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借钱

關燈
    什麼,會通知過來。

    ” 西梁的和談開始,身在大興城的楊廣接到了來自西梁的消息,打開信件之後看到了蕭琮發來的關于袁憲借錢的事情,還有他們自己的理解。

     楊廣明白了袁憲沒說明白是因為不知道事情到底能不能成,萬一不能自己,自己漏了老底,到時候就任人宰割。

     楊廣這就帶着信件入宮去了,将消息一五一十的告知了皇帝。

     楊堅放聲一笑:“果然朕既是天命,南陳的首輔居然都是這樣的人,變相的賣了陳叔寶,真是可笑可笑。

    ” “父皇,您覺得該不該接受他們的投誠?” 楊堅表情不變但是語氣中透露出些許的不屑:“袁憲這樣的人,在文人群中頗有盛名,名望甚隆,但是也就是這樣的人,暗地裡已經背叛了自己的國家,朕實是瞧不上這樣的人,但是現在如此形勢,袁憲卻是非常可以利用的一點。

    ” “以其為突破點可以讓合談更快速的結束,此為好事,但是将來呢?太子,你覺得朕能用他嗎?” 楊廣思考了之後說:“每個人都有其用處,袁憲這樣的人父皇瞧不上他,但是抛去背地裡的卑劣,人前他仍是南陳超級貴族的掌舵者,是南陳朝堂上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就算是南陳和我們完成了合談,我們和平的接手了南陳,也需要他這樣的人來穩定南陳。

    ” “但是袁憲這樣的人,為了利益可以背叛陳叔寶,掉過頭來就可以背叛朕,這種人,朕不喜歡。

    ” “父皇,用一時而不用一世,用而不大用,等到我們接手南陳培植了勢力掌握了南陳的局勢之後,他就沒用了,在此之前他還是有用的。

    ” 楊堅微微一笑:“看來你是已經打算好了用了他,行權宜之計可以用,但是就如你自己所說的,朕是不可能大用其人的。

    ” “父皇,對此人的話,表面功夫做好就行了。

    ” “行,你去安排吧,如此多的錢借出去,朕還真的有些不放心。

    ” “父皇,南陳的這些貴族家中可不止這麼些錢,最差最差的結果,兒臣也知道該怎麼做。

    ” 楊堅點點頭,從桌上拿起了一封寫好的聖旨交到楊廣的手上:“合談的事情,這樣就可以了,你馬上就要出發去曲阜,這是朕的聖旨,等到了曲阜再打開。

    ” “是,父皇,兒臣謹記。

    ” 楊廣回到了家中,當天晚上就打開了聖旨。

     二十幾歲的男人,正是不聽爹話的時候。

     李淵和李靖站在燭火旁看着面色凝重的楊廣,問:“殿下,怎麼了?” “殿下,陛下不過是讓您去分封孔家後人為奉祀君,您何以如此的憂愁。

    ” 在兩人看來這道聖旨很簡單,因為當朝太子去冊封,一個是為了消除之前因為孔勝孔博而産生的隔閡,二是設立正統,讓一群大儒們安心。

     是啊,看起來非常合理的一件事情,讓楊廣去冊封也可以表明楊廣的态度,他隻是處罰了刺殺他的人,而不是針對儒學。

     楊廣卻萬般不願一般的看着眼前的聖旨。

     “這和讓我去道歉有什麼分别?” “殿下,您不能這麼想,儒學終究是正統,很多人因為之前孔博孔勝的事情都在議論紛紛,學堂裡面的學子,有激進的直接砸了孔子雕像,相信應該有不少的老學究們去和陛下反應這件事情了,事情若是鬧下去,對于大隋的穩定不利。

    ” 在兩人看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楊廣卻一拳砸在了桌子上:“但我不願。

    ” 兩人都很少見到如此生氣的楊廣。

     楊廣碰到過多少事情了,大大小小的,卻沒見過他這麼生氣,這似乎觸犯到了他的逆鱗一般。

     “看似簡單,但是父皇其實在要我低頭。

    ” 楊堅讓楊廣去下這道旨意,指向性非常明顯,他要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當年王隆等人也是這麼勸他的,他自己這些年也看出來,儒術是最有助于他統治的方式,最為穩定。

     若說之前他沒下定決心,應該是這次南陳的投降讓他下定了決心了。

     一個統一的帝國,需要一個維持皇帝統治最穩定的方式。

     而隻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完成楊堅那成為千古一帝的美夢。

     從結果來看,楊堅想的沒錯,做的也沒錯,先統一全國,再施行儒學教化,配合現在的學堂體系和科舉制度,一個井然有序的穩定帝國,已經初具雛形了。

     但是楊廣知道其弊病,穩定但是壓抑,階級會更加固化,科舉制度看着已經成型了,但是科舉走出來的人還不足以對抗現在強大無比的門閥,就算是他自己,現在也隻能是一邊利用一邊想辦法削弱。

     這樣的話最終還是會走向所有古代王朝殊途同歸的道路。

     這個世界應該有中庸之道,但是同樣應該容得下冒險的人,天馬行空奇思妙想的人,不管是哪一種思想,隻存其一而排其他,都是錯的。

     楊廣無法将自己的惱怒和兩人說,這件事情他沒辦法和任何人說。

     現在聖旨就在眼前,楊廣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還得假裝沒看過聖旨的去。

     皇帝告訴楊廣得到了曲阜才打開,就是為了避免楊廣看到聖旨不願意去,想了些歪七扭八的辦法就是不去。

     現在楊廣若是不願意去不是明擺着自己偷看了聖旨,違背了皇命。

     燭火忽明忽暗,楊廣擺擺手讓李靖和李淵先出去,本來是叫兩人來想辦法的,但是發現連理由都說不出口,隻能讓兩人先走了。

     …… 第二天的一早,楊廣就準備出發,他帶着李淵李靖等人,剛要出城門,就見到一隊騎兵從朱雀街急來。

     為首者滾鞍下馬:“太子殿下,陛下有急令。

    ” “何事?” “昨日夜裡陛下接到了山西水災險情伴有農民叛亂,方決定讓唐國公李淵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前往水災處鎮撫災民。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