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赐尚方宝剑

關燈
    遠遠隻見塵土飛揚,鋪天蓋地而來,朱慈炤雖然不甚了解,但也知道是大隊騎兵來了,不光從視覺,僅憑聲音就能判斷出,轟隆隆的數萬騎兵的行進,地面都在顫動。

     要說孫傳庭能治軍呢,人來幾個月,就憑借地理優勢,從蒙古鞑靼部或者是西北内附的蒙古部落那裡弄了三萬多騎,組建了三萬多騎兵,率先趕來了,剩下的六萬多大軍,還在後面呢,四條腿比兩條腿可快太多了。

     西北幾百年來,為了生存,為了物資不受互市卡脖子,内附的蒙古部落三百年來絡繹不絕,這也是大明西北基本沒什麼戰事的原因,像明末着名的猛将,虎大威、猛如虎都是内附的蒙古人,照樣為大明剿流寇,殺建奴, 原本的曆史上,兩位猛人總兵官,一個在南陽城力戰流寇而殉國,一個在河南剿滅李自成,因為賀人龍跑路,遭受圍攻殉國。

     而朱慈烺的到來,自然不會讓他們再赴死,說來也是巧了,楊文嶽和虎大威前文提到過,朱慈烺密旨劫走,回京後,自然被崇祯論罪,兩人都下了大獄,後來随着京師南下南京閑賦了。

     而猛如虎,則完全是巧了,朱慈烺派去的錦衣衛,是去如劫曹文诏一般,去劫傅宗龍的,傅宗龍因為當時在兵部幫了朱慈烺拿到了航海文件,所以朱慈烺一直關注着他,想要救他。

     結果去晚了一步,傅宗龍被李自成殺害了,又圍攻南陽,錦衣衛怕朱慈烺回去怪罪,就隻能将功補過,劫了猛如虎和劉光祚,扮作平民躲過一劫,至于唐王,實在是救不了了,目标太大。

     崇祯也沒讓人失望,劉光祚和猛如虎回京全被下獄了。

     書歸正文。

     幾百米開外,大軍已經漸漸停了下來,速度慢下來後,策馬走了過來,幾十米開外,隻見正中領頭的,是一位面色堅毅,棱角分明的黑臉漢子,沒有文人的細皮嫩肉,沒有文人的書生氣息。

     穿着一身绛紅色二品官袍,腰系玉帶,頭頂梁冠,因為隻是行軍,并不是要接戰,孫傳庭為了面見親王,穿的還是非常正式的,一身大明頂級高官的裝飾,壓迫力、威懾力十足,至少,此刻的白廣恩就特别敬畏。

     幾十步開外,孫傳庭就停了下來,翻身下馬,快步向着朱慈炤行來,到了近前,整理裝容,撩袍下跪,行君臣大禮。

     “臣總督西北軍政、兵部尚書孫傳庭,叩見永王殿下,問殿下金安。

    ” 朱慈炤沒有第一時間上前攙扶,而是等後面的幾個總兵都跪地請安後,這才向王之心招招手,王之心将早已備好的聖旨遞上。

     “西北總督、兵部尚書孫傳庭聽旨。

    ”朱慈炤鼓足中氣,沉聲宣讀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下,不光是來人跪地,除了百米開外的騎兵大軍,全場都跪地接旨,山呼萬歲。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國朝崩壞,北地烽煙,其禍之本源,皆半在于北方勳貴及其宗室貪得無厭,今國朝北地淪喪,京師失陷,當痛改前非。

    ” “特昭告天下,褫奪北方所有勳貴、宗室之爵位,收回金印、寶冊,命定王朱慈炯駐山西,永王朱慈炤駐陝西,為大明光複失地盡宗室所能。

    ” “兵部尚書傳庭,扶大廈之将傾,誅叛賊無數,今又率西北軍民,抵禦流賊,護佑西北邊陲,功勞甚大,特進兵部尚書傳庭為大明太子太師,賜蟒袍玉帶,總督西北各布政使司,節制西北一切軍政,賜尚方寶劍,可上斬王爵。

    。

    。

    ” 宣讀到這裡,朱慈炤咽了咽口水,心中有些發緊,魂淡皇兄啊,這話都說的出口,對我這個弟弟的信任還不如一個文臣大啊,這聖旨是密封的,到了宣讀的時候才拆的火漆加封,是以,朱慈炤之前也不知道聖旨内容。

     此話一出,全場皆驚,都不顧失禮的擡頭看向宣旨的朱慈炤,心中直呼好家夥,這朝廷換人了?風格改變如此之大,竟然放權如斯,節制西北,尚方寶劍,他娘的哪是總督啊,這簡直就是西北王了。

     而且還是擁軍數十萬的實權西北王啊,現在聖旨剛廢除北地所有爵位,隻有現在宣旨的永王一個親王,這就是說,永王也要受總督節制,權利簡直大到沒邊啊,就不怕孫傳庭在西北自立嗎?這亂世之中,這個決定大膽到了極緻啊。

     簡直是對孫傳庭人性的考驗啊,孫傳庭此刻心中亦是猛震,之前雖然大權在握,但西北又那麼多的親王、郡王在旁,對自己牽制還是很大的。

     現在,這些都不存在了,自己做任何事,法理上來說,都是合法的,隻要不公然舉起反旗,那就是啥都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