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各怀心事
關燈
小
中
大
皇妃的左手從身側探過來。
屋裡的人把視線都集中在胡太醫身上,胡太醫卻隻是專注于脈象,眉頭微蹙。
見他終于松開手,皇子正要問話,卻見胡太醫整整袍袖,捋着胡須道:“嗯……,從脈象上看,皇妃身體倒是并無大礙。
隻是……脈澀而弦,極不平穩,怕是受過什麼驚吓。
” 聞聽此言,立在一旁的紫玉不覺啊了一聲。
皇子也道:“老太醫真是神醫!皇妃确是受過驚吓。
想不到老太醫連這也能診斷出來。
” “嗯!”胡太醫滿意的點點頭。
“卻是為何受到的驚吓?”義王問。
見立在床那頭的紫玉和雀兒面面相觑,隻是不語。
義王當即沉下臉來喝道:“你們是怎麼照顧皇妃的!這麼多人守着,怎地還能讓皇妃受到驚吓?” “哦,是皇妃剛醒過來,看見鏡中自己的模樣,一時有些……”皇子忙道。
“哦?”胡太醫頗感興趣的擡起頭來,看着皇子,“敢問皇妃可有什麼表現?” “……”皇子看了看沙帳裡的皇妃,謹慎的說道,“皇妃像是很害怕自己的樣子。
” “哦?那皇妃當時是什麼樣子呢?”胡太醫眼閃精光,繼續問道。
“當時……,紫玉她們正替皇妃梳妝,準備去老夫人那邊請安。
穿的還是新婦的那身嫁衣。
”皇子說的字斟句酌。
生怕一句話說錯,影響了胡太醫的判斷。
看着胡太醫那樣兒,他心裡隐隐有些不安。
“新婦的嫁衣?”胡太醫自語。
“盛翁,可有什麼不對?”義王也問。
胡太醫隻是一擺手,随即迅雷不及掩耳掀開了沙帳,沙帳内外都是一聲驚叫。
胡太醫把皇妃的表情舉動盡看在眼裡,這才垂首一拱,口稱恕罪。
義王雖也吃了一驚,可随着沙帳掀開,他的眼睛一錯不錯的盯着床中之人。
這是皇妃醒來之後,他第一次見到。
隻見她雖看着有些懵懵懂懂的,可體貌形态卻确是皇妃無異。
“皇妃請擡頭看着老朽。
莫要驚慌。
”胡太醫看着皇妃道,“老朽已是風燭殘年之人,形同行屍走肉,大不必如此拘束。
” “是啊,此間也再沒有外人。
”義王心裡飛快的盤算着,嘴上卻附和道,“胡太醫此舉也是為了診病。
不必拘謹。
隻管擡頭看着太醫。
” 皇妃又看了看紫玉,這才轉頭看向太醫。
她倒不是害怕,隻是被屋裡的氣氛所感,一時有些緊張。
胡太醫從未遇過這樣的眼神。
他在探究她,她也是如此。
在好奇的一點一點的的往他眼睛深處試探,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全然無懼對手的威脅,自顧朝着自己認準的方向探尋。
胡太醫有些發慌,忙一甩頭,掙脫開她的視線。
随即不敢置信的又看過去,還是一副孩童般的神情,懵懂的盯着他。
胡太醫實在是搞不懂了。
他一輩子行醫,診病也診人,否則天下神醫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就他能成為國醫?就因為他總能看對人。
可今天他卻糊塗了。
不敢确定這位皇妃是怎麼回事。
“盛翁?” 見他垂首不語,義王道。
“哦。
皇妃還需多加休息。
”胡太醫回過神來,躬身對皇妃說道,“不可太過勞神。
隻要休養得當自會無事的。
” “有勞太醫。
”紫玉替皇妃回禮道。
“義王,皇子,皇妃并無大礙,隻是大病初醒,心神失養,所以才會驚悸不安。
隻需服用些養血安神之藥,自會好轉。
”胡太醫對皇子和義王道。
說罷,示意兩人外頭說話。
“盛翁,可是有什麼不妥?”義王看出胡太醫臉色有變,走出門外才問道。
“不妥倒也沒有。
隻是……”胡太醫看看義王說道,“恕老朽之言,皇妃看起來像是個孩子一般無二。
眼神澄明,心無城府。
怕是心智也大受影響。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皇子跟着點頭道:“老太醫說的極對。
皇妃醒來之後,确實跟個孩子一般,說哭便哭說笑便笑。
又經過這一場驚吓,看着像是更不好了。
” “可否将皇妃身邊的丫鬟叫一個來?”胡太醫看着義王問。
義王明白胡太醫的意思,當下教人叫紫玉出來回話。
