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翻译大赛
關燈
小
中
大
臉都黑了。
這結果好像沒事,但很大事。
第一名是大一英語專業的,聽工作人員說最漂亮那個女生是國外留學回來的,口語非常标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付穎都想罵人了,國外留學回來就一定英語好嗎?而且這是翻譯大賽,不是口語比賽,口語标準是最關鍵的嗎?最重要的是,就一個自我介紹,是怎麼聽得出來的,自我介紹能聽出語音語調,但是不至于決定性因素啊! 第二名是非英語專業的,聽旁邊的人讨論說是三個人都不是同一個專業。
付穎……怎麼,還給個安慰獎出去是嗎? 第三名是大二的,沒說太多,就說大二的水平高一點。
水平按道理更高的大三的付穎、高欣、沈澤三人?什麼意思? 更讓人生氣的是,她們大三的三人排在了第四,好像說明他們還是有實力的,可是沒能進決賽。
評委老師是背對付穎她們也在看結果的,看着讨論了下。
付穎不知道她們怎麼想,付穎覺得挺可笑的。
大三才開始上翻譯課,一些翻譯技巧還是學會才更懂,然後讓不太懂的大一大二上,無語了。
本來想争論一下比賽結果的,付穎懶得理了,這個決賽不參加也罷。
口譯老師也在課堂上感歎,于情于理都應該讓大三上一組的,但是多的也沒說什麼了。
但是決賽她們還是去看了,付穎冷眼看着比賽。
台上放了三張桌子,每個人給了一張紙和一支筆可以速記。
分三個階段比拼,是一個階段比完再到下一個小組。
第一階段是詞語翻譯,應該是從口譯題庫裡出的,因為出的都是大三學的内容。
比如翻譯中翻譯有一個是國内生産總值,英文簡稱GDP,全稱是GrossDomesticProduct。
可是抽中這個詞語的小組是大一的,台上三個人都寫不出來,負責回答的男生也答不出來。
别說國外留學的了,國内的也不知道。
看到這裡付穎就更不對這個比賽的結果抱有任何期望了,無論誰第一,估計含金量也就這樣了。
果然後面的段落翻譯更是句不成句,邏輯不通。
付穎設想的翻譯過程,是大屏幕上看到需要翻譯的段落,抓住關鍵詞寫下來,最好是直接寫出需要翻譯的語言,然後組織好邏輯,翻譯不僅僅是翻譯,是要考短時記憶力,更是要從詞到句的整理出内容。
三個小組,翻譯得最多、最貼合的反而是非專業組,最佳選手也是出自于那一組的一個女生。
比賽頒獎的時候付穎和高欣就走了,沒眼再看。
這個事後續付穎沒再關注,但是沒聽到說學校有在這類比賽中獲得什麼好成績。
除了側重口譯的這個比賽,英語類的還有一個翻譯長篇的翻譯大賽。
這個比賽一般不在校内大範圍舉行,因為要求比較高,都是大三大四參賽,然後學校選送優秀作品遞交到省級,再往上到國家級的。
憋着上個比賽的氣,付穎和高欣花了半個月翻譯了這次要求的文章,是跟茶文化相關的。
這個就是個人戰,大緻翻譯内容都差不多,具體就是看一些細節,機器直接翻譯交上去肯定是不行的,專業的一看就知道。
這種翻譯講究信達雅,用自己的巧思來拉開差距。
付穎翻譯的時候也有參考機器直翻,但是她很注重一個細節,就是她翻譯成英文後,自己再從英文翻譯回中文,還能不能表現出中文本來想表達的意思,不斷琢磨。
很多人在翻譯上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一味地翻譯出來就好,可是如果不看中文,純粹的理解英文的話,就會特别奇怪,懂點英語都能看得出來的别扭感,更何況讓母語是英語的人去理解。
也不她一個人這樣想,畢竟文化底蘊深的人可太多了。
最終她和高欣的翻譯作品省級都拿了一等獎,國家級就是她二等獎,高新三等獎。
她們的指導老師都是口譯老師,因此老師也拿到了優秀指導老師的稱号。
老師把她們叫到辦公室,還問起了她們要不要大四後讀研,可以報她的研究生,她會帶四五個研究生,雖然給不了兩個名額,但是她們兩個都很優秀,錄取優勢很大。
高欣不想讀研,付穎則還沒想好。
老師還勸高欣可以多學應用英語,這次她差了一點,就是因為高欣學商務英語的影響,有些地方處理得可能沒有戳中評委的心思。
兩人告别老師,就把這個事放下了。
在學校廣播通報了自己的名字和成績後,付穎覺得心情舒暢,還是有怨報怨好。
喜歡簡簡單單的重生後請大家收藏:()簡簡單單的重生後
