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胤禛之谏
關燈
小
中
大
心甚慰。
這些賬本朕自會細究,嚴懲不貸;至于新政,既已見成效,後續便按你方子,徐徐圖之,莫要松懈。
你舟車勞頓,且回府歇着,待後續還有差事委你。
” 胤禛聞言,似停頓了一下,恭敬回道:“皇阿瑪,兒臣在外聽聞對太子之事議論頗多,心中實在憂慮,兒臣鬥膽與皇阿瑪說幾句心裡話。
” 若曦此時心提到嗓子眼,都說了不讓他管,為何不聽呢!康熙神色一凜,太子被禁足,此事如巨石落水,朝堂暗流湧動,阿哥們各懷心思,他怎會不知。
當下冷哼一聲:“哼,那逆子做出這等忤逆之事,罔顧君臣父子之道,倒叫衆人看了笑話!” “皇阿瑪,兒臣深知您滿心失望,太子行徑确有失當之處,可太子自幼生長于這深宮之中,所受期許與壓力遠超常人想象。
打從幼年起,便被冠以儲君之名,天下目光齊聚,言行舉止皆不得有差,稍有不慎,便是萬夫所指。
那些繁複宮規、朝堂規矩,年深日久,莫說心智尚未成熟時便擔此重負的太子,便是換做旁人,怕也難時刻周全。
” 康熙眉頭微微一蹙,目光依舊冷峻,卻還是靜靜聽着胤禛言語,未出言打斷。
胤禛見狀,接着道:“皇阿瑪,此次太子犯錯,兒臣鬥膽揣測,或是身旁小人環伺,巧言令色蠱惑其心。
太子身處高位,奉承巴結者衆多,天長地久,忠奸難辨亦屬常事。
想那古往今來,多少賢能之士尚有被奸佞蒙蔽的時候,何況太子涉世未深便深陷這權力漩渦中心。
就如那迷障之中,一時失了方向,失足踏入歧途,卻未必是本心所願呐。
” 康熙輕哼一聲:“即便如此,他也不該肆意妄為,置君父顔面于何地?” 胤禛連忙跪地,伏地一叩:“皇阿瑪息怒!兒臣絕無袒護之意,太子犯錯,自當受罰,禁足這些時日,便是懲戒。
可若一味重懲,不給轉圜餘地,朝堂如今局勢,兒臣實在憂心。
彈劾太子的說辭,其中不乏誇大其詞、牽強附會之語,那些個臣子,或是想借機攀附新主,或是純粹為博眼球,攪得朝堂烏煙瘴氣。
再觀我們兄弟們之間,也因太子失勢,暗流湧動,各懷鬼胎,全然沒了往昔兄弟情分,隻剩争權奪勢的躁氣。
” 胤禛擡頭,目光誠摯地望向康熙:“皇阿瑪聖明,向以江山社稷為重,若太子就此一蹶不振,朝廷必然面臨分裂之危。
諸皇子為奪嫡位,定會拉幫結派,培植羽翼,到那時,政令難出紫禁城,官員忙于黨争,無暇顧及民生,受苦的終究是天下蒼生。
兒臣懇請皇阿瑪,念在太子多年伴駕,也曾兢兢業業輔佐朝政,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契機。
如此一來,既彰顯皇阿瑪的寬宏大量與慈愛之心,又能穩住朝堂大局,修複這皇室宗親間破碎的情誼,實乃安國利民之良策啊,還望皇阿瑪斟酌再三。
” 若曦此刻隻剩下佩服胤禛的大膽了,這一套說辭下來,真的說到了康熙的心坎上,今日看着康熙已經心軟了,不過就是等待一個機會而已。
康熙果然目光銳利,審視着胤禛:“你倒是與衆兄弟不同,他們恨不得太子再無翻身之日,你卻為他說話。
” “兒臣隻願皇阿瑪大安,願衆兄弟間和睦。
” 康熙沉默良久,手指輕叩桌面,心中翻湧着思忖。
胤禛所言,句句撞在他心坎上,這些日子他盛怒之下禁了太子,可冷靜後也擔憂局勢失控。
看着眼前伏地的胤禛,不卑不亢,一片赤誠為家國安危考量,全然沒那些腌臜争權心思,不禁心生贊賞。
終于,康熙長歎一聲:“老四起來吧,去看看太子吧。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兒臣遵命。
" “你們也都下去吧吧,朕要一個人靜靜。
” “是,奴才/奴才告退。
” 出了乾清宮的門,日光晃得人眼有些暈眩,李德全輕聲道:“若曦,趕緊去歇會兒,順帶準備些茶點,萬歲爺稍後許是還有吩咐。
” 若曦福了福身,乖巧應下:“勞煩公公挂心,若曦這就去。
” 腳步匆匆回到小院,卻見那一抹熟悉冷峻身影靜靜立在樹下,仿若與周遭光影融為一體,自成一方天地。
是胤禛,他竟在此等候。
若曦心頭猛地一跳,快步上前,還未及開口,胤禛已轉身,目光溫柔凝注,擡手示意她免禮,待她走近,便從袖間掏出幾樣小巧物件。
