小小一介千戶官的武将,卻因為其在軍事上的才能,便在短短半年光景中,一路升任宣府遊擊将軍,繼而破格提拔為正二品都督佥事,又在同年末加封為正一品左都督。
馬芳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這麼多年下來,馬芳能一直安穩的鎮守邊關,同樣也是因為自己對他的信任。
????不過這份信任,是相信馬芳的能力。
有馬芳在,邊關便無事。
而事實也是如此,自從馬芳升任宣府總兵官後,便采用先發制人的策略,帶動了整個九邊防線都開始轉守為攻,雖然有勝有敗,但總體來說這些年九邊的态勢還算是傾向于大明一側的。
哪怕是在去年,馬芳主動率兵出關進攻蒙北,意圖重創俺答汗主力,卻被俺答汗繞開兵鋒,并且轉而奇襲宣府,攻破重鎮隆慶,馬芳也隻是被奪了左都督的官職,仍舊擔任宣府總兵。
能力十足,但忠心不足。
這是嘉靖對馬芳的看法和審視。
所謂忠心,也非是對大明和朝廷的忠心,而是還要有對自己的忠心。
而馬芳恰恰就是缺了這一點。
嘉靖輕歎一聲:“去歲爾領兵出關,緻使寇入,因罪被奪左都督,是朕念及你往昔赫赫戰功,命你戴罪立功。
而今,又有今次之事生出,你可知此前朝中言官是何等沸騰?” 馬芳低着頭,皇帝的話不可能作假。
朝廷裡言官對自己的抨擊,他在來時的路上也已經有所聽聞。
雖然不知當時場面,但想來定然是群情激奮。
“臣罪該萬死,陛下隆恩,臣卻屢屢辜負,累及朝堂言官彈劾,徒增陛下煩惱,乃臣之過也!” 雖然馬芳清楚。
如果自己這一次真的罪責難逃,那麼就不是傳旨召自己回京述職,而該是以犯官身份被押送回京。
同樣的。
如果皇帝要嚴懲自己,那麼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說這麼多的話,而該是會同内閣一并,直接定下自己的罪名。
不過清楚是一回事。
該有的态度又是另一回事。
嘉靖卻是冷哼一聲:“言官三言兩語,朕何曾會覺得煩了?朕隻是想問一問你,可知道錯在何處了?” 此話一出,馬芳卻是愣了一下。
這樣的問題,可不在自己的設想之中。
他低着頭目光轉動,半響後才緩緩開口:“罪臣以帶罪之身,仍鎮守宣府,本該将邊牆打造的固若金湯,叫蒙古人片甲不入。
但罪臣辜負皇上期許,今歲朝廷額外撥付三十萬兩錢糧軍需,臣亦未能使得蒙古人皆被阻于長城以外。
更是坐視蒙古人潛入京畿之地,驚擾皇城,累及皇上安危,此乃臣之大罪。
” 嘉靖卻是眼裡閃過一絲不滿。
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回答。
他冷哼一聲:“區區三千餘衆,朕便是親領大軍欲要屠之,卻也早已被昌平守軍殲之,何來驚擾皇城安危。
” 馬芳徹底不懂了。
雖然自己知道,那支潛入京畿的蒙古人,是在昌平被那位小嚴閣老弄出來的民壯隊給擊敗了,但皇帝也不該這麼說啊。
難道這不算自己的錯? 那自己錯在哪裡了? 馬芳不禁皺眉沉思。
嘉靖亦是眉頭夾緊,思來想去,覺得馬芳大抵是久在軍中,不懂這些彎彎繞繞。
他隻能是輕咳一聲,語氣略帶不滿道:“自去歲你因坐寇入而被奪左都督一職後,你可曾想過上奏于朕?可曾因邊關之事,而直奏于朕?還是說,你忘了你這個總兵官是有權直奏于朕的?” 一通叱喝後。
嘉靖扭頭看向别處。
馬芳卻是瞪大雙眼,終于是反應了過來。
竟然就為了這等事情? 他連忙擡起頭,然後又俯身低頭:“臣知錯!” 嘉靖這才哼哼着轉回頭,斜觎向馬芳:“現在知道錯在何處了?” 馬芳心中帶着古怪,雖然自己如今是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可這叫自己如何開口。
難道說,他知道自己沒有好好給皇帝盡忠? 不過馬芳心中卻也生出了一絲警惕。
皇帝這是要讓自己做出選擇了。
是在朝廷還是皇帝之間,做一個抉擇。
思來想去。
