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急遞:快打錢!

關燈
    第361章急遞:快打錢! 那紫劄甲究竟是何人。

     徐渭心裡有些疑惑和好奇,嚴紹庭亦是有些驚訝。

     雖然說九邊的急遞軍報從來都不少。

     但若是用上能穿紫劄甲這種級别的将領親自帶隊,将軍報急遞入京,倒是甚少能見到了。

     畢竟按照朝廷規制。

     能穿紫劄甲的明軍,至少也得是千戶官起步。

     千戶官以下,基本就是普通的鍊甲或尋常士卒、旗官穿的齊腰甲。

     這還是在九邊軍中,才能做到基本人手一副甲的情況。

     若是在南邊,軍中配甲的比例将會降到一半左右,還多是以輕便的齊腰甲為主。

     嚴紹庭駕着馬,刻意放慢速度等着前路上的塵土落地。

     他眯着雙眼側目看向身邊揮手帶袖,遮掩鼻子的徐渭。

     “文長先生可還記得,前不久,咱們在藏書樓說的事情?” 徐渭眉頭一挑:“郎君說的是裕王加國子監祭酒銜的那一日?” 嚴紹庭點頭嗯了聲:“紫劄甲啊,雖說邊軍人手一甲,可能讓這等将領親自帶隊急遞入京,必然事情不小。

    ” 難道是長城被攻破了? 徐渭心中一跳。

     可想了想,大明這二百年下來,長城被攻破的次數也不在少數,便說前些年那關外的賊子不就幾乎要打進北京城裡了。

     他面露疑惑,低聲說:“方才觀那将軍與邊軍将士,雖然着甲,形色匆匆,但并無狼狽慌張之色,想來并非是邊關告急。

    但能讓着紫劄甲的将軍親自急遞入京,或許真如郎君之前所言,今歲邊關恐生大戰……” 若起大戰。

     當下好不容易恢複了些的朝廷,恐怕又要耗費無數錢糧才能保住那兩百年的祖宗基業,守住長城沿線。

     嚴紹庭眯起雙眼,心中多了幾分凝重。

     大明曆來都視北方為大敵。

     太祖高皇帝在位期間,朝廷連征關外十數次。

    到了太宗文皇帝登基,更是親自率軍五征大漠。

     朝廷對北方的重視程度,就如同那血脈一般的基因傳承。

     可是從國初到現如今,大明已經走過了二百年。

     九邊也不再是當初的九邊。

     而那代表着明軍最強戰力的九邊邊軍…… 更是再不同于過往了。

     想到這些。

     嚴紹庭不由就想到了如今内閣裡的高拱,以及現任兵部尚書楊博。

     他當即笑着對徐渭說道:“且不論邊關到底出了什麼事,若當真事态嚴峻,也自然會有人比我們更急。

    ” 徐渭目光一轉,當即便明白了嚴紹庭話裡的意思。

     可不是嗎。

     高拱代表的就是山西、河北一帶的勢力,背後更與宣府、大同兩鎮牽連諸多。

     而現任兵部尚書楊博,其背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站着的就是宣府、大同兩鎮近二十萬的邊軍,以及與這兩鎮有着密切牽連的山西、河北等處官府勢力。

     邊關有事。

     不論是高拱還是楊博,都要比他們任何一個人更急。

     而事情也幾乎是與嚴紹庭、徐渭兩人猜測的差不多。

     且說那由紫劄甲邊軍将領親自帶領的急遞軍報隊伍,一路狂奔不停進了北京城。

     而後隊伍便分成兩隊。

     紫劄甲的将軍帶着兩名着齊腰甲的士卒停在街口,看着另外四名同袍直奔西苑西安門方向。

     随後,這紫劄甲将軍便帶着餘下兩人,往棋盤街方向趕過去。

     棋盤街,便是北京城裡大明門和正陽門之間那一處。

     因為溝通八方,加之大明門、正陽門距離頗近,街道橫豎交彙,因此得名棋盤街。

     而棋盤街左右,也就是大明門東西兩側,便是朝廷各部司衙門所在。

     東側為六部、宗人府、鴻胪寺、翰林院等,西側屬白虎位便安置了五軍都督府衙門以及錦衣衛衙門。

     紫劄甲将軍帶着人,一路趕到大明門東側。

     而後自東江米巷轉入六部街,穿過禮部、戶部、吏部、工部、鴻胪寺、欽天監、太醫院衙門,終于是到了宗人府對面的兵部衙門前。

     紫劄甲将軍坐在馬背上,擡頭看了一眼兵部衙門的匾額,便一個擡腿翻身下馬。

     缰繩抛出,便被一名士卒眼疾手快的接受。

     兩名士卒下馬,牽着馬拴在兵部前的栓馬柱上,而後兩人陪着紫劄甲将軍走上兵部衙門前的台階。

     守在兵部衙門前的士卒差役,一眼便認出了這三人乃是邊軍出身,自不敢阻攔。

     而那紫劄甲的将軍也是個知曉規矩的。

     身後兩名士卒便守在台階上邊緣。

     而這将軍則是拱手道:“末将萬全都司參将蘭永震,有緊急軍報,需面呈兵部楊尚書!” 若是嚴紹庭此刻在場的話,定然會面露詫異。

     因為這蘭永震确确實實就是他的老熟人,說起來還是當初在戶部那檔子的事,方才認識這蘭永震以及京營參将郭玉創。

     隻是若他當真在這裡的話,也必然會驚訝于蘭永震此刻的自稱。

     萬全都司參将。

     上一回去戶部,這個蘭永震用的卻是衛所鎮撫的頭銜。

     雖然隔了有兩年,但不論是參将還是鎮撫,品級卻并無高低區别,卻因為來的衙門不同便用了不同的官職稱呼。

     這倒是讓人意外。

     而這頭。

     蘭永震自報家門後,兵部衙門前的差役便立馬放了他進衙門。

     “郭參将直往裡走,尚書今日正在公廨。

    ” 蘭永震拱手一禮道了一聲謝,便一手壓着左腰上的佩刀,一手扣住腰間的系帶,直往兵部衙門裡走去。

     兵部本就是管軍的地方,除了那些個飛禽,亦是常見走獸往來期間。

     蘭永震的到來并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而他也一路到了楊博的公廨門前。

     屋門洞開,一看就能看到坐在公廨裡,俯首料理公務的兵部尚書楊博。

     蘭永震當即面色一松,跨過門檻進到屋中,便當即雙手抱拳單膝着地。

     “末将蘭永震,參見尚書。

    ” 此刻的楊博正在伏案籌劃着今年朝廷各處軍務上的備訓及軍需分配事務。

     聽到蘭永震的聲音,眉頭一動。

     他緩緩擡起頭看清來人,臉上亦是露出一抹笑容。

     隻是旋即。

     楊博便眉心生疑:“宣府出事了?” 宣府、大同,這是他能坐穩兵部尚書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觀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