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呈獻馬具

關燈
    圖樣,命工匠研制。

     這馬蹄鐵其實也是個很簡單的玩意兒,隻是前人尚未想到這方面去罷了,有了楊清的講解和圖樣,工匠們很快就鑄造出來。

    楊清遂把馬蹄鐵和鐵質馬镫、高橋馬鞍的樣品一并帶到了漢中。

     聽完楊清的講解,諸葛亮已對鐵質馬镫、高橋馬鞍和馬蹄鐵的作用了如指掌,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明之,這三樣馬具将會大大地提升騎兵的戰力,咱們必須在關鍵的戰事亮出,不可草率應用,吾觀這三樣馬具雖然巧妙,但制作不難,一旦太早亮出,必被魏軍仿制,如此 一來我軍的優勢就不明顯了。

    」 「丞相明見,清也是這般想的,目前這三樣馬具仍是軍中絕密,除少數人曉得外,旁人均還不知。

    清建議先在軍中小規模地試用,等到大戰前夕,最好是決一勝負之際,咱們再将這個殺手锏亮出。

    」 諸葛亮颔首道:「嗯,就按你說的辦。

    」走到門口,打開房門,對守在外面的一名令史吩咐道:「汝去把衛中郎喚來。

    」 很快,衛敏趕到公房,諸葛亮簡要地把鐵質馬镫、高橋馬鞍和馬蹄鐵的重要性說了,吩咐他把樣品和圖樣秘密帶走,并安排人手以軍中最高機密的規格看管。

     待衛敏離去後,諸葛亮又微笑着對楊清問道:「明之,對于下一次北伐的進兵方略,汝有何看法?」 「下一次北伐我軍的首要目的是要收複整個關中,至于具體方略我尚未完全想好,打算先聽聽其他人的見解再向丞相禀報。

    」 諸葛亮暗罵一聲滑頭,颔首說道:「也罷,那就三天後再聽聽你的高見。

    」 之所以軍議要在三天後召開,實是因為漢軍兩位大将魏延和關興尚未抵達漢中,這次軍議事關下一次北伐的大緻方略,戰事相關人等自是要都聚在一起商量商量。

     一天後安排好武功防務的關興抵達漢中,又過了一日,魏延也星夜兼程地趕了過來。

    一場歡鬧的接風宴之後,季漢關于第三次北伐用兵方略的軍議悄然在西潭山上的府營内召開。

     「諸位,雖說朝廷已定下了今年之内不起刀兵的方略,但吾意在明年相機發起第三次北伐,畢竟兵法有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軍正是士氣正旺的時候,不可拖延太久洩了連戰連捷的氣勢。

     再則曹魏也不會置雍涼淪陷而不理,若是遷延日久,難保曹魏不會再對長安增防。

    是以為防大好形勢有變,王師也須于明年再度北上,一舉收複長安以及整個關中。

     故而盡管還有很長的時間,但我們也得提前做好準備,今天把諸位召集在一起,就是想聽聽汝等對下一次北伐的進兵方略有何高見? 大家都是自己人,也就不必拘于禮數了,諸位暢所欲言吧。

    」見人已到齊,諸葛亮開宗明義地說道。

     對于今天這個日子馬谡已然等了許久,見一時之間無人開口,便站起來第一個發言道:「丞相,谡有一些愚見。

    」 「适才講了不必拘禮,幼常坐下說話。

    」 馬谡拱了拱手:「謝丞相。

    」重新落座,環顧衆人,深吸口氣,平複心情,臉上不由自主地閃現出自信的光芒。

     免費閱讀.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