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科舉制

關燈
    “用不着遮遮掩掩,就說陛下登基之後,武德年延續下來的事情,有很多做了更改。

    ”李複笑道:“再加上北方強敵未平,大唐境内連年災荒,朝廷恐怕也沒有心思去弄這些。

    ” “如今四海升平,大唐境内安穩了,重新開始開科舉,延續武德年的做法,沒有什麼不妥,這是好事。

    ”李複笑道。

     “殿下覺得是好事?”蘇定方問道。

     “為什麼不是呢?”李複反問:“如果不是一件好事的話,隋文帝為什麼要做,隋炀帝這個人,雖然......但是他推行科舉沒錯啊,太上皇在做,陛下也在做,不是好事嗎?” 開科取士,讓天下讀書人,老老實實的讀書,給他們一個希望,讀書就能有出息,将來說不定讀出名堂,就能夠出仕,能夠入朝為官。

     讓出身普通的人,也有個希望。

     不然的話,不讓他們拿筆杆子,他們可就琢磨着想拿刀把子了。

     “是好事。

    ”蘇定方笑着點點頭:“倒也能為朝廷發現不少人才,隻是,開科舉雖說是面向天下招攬人才,可實際上到最後,所取官員,還是有出身的.......” “現如今是這個情況,不也正常嗎?天下大亂才過去幾年?能安心下來讀書的有多少人?能做到一心一意兩耳不聞窗外事讀書的,又能有多少?” “想要專心讀書,也是有條件的。

    ” “這樣一想的話,參加科舉,到最後被選中做官的,家裡的條件都不錯,是不是也能想通了?” “科舉這種事,過兩年再看,也不遲。

    ” 如今這年頭,尋常百姓出身的讀書人,比不過世家出身的讀書人,這不很正常嗎? 人家知識壟斷都多少年了。

     世家,朝堂上,僅僅是上升通道壟斷嗎? 書籍知識照樣也是壟斷貨。

     比如同樣一本書,一本隻有本身内容的書和一本寫滿了大儒注解的書,讀起來是一樣的嗎? 有的所有東西都要靠着自己花時間悟,有的一翻開書本,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有目的的讀書,也是要與時間賽跑的,也是要擔心同樣的内容是否會被曲解的。

     比如說.........以德報怨,常常用來勸解别人息事甯人,算了吧,雖然他做的不對,但是你不能計較,你大度些。

     但是孔子要說了:大度恁奶奶個腿兒!我活的沒這麼窩囊。

     雖然李複嘴上說着是這樣,可實際上,再過兩年,也是一樣的。

     科舉到最後選拔出來的,大多還是世家出身的。

     因為資源方面,根本沒法跟人家比較。

     而科舉的制度,還要不斷的經過改進。

     如今的科舉制度,一切才剛剛開始。

     眼下大唐繼承前隋的科舉制度,科舉分了兩大科,常科和制科。

     常科分為六科,包括秀才科、明經科、進士科、明法科、明書科和明算科。

     這些科目的考試内容涵蓋了文學、經史、法律、文字訓诂和算數等各個領域,目的就是為了選拔多方面才能出衆的官員。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