馬芳擡起頭,雙手抱拳,沉聲道:“九邊乃國朝社稷之本,宣府事事皆為軍國機要,微臣受皇恩,鎮守宣府,萬般事宜未知奏禀皇上知曉,此乃微臣之錯。
” 聽到這話後,嘉靖心中才稍稍滿意了一些。
但他卻是轉口說道:“你可知,此次之事後,朝中有些人對朕提議,要在你身邊設立監軍。
” 監軍。
朝廷在軍中常有設立。
哪怕是現在的宣府,也有不少監軍。
但在自己身邊設立監軍,這可是頭一次聽聞。
馬芳立馬俯身低頭:“萬般軍機,皆由皇上聖裁,臣不敢有半點置喙。
” 如果說皇帝希望自己在某些時候,能傾向于西苑這邊,馬芳或許會考慮考慮。
但如果要加一個監軍在自己身邊,那是不可能接受的。
誰也不想要自己的身邊,整日跟着一雙眼睛。
嘉靖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朕覺得,監軍不必設。
” 馬芳小心翼翼的擡起頭,想要觀察下皇帝的臉色和反應。
但嘉靖卻繼續說道:“這幾日你在京中,會有各部司的人前去問詢,這是慣例,你也該明白。
” 馬芳來不及多想,隻能點頭:“微臣知曉。
” 嘉靖又說:“離京仍走京宣驿路,過昌平之時,去書院一趟。
” 這時候,馬芳真的想不明白了。
看着馬芳有些疑惑的臉色。
嘉靖淡淡一笑:“裕王入京在任書院山長,此次昌平一役後,曾提及書院諸生頗為敬仰邊關将士……” 後面的話,嘉靖已經停了下來,未曾說出口。
馬芳也終于是眼前一亮,當即抱緊雙拳:“微臣定當在離京之時,親自入書院拜見裕王,與微臣麾下将士為書院諸生講述邊關風貌!” 嘉靖這才點了點頭。
有些話不需要說的太過明白。
他揮了揮手。
“且下去吧。
” “記住了,今此仍是戴罪,朕靜候報捷立功之日。
” 原本馬芳已經放下心來,但這時卻又重新懸了起來。
皇帝這是在給自己警告呢。
馬芳躬着身,抱緊雙拳。
“微臣明白。
” 說完後。
他才一步一步的緩緩退出大殿。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馬芳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這麼多年下來,馬芳能一直安穩的鎮守邊關,同樣也是因為自己對他的信任。
????不過這份信任,是相信馬芳的能力。
有馬芳在,邊關便無事。
而事實也是如此,自從馬芳升任宣府總兵官後,便采用先發制人的策略,帶動了整個九邊防線都開始轉守為攻,雖然有勝有敗,但總體來說這些年九邊的态勢還算是傾向于大明一側的。
哪怕是在去年,馬芳主動率兵出關進攻蒙北,意圖重創俺答汗主力,卻被俺答汗繞開兵鋒,并且轉而奇襲宣府,攻破重鎮隆慶,馬芳也隻是被奪了左都督的官職,仍舊擔任宣府總兵。
能力十足,但忠心不足。
這是嘉靖對馬芳的看法和審視。
所謂忠心,也非是對大明和朝廷的忠心,而是還要有對自己的忠心。
而馬芳恰恰就是缺了這一點。
嘉靖輕歎一聲:“去歲爾領兵出關,緻使寇入,因罪被奪左都督,是朕念及你往昔赫赫戰功,命你戴罪立功。
而今,又有今次之事生出,你可知此前朝中言官是何等沸騰?” 馬芳低着頭,皇帝的話不可能作假。
朝廷裡言官對自己的抨擊,他在來時的路上也已經有所聽聞。
雖然不知當時場面,但想來定然是群情激奮。
“臣罪該萬死,陛下隆恩,臣卻屢屢辜負,累及朝堂言官彈劾,徒增陛下煩惱,乃臣之過也!” 雖然馬芳清楚。
如果自己這一次真的罪責難逃,那麼就不是傳旨召自己回京述職,而該是以犯官身份被押送回京。
同樣的。
如果皇帝要嚴懲自己,那麼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說這麼多的話,而該是會同内閣一并,直接定下自己的罪名。
不過清楚是一回事。
該有的态度又是另一回事。
嘉靖卻是冷哼一聲:“言官三言兩語,朕何曾會覺得煩了?朕隻是想問一問你,可知道錯在何處了?” 此話一出,馬芳卻是愣了一下。