紫玉也被皇妃這一鬧吓得夠嗆,又見義王和皇子都在,不敢隐瞞,便将皇妃醒來後的種種一一道來,說到火爐上面放水盆,以及西瓜皮洗臉,義王和胡太醫不禁面面相觑,就連應皇子也吃了一驚,責問紫玉道:“為何不早說?!” “奴婢……以為皇妃隻是剛醒過來,一時有些……”紫玉嗫嚅着說道。
“皇妃行事如此怪異……”胡太醫捋着胡須,沉吟着說道,“神情卻又像孩童一般……” 他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解釋。
“盛翁。
”義王停下腳說道,“現在想來,盛翁來時所說之言極是。
當速做決斷,平複外面的謠言。
隻是還請盛翁想一個萬全的說法,既無損盛翁的盛名,又能保得府中太平。
” “唉!我一個老朽之人,哪裡能想出什麼萬全之策啊!”胡太醫道,“看來隻能是如實禀報聖上,就說盛某老眼昏花,錯把皇妃診成了死脈。
以後就全憑聖上發落吧。
” “萬萬不可!”義王道,“盛翁若是如此,豈不是将我父子陷于不義!斷不可如此。
盛翁,我已想好一策,盛翁聽聽可否。
當今之際,隻能效仿前人,假說是天意如此,皇妃命不該絕。
至于性情大變,是因為,……” 義王看了看皇子,還是說道:“是因為經此巨變,一時驚吓過度,是以,……有些瘋癫。
” “義父!皇妃并無瘋癫,她隻是……”皇子一聽此話,情急說道。
皇子到底年輕,聽人說皇妃呆傻都覺得不中聽,現在又成了瘋癫,一時更無法接受。
“應兒!”義王道,“我也知瘋癫之名不妥,可除此之外,你還能再想出什麼兩全之策?這也是為了皇妃好,你知不知道現在外面的人怎麼傳這件事?盡是些神奇鬼怪之說!你自己想想,這兩種說法哪一個對皇妃更好?再者,我們受誤解事小,萬一因此連累老太醫一世英名受損,你我于心何安!” “我倒也無妨。
隻是怕外面的謠言越傳越盛,到時人心惶惶,聖上必定會派人過問。
那時候,是何結論,就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了。
”胡太醫道。
喜歡鎖煙濃請大家收藏:()鎖煙濃
屋裡的人把視線都集中在胡太醫身上,胡太醫卻隻是專注于脈象,眉頭微蹙。
見他終于松開手,皇子正要問話,卻見胡太醫整整袍袖,捋着胡須道:“嗯……,從脈象上看,皇妃身體倒是并無大礙。
隻是……脈澀而弦,極不平穩,怕是受過什麼驚吓。
” 聞聽此言,立在一旁的紫玉不覺啊了一聲。
皇子也道:“老太醫真是神醫!皇妃确是受過驚吓。
想不到老太醫連這也能診斷出來。
” “嗯!”胡太醫滿意的點點頭。
“卻是為何受到的驚吓?”義王問。
見立在床那頭的紫玉和雀兒面面相觑,隻是不語。
義王當即沉下臉來喝道:“你們是怎麼照顧皇妃的!這麼多人守着,怎地還能讓皇妃受到驚吓?” “哦,是皇妃剛醒過來,看見鏡中自己的模樣,一時有些……”皇子忙道。
“哦?”胡太醫頗感興趣的擡起頭來,看着皇子,“敢問皇妃可有什麼表現?” “……”皇子看了看沙帳裡的皇妃,謹慎的說道,“皇妃像是很害怕自己的樣子。
” “哦?那皇妃當時是什麼樣子呢?”胡太醫眼閃精光,繼續問道。
“當時……,紫玉她們正替皇妃梳妝,準備去老夫人那邊請安。
穿的還是新婦的那身嫁衣。
”皇子說的字斟句酌。
生怕一句話說錯,影響了胡太醫的判斷。
看着胡太醫那樣兒,他心裡隐隐有些不安。
“新婦的嫁衣?”胡太醫自語。
“盛翁,可有什麼不對?”義王也問。
胡太醫隻是一擺手,随即迅雷不及掩耳掀開了沙帳,沙帳内外都是一聲驚叫。
胡太醫把皇妃的表情舉動盡看在眼裡,這才垂首一拱,口稱恕罪。
義王雖也吃了一驚,可随着沙帳掀開,他的眼睛一錯不錯的盯着床中之人。
這是皇妃醒來之後,他第一次見到。
隻見她雖看着有些懵懵懂懂的,可體貌形态卻确是皇妃無異。
“皇妃請擡頭看着老朽。
莫要驚慌。
”胡太醫看着皇妃道,“老朽已是風燭殘年之人,形同行屍走肉,大不必如此拘束。
” “是啊,此間也再沒有外人。
”義王心裡飛快的盤算着,嘴上卻附和道,“胡太醫此舉也是為了診病。
不必拘謹。
隻管擡頭看着太醫。
” 皇妃又看了看紫玉,這才轉頭看向太醫。
