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荀彧来访(上)

關燈
    許攸自然是極其不屑劉備的那種假慈悲的思想,甚至對劉備的皇室宗親身份也是充滿懷疑。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玩什麼聊齋啊!他知道皇室血統在古代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成為權力争奪中的一張王牌。

    因此,許攸對劉備自稱為皇室宗親身份持懷疑态度,懷疑其真實性和動機。

    他或許認為劉備可能是利用這一身份來獲取更多支持和資源,而非真心為國家民衆着想。

     何況哪個諸侯不是滿嘴仁義道德,哪個不是舉着冠冕堂皇的旗幟當借口。

    就連倒行逆施的董卓,他在殺人的時候也都是以天子的名義!更不要提把天子當金絲雀養着的曹操了,據說天子出恭和睡妃嫔時旁邊都得有人監視着。

     但是偏偏劉備這套說辭還是能籠絡極少一部分人才,許攸沒想到眼前的趙雲不愛高官厚祿,不愛豪宅美人,竟然愛一些空話和口号。

    不過許攸還是要為招募趙雲做最後的努力,既然趙雲心有所主,也隻能從另一方面去激一下對方了。

     許攸這時臉上略帶挑釁之神色,說道:“世人皆說雲公子乃是忠義之人,乃是世間的大英雄。

    然而在許攸看來不過是沒心沒肺,睡一覺便可以把恩情忘卻之人。

    今晚一見實在是覺得難負盛名啊。

    ” 張合聞言有些意外,許攸當面這麼說趙雲,這是不想為三公子招募此人了嗎? 趙雲聞言自然是十分不悅,把酒杯重重的落下,之後問道:“趙雲并非沽名釣譽之人,更非忘恩負義之人!對待舊主亦不能忘懷,許攸先生此話莫非是故意折辱在下?!” 許攸輕蔑一笑:“不敢不敢。

    吾隻是食人之祿,替人分憂。

    許攸是為我家三公子不值。

    我家三公子在邺城待雲公子為座上客,貴賓之禮,不但金銀珠寶,錦衣玉食相陪,還特意為雲公子讨了天子诏令,加官進爵。

    且即便冀州和幽州軍事對峙,也依舊沒有絲毫為難雲公子,還贈與寶馬良駒。

    我家三公子更是在雲公子落難之時,身陷囹圄随時都可能被公孫瓒斬首之時,伸出援手,救雲公子于水火之中。

     如今雲公子安全了,自由了,随心所欲了,卻在我袁軍大營中不提我家三公子半點好處,半分的恩情。

    可我家三公子卻當雲公子為知己好友,每每與我書信都提及對雲公子之仰慕。

    吾真是為我家三公子不值! 如此真心以付,雲公子竟然半分不念我家三公子的好。

    雲公子這番冷漠無情,可配不上英雄好漢的名頭!” 趙雲聞言心中氣惱不已,但卻無法反駁。

    因為許攸是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說話,而且是以袁尚對趙雲的恩德進行道德綁架和情義要挾。

     換言之:趙雲,你不為我家三公子所用,你就是忘恩負義,你吃了拿了袁氏的東西,又被袁氏救下過性命,如今不追随袁尚就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張合聽到這頓時明白了許攸的用意,十分的贊同。

    趙雲啊趙雲,我家三公子給了你名氣,給了你金銀珠寶,給了你價值千金的寶馬,給了你虎贲中郎将的官職,還救你一命,如今讓你歸順,你卻推三阻四的!的确不夠意思! 趙雲之前年輕又是草根出身,不懂得上層權貴的恩惠不是随随便便能拿的!你拿了權貴的好處,是要替人辦事的!此時趙雲後悔當初接受袁尚如此多的饋贈,此時被許攸這麼一說自己都感覺自己不去投靠袁尚是有些小人行徑。

     然而他心中的理想,以及心中白月光的主公是劉備,他又不肯放棄。

    他在剛剛公孫瓒靈前就想好了,他趙雲先替袁尚做事以報答恩情。

    當這份恩情還清了,他趙雲再去投靠劉備! 一念及此,趙雲歎了一口氣道:“許攸先生不必激我。

    我趙雲豈是忘恩負義之人。

    我欠你家三公子良多,這是事實,趙雲也斷不會忘記。

    但我也有我報恩的原則和方法。

    我是堅決不投靠袁氏的,但是願意以朋友之名追随袁三公子一段時間。

    若遇到戰事戰鬥,雲會效死命以報答三公子恩情。

    将來有朝一日,雲把恩情還清了,就會急流勇退,那時再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張合聞言覺得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結果。

     許攸也算成功說服了趙雲,他這時一掃剛剛的挑釁神情,而是恢複了待客的熱情,說道:“既然如此,那便是皆大歡喜。

    隻要雲公子願意為我家三公子效命,身份方面嘛都好說,都好說。

    按照雲公子的想法,算是我們三公子的客卿了,為我公子辦事,但不是主臣關系,而是朋友之情。

    這也很好很好。

    ” 趙雲對“客卿”這個身份比較滿意,既不是投靠還能為袁尚幫忙,既不違逆舊主還能報答恩情,最重要的是将來還是自由之身! 于是張合與許攸索性把趙雲留在袁軍大營中,但趙雲又加了一條,他是袁尚的客卿,不是袁紹的客卿,平日裡隻聽袁尚的指揮,卻不奉袁紹的号令!既然袁尚在邺城,他便随大軍前往邺城,在遇到袁尚後才會具體做事。

     許攸全部答應下來,暗忖最近并無軍務,要用趙雲自然也是等大軍回到邺城再做打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這段插曲之後,袁紹率領得勝之師返回邺城。

     大軍班師不提,且說袁尚在邺城之事。

    多地的時間線彙聚到一點,當袁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征服了幽州之後,曹操再次派來了重要使節。

    這次來的人的确是重要人物,乃是有王佐之才的荀彧。

     荀彧,字文若,颍川荀氏最負盛名之人,時任漢朝廷的尚書台尚書一職,人稱荀令君,是曹操集團和漢廷的實權派之人,有着舉薦人才和管理内政之權,而他也是曹操重要的謀士之一。

    荀彧是連接曹操和漢室的重要紐帶人物,可以說沒有他的話,曹操和漢室之間脆弱的關系早就崩塌了。

    即便如此,有荀彧在曹操和漢室之間斡旋協調,依舊兩個政治集團有着水火不容的矛盾,漢廷老臣組織多次對曹操的刺殺,而曹操在刺殺未遂後也對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