這結果好像沒事,但很大事。
第一名是大一英語專業的,聽工作人員說最漂亮那個女生是國外留學回來的,口語非常标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付穎都想罵人了,國外留學回來就一定英語好嗎?而且這是翻譯大賽,不是口語比賽,口語标準是最關鍵的嗎?最重要的是,就一個自我介紹,是怎麼聽得出來的,自我介紹能聽出語音語調,但是不至于決定性因素啊! 第二名是非英語專業的,聽旁邊的人讨論說是三個人都不是同一個專業。
付穎……怎麼,還給個安慰獎出去是嗎? 第三名是大二的,沒說太多,就說大二的水平高一點。
水平按道理更高的大三的付穎、高欣、沈澤三人?什麼意思? 更讓人生氣的是,她們大三的三人排在了第四,好像說明他們還是有實力的,可是沒能進決賽。
評委老師是背對付穎她們也在看結果的,看着讨論了下。
付穎不知道她們怎麼想,付穎覺得挺可笑的。
大三才開始上翻譯課,一些翻譯技巧還是學會才更懂,然後讓不太懂的大一大二上,無語了。
本來想争論一下比賽結果的,付穎懶得理了,這個決賽不參加也罷。
口譯老師也在課堂上感歎,于情于理都應該讓大三上一組的,但是多的也沒說什麼了。
但是決賽她們還是去看了,付穎冷眼看着比賽。
台上放了三張桌子,每個人給了一張紙和一支筆可以速記。
分三個階段比拼,是一個階段比完再到下一個小組。
第一階段是詞語翻譯,應該是從口譯題庫裡出的,因為出的都是大三學的内容。
比如翻譯中翻譯有一個是國内生産總值,英文簡稱GDP,全稱是GrossDomesticProduct。
可是抽中這個詞語的小組是大一的,台上三個人都寫不出來,負責回答的男生也答不出來。
别說國外留學的了,國内的也不知道。
看到這裡付穎就更不對這個比賽的結果抱有任何期望了,無論誰第一,估計含金量也就這樣了。
果然後面的段落翻譯更是句不成句,邏輯不通。
付穎設想的翻譯過程,是大屏幕上看到需要翻譯的段落,抓住關鍵詞寫下來,最好是直接寫出需要翻譯的語言,然後組織好邏輯,翻譯不僅僅是翻譯,是要考短時記憶力,更是要從詞到句的整理出内容。
三個小組,翻譯得最多、最貼合的反而是非專業組,最佳選手也是出自于那一組的一個女生。
比賽頒獎的時候付穎和高欣就走了,沒眼再看。
這個事後續付穎沒再關注,但是沒聽到說學校有在這類比賽中獲得什麼好成績。
除了側重口譯的這個比賽,英語類的還有一個翻譯長篇的翻譯大賽。
這個比賽一般不在校内大範圍舉行,因為要求比較高,都是大三大四參賽,然後學校選送優秀作品遞交到省級,再往上到國家級的。
憋着上個比賽的氣,付穎和高欣花了半個月翻譯了這次要求的文章,是跟茶文化相關的。
這個就是個人戰,大緻翻譯内容都差不多,具體就是看一些細節,機器直接翻譯交上去肯定是不行的,專業的一看就知道。
這種翻譯講究信達雅,用自己的巧思來拉開差距。
付穎翻譯的時候也有參考機器直翻,但是她很注重一個細節,就是她翻譯成英文後,自己再從英文翻譯回中文,還能不能表現出中文本來想表達的意思,不斷琢磨。
很多人在翻譯上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一味地翻譯出來就好,可是如果不看中文,純粹的理解英文的話,就會特别奇怪,懂點英語都能看得出來的别扭感,更何況讓母語是英語的人去理解。
也不她一個人這樣想,畢竟文化底蘊深的人可太多了。
最終她和高欣的翻譯作品省級都拿了一等獎,國家級就是她二等獎,高新三等獎。
她們的指導老師都是口譯老師,因此老師也拿到了優秀指導老師的稱号。
老師把她們叫到辦公室,還問起了她們要不要大四後讀研,可以報她的研究生,她會帶四五個研究生,雖然給不了兩個名額,但是她們兩個都很優秀,錄取優勢很大。
高欣不想讀研,付穎則還沒想好。
老師還勸高欣可以多學應用英語,這次她差了一點,就是因為高欣學商務英語的影響,有些地方處理得可能沒有戳中評委的心思。
兩人告别老師,就把這個事放下了。
在學校廣播通報了自己的名字和成績後,付穎覺得心情舒暢,還是有怨報怨好。
喜歡簡簡單單的重生後請大家收藏:()簡簡單單的重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