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熟悉的環境
關燈
小
中
大
“泾陽王府,不養閑人。
”李複的目光掃視過衆人。
随後他看向老趙。
“老趙,既然人是你帶來的,這宅子你也熟悉,帶着他們收拾妥當之後在周圍轉轉,熟悉熟悉,一切等晚上閻少匠他們回來之後再說吧。
” “是。
”老趙拱手應聲。
“你就留在這宅子裡,負責宅子裡的事情,老周和張煥讓我調派着去幫着處理工地上的人員和賬目了,正好宅子裡缺個管事的,這兩天莊子上要過端陽節......” 李複将自己要讓莊子上閑下來的人一塊包粽子的事兒告訴了老趙。
“人員交給你調配,來材料,咱們莊子上準備,你找個地方給她們,搭好棚子,準備好東西,事情辦的越早越好。
”李複叮囑着。
老趙在這莊子上都多少年了,對這邊的一切,比老周和張煥兩人加起來都要熟悉。
也不用怕老趙這些事情不上手。
莊子上的人他都無比的熟悉,做這些事情還不是信手拈來。
老趙回到了熟悉的環境,重新再看莊子上,頗多感慨。
自從武德九年去了長安城,住進長安城的泾陽王府之後,他就再也沒回到莊子上來了,一直都是管理着那邊的事情。
今朝再回來,這莊子,與他離開的時候,還真是大不相同了。
與長安城裡的泾陽王府一比,如今這老宅子還真是不大。
好在莊子上在建造新宅。
但是老趙對這老宅,是有着不一樣的感情的。
當年日子過的清貧的時候,便是守着這老宅子。
苦日子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李複回書房待着去了,昨天送過來的賬目還要看一遍呢。
就算是不耗費多少心神,但是也要走這個過場,也要讓人家知道,這些賬本,他親自過目了。
隻有這樣,多少才能震懾住下面一些動心思的人。
幹活的将近有兩千多号人,管着這些人的,從長安城來的官兒,也有不少。
閻立德閻立本,還有姜确,加上自家出的這些人,老周張煥什麼的,他們都是相處久了,信得過的,他們的人品如何無需多說。
可是後續朝廷來的那些其他官員,李複并沒有接觸過,也不知道他們為人如何。
朝堂上的風氣是什麼樣的,官員之間的那些“潛規則”是如何的,李複有所耳聞。
但是朝堂是朝堂,泾陽縣莊子不是朝堂,不是他們能伸手的地方。
這種風氣,别的地方李複管不着,但是在泾陽縣的莊子上,斷然不能有! 又不是他們來幹活,沒有額外的給他們發放報酬。
李複不僅僅發了,而且還發了不少,比他們在朝中每個月的俸祿都要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伸手掏工程款,做假賬的話,也就不能怪李複不客氣了。
朝廷官員,他不能随意打殺,但是有的是手段讓他們在長安城身敗名裂。
這段時間内,因為李複每天都會到工地上去轉悠,甚至是拿着賬本過去。
即便是做做樣子,也是表現出了他的态度。
多少還是有點唬人的。
到目前為止,賬目上沒有什麼問題,也沒有人因為賬目的問題而遭殃。
老趙讓下人領着這幾個買來的年輕人去收拾妥當,随機就要帶着他們在莊子上走走看看。
他也很久沒有回到莊子上了,對莊子上現在的情況感到好奇。
在看到新建造的那些精緻的宅子的時候,心裡也是羨慕。
真好...... 郎君也說過,安置在這裡的人,都是從晉陽來的那些仆從的家屬,跟随了兩代人,歲數也不小了,讓他們家人在莊子上過安穩日子,也是他這個主君應該做的。
老趙也不禁想着,等到将來自己也找個婆娘,生個孩子,也向郎君讨個恩典。
誰還不向往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呢? 這麼些年過去了,老趙也轉眼間四十來歲了,因為肩負着整個家,他也沒有心思去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
