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罢黜百家

關燈
    忽然傳來李淵去赈災的消息,楊廣有些詫異,李淵自己也一樣。

     李淵看向了楊廣,等待楊廣的意思。

     “李淵,既然是聖旨,當然得先接着。

    ” 李淵當即跪地雙手接旨,臣,謝吾皇厚恩。

     傳旨的太監笑呵呵的說:“恭喜唐國公高升,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 “多謝公公。

    ” 李淵笑呵呵的應對完,送走了人,愁着臉看向了楊廣:“太子殿下,這……” 楊廣笑着說:“表兄,你以前是京官,雖然掌管着鷹揚衛等事務,樣樣都非常的關鍵,但是大隋朝堂曆來要往中樞走就得有各地封疆大吏的經驗,在地方上有過成熟的經驗後更容易繼續升官,一上來就是太原留守兼任赈災,此次的事情若是辦的漂亮了,相信很快就會升遷回京。

    ” “但是,太子殿下,這樣的話,我就不能随着您一起去了。

    ” “無妨,我這一行也無什麼大事,你跟着我出去反而是大材小用了,表兄,你安心上任去就好了,我也會盡力的支持伱。

    ” 李淵恭敬的對楊廣說:“太子殿下,遵命。

    ” 楊廣拉過李淵,小聲的說:“表兄,你對于赈災一事或許不熟悉,我得提醒你一句,父皇的旨意中這些鎮撫,鎮和撫都有,鎮的是災民,撫的也是災民,不聽話的得鎮,聽話的得撫,受災的地方,一旦糧食難以下達,餓極了的災民什麼事情都可能做的出來,你且得小心處理。

    ” “還有一般這樣的事情,都可能牽扯出一些當地官員的腌臜事,而你是任命過去的,當地的官員豪紳如果有些什麼事情可能會欺瞞你,你執掌鷹揚衛,這些事情你比我見的還多,應當知道怎麼處理。

    ” “殿下放心,臣明白了。

    ” “自己小心着些,需要什麼支持,盡管開口。

    ” “臣明白了,恭送太子殿下。

    ” 楊廣揮手告别李淵。

     沒有李淵在身邊雖然少了個出謀劃策的人,但是李淵能夠得到升遷的機會也是好事。

     古來升遷最快的路子,除了打仗,就是兩種,其一是替天巡撫,督查一方要案,比如關系到某個封疆大吏的案子,滿朝堂的人都在關注,你做好了很快就能升遷。

     其二就是赈災,同樣是代表皇帝出去,維持了穩定,赈濟了災民,讓皇帝滿意,百姓滿意,同樣是抛頭露臉的活,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還得到了美名。

     短暫的小插曲後,楊廣的車隊再次出發。

     五百人的衛隊由來護兒和秦瓊各令以軍,左右護法,除了常規的人員之外,這次還帶上了李同安,因為她自己說要跟着,所以就帶上了。

     寬大的馬車内,李同安好奇的問:“殿下,您說山東地界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 “我們又不是出來玩的,是有正經事情。

    ” “不就是一點小事嗎?” “此事“兇險”的很。

    ” “啊?這件事情有什麼兇險的?” “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兇險。

    ” 他們馳騁在一條寬闊的大道上,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太陽熹微,挂在藍天上,灑下縷縷金光,映襯着整個大地。

     道路兩旁是碩果累累的果園,楊柳婆娑地栽種在清澈的溪水旁,微風拂過,飄散着淡雅的花香,田野裡,農民正在努力收割着莊稼,金黃的稻穗随風搖曳,宛如一片金海。

     一座座小橋跨過着澄澈明亮的溪水,水中倒映出藍天白雲和周圍的山巒,偶爾有幾隻白鹭飛過,穿梭于青翠的樹林之間,給整個景色增添了一絲靈動的氣息。

     在路旁的山腳下,伫立着幾座古老而莊嚴的廟宇,屋檐上雕刻着華麗的花紋,,廟宇内香煙缭繞,其間傳出陣陣悠揚的鐘鼓之聲,和風吹過,顯得格外清幽莊重。

     幾日的行程之後楊廣就到了曲阜城外,這廟宇前,曲阜和山東的官員都在等待着楊廣的到來。

     “太守,按照行程太子殿下應該到了吧。

    ” “莫急,太子殿下今日一定到。

    ” 回話的是魯郡的太守崔成俊,清河崔氏的子弟,一郡太守,他的身後跟着郡内的官員,再往後是曲阜的本地官員。

     按理說這樣的活動一定得有孔家人參與才是,但是崔成俊卻帶人迎出了城外,沒帶孔家人來。

     因為他知道楊廣之前和孔勝孔博的事情,怕惹了楊廣不快,所以先迎出城來,一是為了表示尊重,二是為了探探口風。

     現在城内孔家人正嚴陣以待呢?不論如何說這個儒家聖地,還是姓孔。

     車隊抵達遠處,崔成俊接到消息就馬上迎了出來。

     為首的來護兒扛着長槍,回過頭對楊廣說:“殿下,前頭有人來迎接咱們了,看這模樣人不算多,有些失禮,要不要俺老來去教訓一番。

    ” “我倒是想要他們失禮,最講“禮”的人,失了禮,咱們可就不勞而獲了,繼續往前,無須做多餘的事情。

    ” 來護兒看向了秦瓊:“小秦瓊你去前頭吧,俺老來應付不了這群人,你去。

    ” 秦瓊無語,但是走向了前方,威風凜凜的少年将軍騎着駿馬到了最前頭。

     崔成俊從人群中單獨走出,拱手向前:“微臣魯郡太守崔成俊,恭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萬福。

    ” 秦瓊勒馬,居高臨下而問:“崔太守,我乃太子殿下座下,前将軍秦瓊。

    ” 崔成俊恭敬的說:“原來的秦瓊将軍,早聞太子殿下陣前有兩位将軍,一曰秦瓊,二曰來護兒,少年将軍,黑面金剛,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秦瓊将軍不到二十歲已經是聞名海内的大将了,失敬失敬。

    ” 崔成俊的話說的很滿,秦瓊便問:“崔太守,按理您應該在城門口迎接太子殿下,怎麼這裡離曲阜還有二十裡的地,你們就在此等候了。

    ” “秦瓊将軍,我素來仰慕太子殿下,之前未有機會見面,所以特地出城二十裡迎接太子殿下,以示尊重。

    ” 秦瓊則是回絕了他見面的要求:“崔太守,太子殿下之前碰到了刺客的事情,想必您也有耳聞,太子殿下身份尊貴,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