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鞭炮声中战意浓

關燈
    續發射而且可随便控制方向,而且人數比較多,二三十個一堆人群集中在一起,有時候剛好就發射到對方人身上,搞的對方和旁邊的人趕緊拍打擔心燒着了衣服。

     往往這種“約架”主要是看雙方攜帶的“彈藥”充不充足來定勝負。

    如果雙方都差不多彈藥,勢均力敵将彈藥都打光了,打成了和局,各自回家各找各媽。

    如果一方的彈藥更多,對方的彈藥耗盡,這邊還能繼續攻擊,對方人馬也就紛紛散去,這一方就高興的叫嚷着“勝利咯,勝利咯”、“吓跑咯”、“逃跑咯”,好像趕跑了鬼子一般。

     現在很多家庭開始有了電視,更多人開始在家或鄰居家看春晚,而且之前的小孩也都長大了,所以這種“約架”就逐漸消失了。

     往年的除夕夜,村裡各自年夜飯吃完後,再聚集人群比較多繼續喝酒的主要有三家,黃顯彩家是其中一家。

     黃康才在督察局上班,同時他為人比較公正不阿且熱心腸,村裡哪家在城裡有事要解決找上黃康才時,他都積極的幫大家處理,因此在村裡有比較大的威望。

    不僅僅是過年過節時,每當他周末休息回老家來的時候也比較多人過來串門。

     黃顯彩記得他們大人說起當時家裡新蓋房子的事,那時還是文革期間,村裡領導是那些所謂的“造反派”把持,當時那種環境下當頭的是帶槍的,而且說一就是一,大家都不敢輕易去惹。

    而當時選地方蓋房子是要村裡蓋章批準,很多人都知道黃顯彩家蓋新房子所挑選的地方算是“風水寶地”,于是造反派頭頭就是不給批。

    他面對他們黃氏家族幾個老人,态度跟平時一般很是嚣張,也不說不批的原因,就是一句話:不批。

     那時候黃康才還沒到督察局上班,還在縣農場上班,他可不慣着造反派的嚣張氣焰,直接就跟他拍了桌子,質問對方為什麼不批,黨和國家的政策哪一條規定,一定要對方給個說法。

    頭頭平時面對的都是不敢惹事的老實本分村民,哪裡見到還有人這麼一個氣勢對他,搞得他一愣,摸不清黃康才的底細。

    他就悄悄問了跟着一起去的黃氏家族老人,問黃康才是什麼來路,是黨員嗎,是什麼單位的?那時候農村黨員還是很少的,其實黃康才也不是黨員,他隻參加過共青團,而且到了28歲也自動退團了。

    但這位堂伯還是挺直腰杆,說黃康才就是實打實的黨員,在縣裡上班。

     造反派頭頭一聽,嚣張态度就壓下去了,稍微好言好語一些,最後也無奈給批了。

     回去路上,幾個老一輩人都跟黃康才說你膽子可真大,還敢跟對方拍桌子,也不怕他帶着槍呢,這時候可還是比較亂呢,他們都吓的不輕。

    黃康才說有什麼好怕的,朗朗乾坤,咱國家還是黨領導着呢。

    經過此事,村裡的人對他也是佩服不已。

     喜歡凡人:職場商戰請大家收藏:()凡人:職場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