當年老趙跟在李複的母親身邊做管家的時候,才二十來歲。
一晃眼,快要二十年過去了。
日子過的是真快啊。
想到如今自家郎君也是發達了,心中亦是無限欣慰。
“這邊宅子就是我跟你們說的,那些從晉陽來的人,他們的家人都住在這裡,一家一戶。
”老趙臉上帶着自豪,說起了過往。
“當初宅子裡窮,沒什麼錢,日子也是勉強過,後來郎君恢複了身份,宅子裡的錢也多是宮中的賞賜,靠着不斷的經營,才蓋了新房子,首先就是将府裡的這些人的家眷都安置下。
因此,跟着郎君做事,大家都是無後顧之憂的。
” 當中有人問道。
“趙管家,您在這邊有宅子嗎?” 老趙笑了笑。
“我還沒成家呢。
” “啊?為何?” “當年跟在老夫人身邊的時候,我才二十出頭,後來老夫人去世了,家裡隻有郎君這一個主人家,又逢天下大亂,我得顧念着整個家裡,自己的事情,就沒有過多考慮,日子過的艱難,也就不想着這些了。
”老趙笑道:“隻要能守好這處宅子,守着郎君健康長大,這是比什麼都重要的,這是我的職責。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趙從二十出頭到現在四十歲,二十年的時光,堅守着這莊子,這宅子,肩膀上扛起了原本是屬于一家之主該扛的擔子,撫養幼主,直至幼主長成,能夠挑起重擔,他才稍微放松一些,喘口氣。
後來去長安城的宅子,算是享了兩年的福。
如今看來,福氣真是在後頭呢。
自打那次搶水打架,郎君受傷醒過來之後,就已經成長為一個合格的一家之主了。
當看到郎君光彩熠熠的身着王服,認祖歸宗之後,老趙心裡的重擔,當真是卸了下來。
他沒有辜負夫人的囑托,将郎君養大成人,親眼看着郎君到今日。
就算是現在閉上眼了,他也安心了。
跟在老趙身後的人聽過這些事情之後,心中無不感歎。
趙管家當真是忠義無雙,真男人。
“泾陽王府日子越過越好,我啊,還要跟在郎君身
”李複的目光掃視過衆人。
随後他看向老趙。
“老趙,既然人是你帶來的,這宅子你也熟悉,帶着他們收拾妥當之後在周圍轉轉,熟悉熟悉,一切等晚上閻少匠他們回來之後再說吧。
” “是。
”老趙拱手應聲。
“你就留在這宅子裡,負責宅子裡的事情,老周和張煥讓我調派着去幫着處理工地上的人員和賬目了,正好宅子裡缺個管事的,這兩天莊子上要過端陽節......” 李複将自己要讓莊子上閑下來的人一塊包粽子的事兒告訴了老趙。
“人員交給你調配,來材料,咱們莊子上準備,你找個地方給她們,搭好棚子,準備好東西,事情辦的越早越好。
”李複叮囑着。
老趙在這莊子上都多少年了,對這邊的一切,比老周和張煥兩人加起來都要熟悉。
也不用怕老趙這些事情不上手。
莊子上的人他都無比的熟悉,做這些事情還不是信手拈來。
老趙回到了熟悉的環境,重新再看莊子上,頗多感慨。
自從武德九年去了長安城,住進長安城的泾陽王府之後,他就再也沒回到莊子上來了,一直都是管理着那邊的事情。
今朝再回來,這莊子,與他離開的時候,還真是大不相同了。
與長安城裡的泾陽王府一比,如今這老宅子還真是不大。
好在莊子上在建造新宅。
但是老趙對這老宅,是有着不一樣的感情的。
當年日子過的清貧的時候,便是守着這老宅子。
苦日子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李複回書房待着去了,昨天送過來的賬目還要看一遍呢。
就算是不耗費多少心神,但是也要走這個過場,也要讓人家知道,這些賬本,他親自過目了。
隻有這樣,多少才能震懾住下面一些動心思的人。
幹活的将近有兩千多号人,管着這些人的,從長安城來的官兒,也有不少。
閻立德閻立本,還有姜确,加上自家出的這些人,老周張煥什麼的,他們都是相處久了,信得過的,他們的人品如何無需多說。
