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知道錯了嗎?錯在哪裡?

關燈
    當嚴紹庭知道馬芳已經奉旨回京的時候。

     他正被好大兒拉了一身的金黃。

     大妹子陸文燕側卧在床上,看着這一幕父慈子孝,滿臉的笑容。

     芸娘帶着丫鬟們,神色緊張的接過小少爺,又開始為嚴紹庭更換幹淨的衣裳。

     徐渭和陸繹就站在門口,兩個人都憋着笑打量着被拉了一身的嚴紹庭,想想這等模樣的嚴紹庭,大概也隻有在這個時候才能看到了。

     好一會的功夫,嚴紹庭才重新換了一身幹淨衣裳,走到同樣換了一身衣裳的兒子跟前。

     嚴紹庭瞪着眼,惡狠狠的沖着好大兒哼了一聲:“你已經是快半個月的人了,要學會控制自己!” 對于父親的訓斥和不滿。

     還沒有個正經名字的嚴家小少爺,立馬憋着嘴,兩眼淚汪汪的轉頭看向母親。

     陸文燕立馬順勢就将一隻枕頭丢了出來。

     嚴紹庭連忙伸手接住,然後滿臉讨好:“夫人息怒。

    ” 說完後,看着憋了半天小表情,卻偏偏就是沒哭出來的小崽子,嚴紹庭也隻能是心悅誠服的退出屋子。

     現如今,自己在嚴家是個什麼地位,嚴紹庭那是清清楚楚。

     雖說還不至于和嚴世蕃一樣混到和家裡看門狗論兄弟的地步,但後宅這邊差不多也沒多少地位了。

     出了屋子,看向憋着笑的兩人。

     嚴紹庭翻翻白眼。

     他領頭走在前面,出聲詢問:“馬芳幾時回京的?回京後都去了什麼地方?” 陸繹跟在後面亦步亦趨,開口解釋:“晌午過後進的城,先去了兵部履職,又去了吏部報道,然後便在禮部的人陪同下進了會同南館歇息,等候宮中傳召。

    ” 徐渭亦在一旁問道:“馬芳進城後有什麼反應?” 陸繹撇撇嘴:“他能有什麼反應,好似沒事人一樣,在兵部見到不少老熟人,還很是熱情呢。

    進了會同館後,便叫了那個跟他一同回京的參将出門買酒買肉。

    ” 聽到陸繹說完這話,徐渭便默默的側目看向了嚴紹庭。

     嚴紹庭隻是淡淡一笑,心中帶着幾分好奇。

     明顯,馬芳這是心中明白,自己這一趟回京并不會出什麼事情。

     又或者他是故作鎮定。

     但大概率,嚴紹庭傾向于馬芳是認定自己此次回京定然安然無恙。

     這時候。

     三人已經走出别院。

     嚴紹庭回頭看了眼後面的夾山。

     山坡上,隐隐約約能見到功德陵的位置所在。

     “他該來這裡一趟。

    ” 嚴紹庭低聲念叨了一句,便不再說話。

     徐渭和陸繹對視一眼,兩人心中都明白,嚴紹庭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其實這一次昌平算是幫了宣府鎮和馬芳一把。

     不然若當真讓那三千多蒙古人在京師地盤上縱橫,宣府鎮和馬芳那就真的罪責難逃了。

     至少,這些死去的昌平民壯隊漢子,馬芳得要認下這個人情。

     等到三人繞着書院,一路走到前面的廣場上。

     徐渭這才開口:“既然馬芳已經奉旨回京,郎君這時候也該要回城裡了。

    ” 陸繹則在一旁說:“我先回城,若有什麼消息,等姐夫你們回城後,我就送過去。

    ” 說完。

     陸繹在得了嚴紹庭點頭同意後,便牽着馬帶着人往城裡趕回。

     望着陸繹離去的背影,嚴紹庭揣起雙手,同徐渭站在一起。

     “前幾日世子說,裕王同皇上請求,允了我南下為官一事。

    ” 徐渭目光一動,雖然是在意料之外的事情,但他卻沒有太多的驚訝,而是看了眼四周:“裕王這次可是不顧規矩了。

    ” 嚴紹庭嗯了聲:“恐怕還是沾了世子的光。

    ” 聽到這話,徐渭不由的笑了起來。

     不論誰家,哪怕是天家也是如此,就如現在的嚴家一樣,上上下下都圍着才生下來還沒一個月的小屁孩轉。

     徐渭笑着說:“既然裕王已經替郎君辦好了南下為官的事情,那楊尚書那邊承下來的人情豈不是要落空了。

    ” 嚴紹庭搖搖頭:“皇上的意思是要等等機會,想來應該是要放去南京。

    如此說來,楊博那邊還是要出面,不然如何能給皇上一個機會?” 徐渭聞言,思量片刻,最後也是點了點頭。

     他小聲嘀咕着:“如此說來,便隻剩下郎君能謀求到何等官職的事情了。

    ” 說罷。

     徐渭卻是皺起眉頭。

     一旦嚴紹庭南下為官,那麼自己便要獨在京師,恐怕想要一同南下是很難成行的。

     畢竟自己現在不光是昌平治安司的司丞,還是詹事府右庶子。

     總不能自己也謀求個南邊的官職吧。

     嚴紹庭自然看出了徐渭的糾結,笑着拍了拍老徐的肩膀:“文長先生放心,就算什麼都不帶,我也得帶着你一同南下。

    這兩年文長先生也一直留在京師,這次有機會也該回南邊一趟了。

    ” 不由的。

     嚴紹庭便感歎起了如今時間過得愈發的快。

     而在京中。

     西苑萬壽宮。

     嘉靖斜靠在禦座上,輕歎一聲:“朕如今有時常常覺得,時間過得竟是如此之快……” 說着,嘉靖低頭瞄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馬芳。

     “朕還記得,嘉靖二十九年六月……庚戊之變啊!那時候你還隻是個千戶官,領兵于懷柔遭遇俺答汗,當場斬殺俺答汗的部将,迫使俺答汗暫退。

    ” 殿内。

     突然自會同館中被傳召入宮的馬芳,靜靜地跪在地上,原本心中還有些不安和疑惑。

     但聽到皇帝嘴裡說出這些話,心中卻不由的生出一絲追憶過往的情緒。

     嘉靖則是繼續說道:“随後似是兩月有餘,蒙古人再次來犯,還是你馬芳率部迎敵。

    先是看穿蒙古人乃是利用弱旅引誘我軍,随後便反将蒙古人進入我軍埋伏,一戰大勝。

    而你卻依舊穩如泰山,笃定蒙古人必然會卷土重來,便在野馬川布防,再将來犯之敵殺的是丢盔卸甲,扭轉勝負。

    ” 禦座上,嘉靖一邊說着話,一邊輕輕的拍着桌案。

     他輕歎一聲:“算起來,到現在也有十三四年了。

    ” 殿内。

     跪在金磚上的馬芳,将頭重重的磕在地上。

     “臣,身負皇恩,卻禦邊不利,還請皇上降旨嚴懲!” 已經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皇帝還記得如此清楚。

     不論是真記得,還是不久前重新翻閱過。

     能有這份心思。

     對于馬芳而言,那都是滔天的聖恩了。

     嘉靖卻是在禦座上緩緩坐起,目光似有似無的打量着跪在面前的馬芳。

     這位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