她倒不是害怕,隻是被屋裡的氣氛所感,一時有些緊張。
胡太醫從未遇過這樣的眼神。
他在探究她,她也是如此。
在好奇的一點一點的的往他眼睛深處試探,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全然無懼對手的威脅,自顧朝着自己認準的方向探尋。
胡太醫有些發慌,忙一甩頭,掙脫開她的視線。
随即不敢置信的又看過去,還是一副孩童般的神情,懵懂的盯着他。
胡太醫實在是搞不懂了。
他一輩子行醫,診病也診人,否則天下神醫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就他能成為國醫?就因為他總能看對人。
可今天他卻糊塗了。
不敢确定這位皇妃是怎麼回事。
“盛翁?” 見他垂首不語,義王道。
“哦。
皇妃還需多加休息。
”胡太醫回過神來,躬身對皇妃說道,“不可太過勞神。
隻要休養得當自會無事的。
” “有勞太醫。
”紫玉替皇妃回禮道。
“義王,皇子,皇妃并無大礙,隻是大病初醒,心神失養,所以才會驚悸不安。
隻需服用些養血安神之藥,自會好轉。
”胡太醫對皇子和義王道。
說罷,示意兩人外頭說話。
“盛翁,可是有什麼不妥?”義王看出胡太醫臉色有變,走出門外才問道。
“不妥倒也沒有。
隻是……”胡太醫看看義王說道,“恕老朽之言,皇妃看起來像是個孩子一般無二。
眼神澄明,心無城府。
怕是心智也大受影響。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皇子跟着點頭道:“老太醫說的極對。
皇妃醒來之後,确實跟個孩子一般,說哭便哭說笑便笑。
又經過這一場驚吓,看着像是更不好了。
” “可否将皇妃身邊的丫鬟叫一個來?”胡太醫看着義王問。
義王明白胡太醫的意思,當下教人叫紫玉出來回話。
紫玉也被皇妃這一鬧吓得夠嗆,又見義王和皇子都在,不敢隐瞞,便将皇妃醒來後的種種一一道來,說到火爐上面放水盆,以及西瓜皮洗臉,義王和胡太醫不禁面面相觑,就連應皇子也吃了一驚,責問紫玉道:“為何不早說?!” “奴婢……以為皇妃隻是剛醒過來,一時有些……”紫玉嗫嚅着說道。
“皇妃行事如此怪異……”胡太醫捋着胡須,沉吟着說道,“神情卻又像孩童一般……” 他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解釋。
“盛翁。
”義王停下腳說道,“現在想來,盛翁來時所說之言極是。
當速做決斷,平複外面的謠言。
隻是還請盛翁想一個萬全的說法,既無損盛翁的盛名,又能保得府中太平。
” “唉!我一個老朽之人,哪裡能想出什麼萬全之策啊!”胡太醫道,“看來隻能是如實禀報聖上,就說盛某老眼昏花,錯把皇妃診成了死脈。
以後就全憑聖上發落吧。
” “萬萬不可!”義王道,“盛翁若是如此,豈不是将我父子陷于不義!斷不可如此。
盛翁,我已想好一策,盛翁聽聽可否。
當今之際,隻能效仿前人,假說是天意如此,皇妃命不該絕。
至于性情大變,是因為,……” 義王看了看皇子,還是說道:“是因為經此巨變,一時驚吓過度,是以,……有些瘋癫。
” “義父!皇妃并無瘋癫,她隻是……”皇子一聽此話,情急說道。
皇子到底年輕,聽人說皇妃呆傻都覺得不中聽,現在又成了瘋癫,一時更無法接受。
“應兒!”義王道,“我也知瘋癫之名不妥,可除此之外,你還能再想出什麼兩全之策?這也是為了皇妃好,你知不知道現在外面的人怎麼傳這件事?盡是些神奇鬼怪之說!你自己想想,這兩種說法哪一個對皇妃更好?再者,我們受誤解事小,萬一因此連累老太醫一世英名受損,你我于心何安!” “我倒也無妨。
隻是怕外面的謠言越傳越盛,到時人心惶惶,聖上必定會派人過問。
那時候,是何結論,就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了。
”胡太醫道。
喜歡鎖煙濃請大家收藏:()鎖煙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