可是後續朝廷來的那些其他官員,李複并沒有接觸過,也不知道他們為人如何。
朝堂上的風氣是什麼樣的,官員之間的那些“潛規則”是如何的,李複有所耳聞。
但是朝堂是朝堂,泾陽縣莊子不是朝堂,不是他們能伸手的地方。
這種風氣,别的地方李複管不着,但是在泾陽縣的莊子上,斷然不能有! 又不是他們來幹活,沒有額外的給他們發放報酬。
李複不僅僅發了,而且還發了不少,比他們在朝中每個月的俸祿都要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伸手掏工程款,做假賬的話,也就不能怪李複不客氣了。
朝廷官員,他不能随意打殺,但是有的是手段讓他們在長安城身敗名裂。
這段時間内,因為李複每天都會到工地上去轉悠,甚至是拿着賬本過去。
即便是做做樣子,也是表現出了他的态度。
多少還是有點唬人的。
到目前為止,賬目上沒有什麼問題,也沒有人因為賬目的問題而遭殃。
老趙讓下人領着這幾個買來的年輕人去收拾妥當,随機就要帶着他們在莊子上走走看看。
他也很久沒有回到莊子上了,對莊子上現在的情況感到好奇。
在看到新建造的那些精緻的宅子的時候,心裡也是羨慕。
真好...... 郎君也說過,安置在這裡的人,都是從晉陽來的那些仆從的家屬,跟随了兩代人,歲數也不小了,讓他們家人在莊子上過安穩日子,也是他這個主君應該做的。
老趙也不禁想着,等到将來自己也找個婆娘,生個孩子,也向郎君讨個恩典。
誰還不向往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呢? 這麼些年過去了,老趙也轉眼間四十來歲了,因為肩負着整個家,他也沒有心思去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
當年老趙跟在李複的母親身邊做管家的時候,才二十來歲。
一晃眼,快要二十年過去了。
日子過的是真快啊。
想到如今自家郎君也是發達了,心中亦是無限欣慰。
“這邊宅子就是我跟你們說的,那些從晉陽來的人,他們的家人都住在這裡,一家一戶。
”老趙臉上帶着自豪,說起了過往。
“當初宅子裡窮,沒什麼錢,日子也是勉強過,後來郎君恢複了身份,宅子裡的錢也多是宮中的賞賜,靠着不斷的經營,才蓋了新房子,首先就是将府裡的這些人的家眷都安置下。
因此,跟着郎君做事,大家都是無後顧之憂的。
” 當中有人問道。
“趙管家,您在這邊有宅子嗎?” 老趙笑了笑。
“我還沒成家呢。
” “啊?為何?” “當年跟在老夫人身邊的時候,我才二十出頭,後來老夫人去世了,家裡隻有郎君這一個主人家,又逢天下大亂,我得顧念着整個家裡,自己的事情,就沒有過多考慮,日子過的艱難,也就不想着這些了。
”老趙笑道:“隻要能守好這處宅子,守着郎君健康長大,這是比什麼都重要的,這是我的職責。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趙從二十出頭到現在四十歲,二十年的時光,堅守着這莊子,這宅子,肩膀上扛起了原本是屬于一家之主該扛的擔子,撫養幼主,直至幼主長成,能夠挑起重擔,他才稍微放松一些,喘口氣。
後來去長安城的宅子,算是享了兩年的福。
如今看來,福氣真是在後頭呢。
自打那次搶水打架,郎君受傷醒過來之後,就已經成長為一個合格的一家之主了。
當看到郎君光彩熠熠的身着王服,認祖歸宗之後,老趙心裡的重擔,當真是卸了下來。
他沒有辜負夫人的囑托,将郎君養大成人,親眼看着郎君到今日。
就算是現在閉上眼了,他也安心了。
跟在老趙身後的人聽過這些事情之後,心中無不感歎。
趙管家當真是忠義無雙,真男人。
“泾陽王府日子越過越好,我啊,還要跟在郎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