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鞭炮声中战意浓

關燈
    其次,還有一整隻水鴨,有時候是做鹽水鴨吃,有時候用老母鴨煮蓮子湯。

    當然,一般家庭也都要有魚,或蒸或用魚腥草煮湯,以寓意年年有餘。

     另外,也會做一些其他菜吃,比如梅菜扣肉、釀豆腐、蔬菜等。

     吃年夜飯的時候,父親黃康才就會給奶奶、媽媽和三兄妹發壓歲紅包了。

    這幾年隻剩下黃顯彩還在念書,他倆也已經出來工作了,因此按照老家這裡的風俗出來的工作的人是沒有紅包收了,一般是要給人發紅包了。

    所以今年,黃顯彩就收了三個紅包。

     這些年,壓歲紅包的金額也越來越大,從最早開始的五塊錢到十塊錢,再到二十和五十元,黃顯峰掙錢比較多,他給的紅包最大,有一百塊錢。

     從傍晚吃飯開始村裡的鞭炮聲就不斷了,一般每家每戶吃飯前都會放一點鞭炮。

    吃完年夜飯後,有些休息的早的就開始放迎春炮仗了。

    整個洲府村有600多戶人家,人口總數兩千多人,整個晚上,各家各戶在不同的時間段放鞭炮,此起彼伏,晚上是難以睡個好覺的,一般都玩到比較晚。

     記得小時候那時候沒有哪家有電視機,所以小孩子們都是出門去玩鞭炮。

    把家裡買的串炮偷偷帶上一些,更多的是拿上二踢腳,帶上火柴,再拿一兩根香。

    然後到各家去邀其他小孩,或者到曬谷坪那裡大聲叫他們的名字,等集中不少夥伴後,開始一路放鞭炮玩。

     有時候還往其他自然村去找那個村的小孩們“約架”,碰到對方村子的幾個玩鞭炮的小孩後,就叫他們去叫人。

    對方一看,好家夥,你們有二三十個人,于是一邊留着一兩個人說“你們等着”,一邊另外的人就跑着叫其他人趕緊來。

     等對方也很快來齊了十幾二十人,人數差不多對等後,就開始“對戰”了,所謂對戰,也就是雙方用鞭炮來互相攻擊。

     兩隊人馬分列在合适距離的兩頭,有些人摘一些串炮,點着後使勁往對方人群那邊丢去,在一陣“噼裡啪啦”聲中,對方人馬紛紛閃開,這邊人馬則紛紛哈哈大笑起來。

     對方也毫不示弱,有些丢一串串炮過來,同時也有一些在地上用木棍或石塊将二踢腳橫架着對準這邊,點火後“砰“的一聲,這邊人馬也紛紛躲閃開,但在黑暗中看不到二踢腳飛到哪個位置,有時候在某個人腳下”啪“的一聲炸開,吓得他“哇哇”叫着跳起來。

    這下就輪到對方人馬興奮的“哦哦”叫着,大笑起來。

     後來炮仗的種類多了一些,開始有串天猴、魔術彈和摔炮後,很多小孩一到除夕收到大人給的壓歲錢後馬上就去村裡的小賣部去買炮仗,就等着大家“約架”呢。

     因此後面的對戰就更加精彩了,大一些小孩或青年喜歡用二踢腳,因為看不到路線不知道落點,讓對方防不勝防。

    而串天猴和魔術彈,都有火焰痕迹,大家可以提前躲避,但是魔術彈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