這樣的問題,可不在自己的設想之中。
他低着頭目光轉動,半響後才緩緩開口:“罪臣以帶罪之身,仍鎮守宣府,本該将邊牆打造的固若金湯,叫蒙古人片甲不入。
但罪臣辜負皇上期許,今歲朝廷額外撥付三十萬兩錢糧軍需,臣亦未能使得蒙古人皆被阻于長城以外。
更是坐視蒙古人潛入京畿之地,驚擾皇城,累及皇上安危,此乃臣之大罪。
” 嘉靖卻是眼裡閃過一絲不滿。
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回答。
他冷哼一聲:“區區三千餘衆,朕便是親領大軍欲要屠之,卻也早已被昌平守軍殲之,何來驚擾皇城安危。
” 馬芳徹底不懂了。
雖然自己知道,那支潛入京畿的蒙古人,是在昌平被那位小嚴閣老弄出來的民壯隊給擊敗了,但皇帝也不該這麼說啊。
難道這不算自己的錯? 那自己錯在哪裡了? 馬芳不禁皺眉沉思。
嘉靖亦是眉頭夾緊,思來想去,覺得馬芳大抵是久在軍中,不懂這些彎彎繞繞。
他隻能是輕咳一聲,語氣略帶不滿道:“自去歲你因坐寇入而被奪左都督一職後,你可曾想過上奏于朕?可曾因邊關之事,而直奏于朕?還是說,你忘了你這個總兵官是有權直奏于朕的?” 一通叱喝後。
嘉靖扭頭看向别處。
馬芳卻是瞪大雙眼,終于是反應了過來。
竟然就為了這等事情? 他連忙擡起頭,然後又俯身低頭:“臣知錯!” 嘉靖這才哼哼着轉回頭,斜觎向馬芳:“現在知道錯在何處了?” 馬芳心中帶着古怪,雖然自己如今是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可這叫自己如何開口。
難道說,他知道自己沒有好好給皇帝盡忠? 不過馬芳心中卻也生出了一絲警惕。
皇帝這是要讓自己做出選擇了。
是在朝廷還是皇帝之間,做一個抉擇。
思來想去。
馬芳擡起頭,雙手抱拳,沉聲道:“九邊乃國朝社稷之本,宣府事事皆為軍國機要,微臣受皇恩,鎮守宣府,萬般事宜未知奏禀皇上知曉,此乃微臣之錯。
” 聽到這話後,嘉靖心中才稍稍滿意了一些。
但他卻是轉口說道:“你可知,此次之事後,朝中有些人對朕提議,要在你身邊設立監軍。
” 監軍。
朝廷在軍中常有設立。
哪怕是現在的宣府,也有不少監軍。
但在自己身邊設立監軍,這可是頭一次聽聞。
馬芳立馬俯身低頭:“萬般軍機,皆由皇上聖裁,臣不敢有半點置喙。
” 如果說皇帝希望自己在某些時候,能傾向于西苑這邊,馬芳或許會考慮考慮。
但如果要加一個監軍在自己身邊,那是不可能接受的。
誰也不想要自己的身邊,整日跟着一雙眼睛。
嘉靖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朕覺得,監軍不必設。
” 馬芳小心翼翼的擡起頭,想要觀察下皇帝的臉色和反應。
但嘉靖卻繼續說道:“這幾日你在京中,會有各部司的人前去問詢,這是慣例,你也該明白。
” 馬芳來不及多想,隻能點頭:“微臣知曉。
” 嘉靖又說:“離京仍走京宣驿路,過昌平之時,去書院一趟。
” 這時候,馬芳真的想不明白了。
看着馬芳有些疑惑的臉色。
嘉靖淡淡一笑:“裕王入京在任書院山長,此次昌平一役後,曾提及書院諸生頗為敬仰邊關将士……” 後面的話,嘉靖已經停了下來,未曾說出口。
馬芳也終于是眼前一亮,當即抱緊雙拳:“微臣定當在離京之時,親自入書院拜見裕王,與微臣麾下将士為書院諸生講述邊關風貌!” 嘉靖這才點了點頭。
有些話不需要說的太過明白。
他揮了揮手。
“且下去吧。
” “記住了,今此仍是戴罪,朕靜候報捷立功之日。
” 原本馬芳已經放下心來,但這時卻又重新懸了起來。
皇帝這是在給自己警告呢。
馬芳躬着身,抱緊雙拳。
“微臣明白。
” 說完後。
他才一步一步的緩緩退出大殿。
………… 月票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