“這一路江南往返,事務繁雜,心裡卻總惦記着你,瞧着這些小玩意兒覺着新鮮,便帶回來予你解悶。
”胤禛攤開手掌,掌心卧着一枚溫潤玉佩,雕工細膩,是靈動跳躍的玉兔模樣,瑩白中透着暖光;另有一把精巧團扇,扇面繪着江南春日盛景,粉桃綠柳,煙水人家,筆觸細膩鮮活,似能嗅到那江南微風中的花香。
若曦怔愣一瞬,伸手接過,指尖輕觸玉佩涼意,擡眸卻滿是憂色:“四爺,您今兒在萬歲爺面前為太子說情,太沖動了!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您何苦趟這渾水?太子那些腌臜事兒,旁人躲都來不及,您卻往上湊……”言語間滿是焦急與關切。
胤禛嘴角噙着淡淡笑意,擡手輕撫若曦發絲,将她微亂的碎發别至耳後,輕聲卻笃定道:“放心,我心裡有數。
朝堂局勢詭谲,我豈會不知深淺貿然行事?太子失勢,朝堂已如一盤散沙,諸皇子各懷鬼胎。
我所為并非全然為太子,皇阿瑪心對太子之心并無想廢了太子的意思,我順水推舟此舉或能在他眼中落個顧全大局、兄友弟恭之名,總好過那些隻會落井下石、攪弄風雲之人。
” 若曦緊攥着手中物件,眉頭仍未解,咬唇低語:“四爺,您心思缜密,可旁人未必如此想,那些阿哥們哪個不是盯着您一舉一動,伺機而動,就怕他們借機生事,往後您行事千萬要更小心。
” 胤禛微微點頭,将若曦輕攬入懷,下巴輕抵她頭頂,緩聲道:“我明白,有你這份牽挂惦念,我自會步步謹慎。
在這深宮裡,你萬事也要多保重自己,莫要卷入是非太深,我隻求你平安無虞。
” 微風拂過,枝頭花瓣簌簌飄落,落于二人肩頭,似為這凝重宮闱添了一抹旖旎溫情。
短暫相擁後,胤禛松開若曦,目光深深:“我先走了,你且記着,萬事有我。
”言罷,轉身闊步離去,身影漸沒于宮牆夾道,留若曦在原地,手中物件仿若還殘留他掌心溫度,望着那遠去方向,久久伫立,直至衣角隐沒不見,才輕歎一聲,懷揣滿心複雜情愫,回屋準備茶點。
喜歡若曦重生:舊愛新謀稱霸四爺後宮請大家收藏:()若曦重生:舊愛新謀稱霸四爺後宮
這些賬本朕自會細究,嚴懲不貸;至于新政,既已見成效,後續便按你方子,徐徐圖之,莫要松懈。
你舟車勞頓,且回府歇着,待後續還有差事委你。
” 胤禛聞言,似停頓了一下,恭敬回道:“皇阿瑪,兒臣在外聽聞對太子之事議論頗多,心中實在憂慮,兒臣鬥膽與皇阿瑪說幾句心裡話。
” 若曦此時心提到嗓子眼,都說了不讓他管,為何不聽呢!康熙神色一凜,太子被禁足,此事如巨石落水,朝堂暗流湧動,阿哥們各懷心思,他怎會不知。
當下冷哼一聲:“哼,那逆子做出這等忤逆之事,罔顧君臣父子之道,倒叫衆人看了笑話!” “皇阿瑪,兒臣深知您滿心失望,太子行徑确有失當之處,可太子自幼生長于這深宮之中,所受期許與壓力遠超常人想象。
打從幼年起,便被冠以儲君之名,天下目光齊聚,言行舉止皆不得有差,稍有不慎,便是萬夫所指。
那些繁複宮規、朝堂規矩,年深日久,莫說心智尚未成熟時便擔此重負的太子,便是換做旁人,怕也難時刻周全。
” 康熙眉頭微微一蹙,目光依舊冷峻,卻還是靜靜聽着胤禛言語,未出言打斷。
胤禛見狀,接着道:“皇阿瑪,此次太子犯錯,兒臣鬥膽揣測,或是身旁小人環伺,巧言令色蠱惑其心。
太子身處高位,奉承巴結者衆多,天長地久,忠奸難辨亦屬常事。
想那古往今來,多少賢能之士尚有被奸佞蒙蔽的時候,何況太子涉世未深便深陷這權力漩渦中心。
就如那迷障之中,一時失了方向,失足踏入歧途,卻未必是本心所願呐。
” 康熙輕哼一聲:“即便如此,他也不該肆意妄為,置君父顔面于何地?” 胤禛連忙跪地,伏地一叩:“皇阿瑪息怒!兒臣絕無袒護之意,太子犯錯,自當受罰,禁足這些時日,便是懲戒。
可若一味重懲,不給轉圜餘地,朝堂如今局勢,兒臣實在憂心。
彈劾太子的說辭,其中不乏誇大其詞、牽強附會之語,那些個臣子,或是想借機攀附新主,或是純粹為博眼球,攪得朝堂烏煙瘴氣。
再觀我們兄弟們之間,也因太子失勢,暗流湧動,各懷鬼胎,全然沒了往昔兄弟情分,隻剩争權奪勢的躁氣。
” 胤禛擡頭,目光誠摯地望向康熙:“皇阿瑪聖明,向以江山社稷為重,若太子就此一蹶不振,朝廷必然面臨分裂之危。
