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胡太医

關燈
    “我倒也無妨。

    隻是怕外面的謠言越傳越盛,到時人心惶惶,聖上必定會派人過問。

    那時候,是何結論,就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了。

    ”胡太醫道。

     “既如此,那就這般說定了。

    ”義王不容置疑的說道。

    又對應皇子說道,“你速速進宮,向聖上禀明此事。

    ” “孩兒還是先送老太醫回去吧。

    ”應皇子道。

     “我還有話要跟老太醫講。

    你自去吧。

    ”義王道。

     應皇子隻得拜辭過胡太醫,出了内院。

     皇子走了。

    留下的兩個人卻一時都沒有說話。

    胡太醫兩手交叉托着松軟的肚子,視線微垂。

    見義王半晌無言,便瞅着影壁上的那副旭日東升圖要開口,卻聽義王說道:“又勞煩盛翁了。

    ” “诶!此乃是老朽份内之事。

    義王何必如此。

    ”胡太醫扭頭說道。

     “隻是若想周全,此事還得老太醫從旁相助才行啊。

    ”義王道。

     “哦?”胡太醫不動聲色的看着義王,“義王請講。

    ” “盛翁,你我同朝為官數十載,小王這裡便不繞彎子了。

    我是這樣想的。

    皇妃此事如今傳得沸沸揚揚,若隻是從醫理解釋此事,隻怕便是如盛翁這般德高望重,也未必能使人盡皆信服。

    故此,小王想請法師進府以求真相。

    ”義王直視着胡太醫說道。

     義王那日在書房無意之中聽到那兩個婆子的話後,如醍醐灌頂。

    這幾日一直在苦苦思索,該找個什麼籍口來請法師。

    萬想不到天賜良機,皇妃竟在這時候發起瘋來。

    這下名正言順了。

    是以他便坦然說道。

     “哦?”胡太醫下意識的看了看周圍,“請法師進府?” “哦,盛翁不必吃驚,小王這也是無法之中的辦法。

    你想啊,盛翁隻能是從脈象之中說明病情,卻不能解釋病因,說明皇妃為何會如此。

    故小王想一方面由盛翁公布皇妃之病情,證明府中的确系皇妃本人,隻因受了驚吓才會舉止失常。

    再由法師邪醫之口加以佐證說明皇妃為何會死而複生。

    如此雙管齊下,才能從根本上平複謠言哪。

    ” 說到此處,義王瞥了一眼胡太醫,“再者,小王也想查明這其中究竟有何古怪。

    現下太子久病,我等不能為主分憂也就罷了,斷不能在此時還讓聖上分心旁顧。

    ” “诶!義王多慮了。

    義王在朝堂走動豈不聽聞太子之病已見好轉嗎,相信不久便可痊愈了。

    ”胡太醫捋着胡須道。

     “哦,這個小王自然也聽說了。

    此真乃是我大英朝之幸,是你我等臣民之幸啊!想必又是盛翁妙手,才令太子沉疴得愈。

    ”義王一邊說一邊看着胡太醫的臉色。

     “诶!此乃是太醫院同僚共同努力之結果,胡某豈敢貪功。

    ”胡太醫隻垂眼淡淡說道。

     義王見此,隻得說道:“盛翁過謙了。

    ” 太醫院人才濟濟,彙聚天下名醫,胡太醫卻能從中脫穎而出,成為國醫,不僅僅是因為醫術高明,為人處事也自有其過人之處。

    豈能聽不出義王話中的打探之意。

    他本謹慎,為人處事信奉禮多人不怪,言多語必失。

    便是能說的也隻說三分,更何況涉及到太子,哪裡肯多言。

    太子之病他早有判斷,故此才托病以避禍。

    後來卻聽聞說太子已漸好,他心裡自是不信。

    如今聽義王這話,心裡便明了,義王也是不信的。

     從東府出來,胡太醫并沒有直接回府。

    他估計應皇子走後聖上必定會召他問話,便前往宮裡,遞牌子求見。

     立冬之後,聖上就将上書房搬到了春暖閣。

    春暖閣地下是曲字形的煙道,形似北方人的火炕。

    火爐設在外面,跟地面齊平,名叫地爐。

    一生火,屋裡暖意融融,卻不聞一絲煙氣。

    故名春暖閣。

     此時春暖閣内,聖上正一臉慈愛的看着立在面前的應皇子,聽着他回話。

    心裡卻驚疑不已。

    又是應皇子。

    又是他那位皇妃。

    上次前腳聽到她的事後腳就傳來太子的噩耗,這次……。

    他緊緊盯着應皇子,聽說是應皇妃瘋癫,這才暗松了口氣。

    可也沒有挪開視線。

    應皇子是幾位皇子之中長得最不像他的,他長的随其母蘇氏。

    尤其是那雙眼睛更活脫像極了蘇氏,清炯明亮,熠熠生輝。

    聖上不由得想起了初見蘇氏時,在滿殿呆若木雞的女眷之中,蘇氏顧盼生輝的俏麗模樣。

    發覺聖上在呆呆的看着她,她不禁捂嘴一笑。

    這一笑就把年輕的聖上魂兒勾走了。

    想到此處,聖上的心仍是一跳。

    他不由有些吃驚。

    執掌帝位這些年,他以為自己早已心如堅鐵,卻原來還沒有。

    随即就感到一陣煩躁。

    男歡女愛是好事,可卻總有這些後續瑣事擾人。

    他悔不該聽信義王跟蘇氏兄弟的讒言,說什麼若不給應祯恢複皇子的身份,便是讓皇家的血脈陷于溝渠,任人踐踏。

    又屢屢拿蘇氏慘死說事,他一時心軟,就應了。

    等于親口承認了這個兒子。

    如今,悔之晚矣! “……。

    孩兒本不欲以此家務瑣事來攪擾父皇,可義父怕父皇若從他處聽聞反而着急。

    故此前來禀報。

    ”應皇子說罷一躬身,“孩兒不孝,已然成家還令父皇和義父為孩兒操心。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麼說,皇妃是被自己的樣子吓到,故此有些瘋癫?”聖上問道。

    “莫非她之前從未照過鏡子?” “皇妃醒來後,一直卧床不起。

    今日也是要去西府給老夫人請安,丫頭們才給梳洗了,照了照鏡子。

    誰料竟出了這事。

    ”應皇子看了看聖上又道,“可孩兒……并不覺得皇妃就是……瘋癫,她隻是受到驚吓,一時有些舉止失常而已。

    ” “隻是照鏡子而已,何以會驚吓至此?”聖上道。

    “你有未想過?” “這個,孩兒也不明白。

    ” “你這位皇妃自過門以來頻出怪事,隻怕也不是什麼佳偶良配。

    ”聖上道,“想來也是怪朕,原本想要為你選一門詩禮傳家的好人家,未料卻落得如此。

    也罷,既是她命乖福薄,也怨不得你。

    就将她送回姚府,他日再為你另選一門親吧。

    ” “啊?”應皇子一聽,忙說道,“皇妃并無過錯,此時又尚在病中,若是就這樣送回姚府,隻怕是會招人非議。

    ” 聖上其實也沒有想好。

    他為人刻薄猜疑心重,一直對皇妃蘇醒太子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