諸皇子為奪嫡位,定會拉幫結派,培植羽翼,到那時,政令難出紫禁城,官員忙于黨争,無暇顧及民生,受苦的終究是天下蒼生。
兒臣懇請皇阿瑪,念在太子多年伴駕,也曾兢兢業業輔佐朝政,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契機。
如此一來,既彰顯皇阿瑪的寬宏大量與慈愛之心,又能穩住朝堂大局,修複這皇室宗親間破碎的情誼,實乃安國利民之良策啊,還望皇阿瑪斟酌再三。
” 若曦此刻隻剩下佩服胤禛的大膽了,這一套說辭下來,真的說到了康熙的心坎上,今日看着康熙已經心軟了,不過就是等待一個機會而已。
康熙果然目光銳利,審視着胤禛:“你倒是與衆兄弟不同,他們恨不得太子再無翻身之日,你卻為他說話。
” “兒臣隻願皇阿瑪大安,願衆兄弟間和睦。
” 康熙沉默良久,手指輕叩桌面,心中翻湧着思忖。
胤禛所言,句句撞在他心坎上,這些日子他盛怒之下禁了太子,可冷靜後也擔憂局勢失控。
看着眼前伏地的胤禛,不卑不亢,一片赤誠為家國安危考量,全然沒那些腌臜争權心思,不禁心生贊賞。
終于,康熙長歎一聲:“老四起來吧,去看看太子吧。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是,兒臣遵命。
" “你們也都下去吧吧,朕要一個人靜靜。
” “是,奴才/奴才告退。
” 出了乾清宮的門,日光晃得人眼有些暈眩,李德全輕聲道:“若曦,趕緊去歇會兒,順帶準備些茶點,萬歲爺稍後許是還有吩咐。
” 若曦福了福身,乖巧應下:“勞煩公公挂心,若曦這就去。
” 腳步匆匆回到小院,卻見那一抹熟悉冷峻身影靜靜立在樹下,仿若與周遭光影融為一體,自成一方天地。
是胤禛,他竟在此等候。
若曦心頭猛地一跳,快步上前,還未及開口,胤禛已轉身,目光溫柔凝注,擡手示意她免禮,待她走近,便從袖間掏出幾樣小巧物件。
“這一路江南往返,事務繁雜,心裡卻總惦記着你,瞧着這些小玩意兒覺着新鮮,便帶回來予你解悶。
”胤禛攤開手掌,掌心卧着一枚溫潤玉佩,雕工細膩,是靈動跳躍的玉兔模樣,瑩白中透着暖光;另有一把精巧團扇,扇面繪着江南春日盛景,粉桃綠柳,煙水人家,筆觸細膩鮮活,似能嗅到那江南微風中的花香。
若曦怔愣一瞬,伸手接過,指尖輕觸玉佩涼意,擡眸卻滿是憂色:“四爺,您今兒在萬歲爺面前為太子說情,太沖動了!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您何苦趟這渾水?太子那些腌臜事兒,旁人躲都來不及,您卻往上湊……”言語間滿是焦急與關切。
胤禛嘴角噙着淡淡笑意,擡手輕撫若曦發絲,将她微亂的碎發别至耳後,輕聲卻笃定道:“放心,我心裡有數。
朝堂局勢詭谲,我豈會不知深淺貿然行事?太子失勢,朝堂已如一盤散沙,諸皇子各懷鬼胎。
我所為并非全然為太子,皇阿瑪心對太子之心并無想廢了太子的意思,我順水推舟此舉或能在他眼中落個顧全大局、兄友弟恭之名,總好過那些隻會落井下石、攪弄風雲之人。
” 若曦緊攥着手中物件,眉頭仍未解,咬唇低語:“四爺,您心思缜密,可旁人未必如此想,那些阿哥們哪個不是盯着您一舉一動,伺機而動,就怕他們借機生事,往後您行事千萬要更小心。
” 胤禛微微點頭,将若曦輕攬入懷,下巴輕抵她頭頂,緩聲道:“我明白,有你這份牽挂惦念,我自會步步謹慎。
在這深宮裡,你萬事也要多保重自己,莫要卷入是非太深,我隻求你平安無虞。
” 微風拂過,枝頭花瓣簌簌飄落,落于二人肩頭,似為這凝重宮闱添了一抹旖旎溫情。
短暫相擁後,胤禛松開若曦,目光深深:“我先走了,你且記着,萬事有我。
”言罷,轉身闊步離去,身影漸沒于宮牆夾道,留若曦在原地,手中物件仿若還殘留他掌心溫度,望着那遠去方向,久久伫立,直至衣角隐沒不見,才輕歎一聲,懷揣滿心複雜情愫,回屋準備茶點。
喜歡若曦重生:舊愛新謀稱霸四爺後宮請大家收藏:()若曦重生:舊愛新謀稱霸四爺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