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切遂愿了

關燈
    考場裡的氣氛很嚴肅,監考老師認真地檢查着每一位考生的證件和考試用品。

    肖悅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她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

    試卷發下來後,她先快速浏覽了一遍題目,心中有了大緻的答題計劃。

     在語文考試中,她看到作文題目時,腦海裡迅速構思起文章的框架。

    她想起自己在高中這幾年的經曆,那些挫折與成長,那些友情與夢想,這些素材像泉水一樣湧現在她的腦海裡。

    她的筆在試卷上流暢地滑動着,一行行字迹工整地出現在紙上。

    她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對未來的期許都融入到了作文之中。

     數學考試則充滿了挑戰。

    有些題目難度頗高,她在草稿紙上不停地計算、推導。

    她想起自己在準備數學競賽時的努力,那些無數個日夜鑽研難題的時光給了她力量。

    她仔細地分析每一個條件,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一步一步地向着答案靠近。

     英語考試時,她憑借着平時的積累,順利地完成了聽力、閱讀等部分。

    在寫作部分,她熟練地運用各種句型和詞彙,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高考的三天很快就過去了。

    當最後一場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時,肖悅芹放下手中的筆,心中五味雜陳。

    既有考試結束後的輕松,又有對高中生活的不舍,更有對未來的期待與擔憂。

     同學們走出考場後,有的歡呼雀躍,有的默默不語。

    肖悅芹和幾個要好的同學聚在一起,大家互相看着對方,眼中都有淚花閃爍。

    他們知道,這是他們高中生活的終點,也是新的人生旅程的起點。

     高考結束後的那個暑假,肖悅芹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完全放松下來。

    她知道,自己的家庭狀況不允許她有太多的懈怠。

    她開始尋找一些暑期工的機會。

     她在一家餐廳找到了工作。

    餐廳裡總是彌漫着食物的香氣和嘈雜的人聲。

    她的工作是服務員,負責點菜、上菜和收拾餐桌。

    第一天上班的時候,她有些手忙腳亂。

    顧客們的要求各種各樣,她要努力記住每一桌的菜單,還要快速準确地把菜送到顧客面前。

    有一次,她不小心把一杯飲料打翻在一位顧客的身上,她驚恐地連連道歉。

    那位顧客有些生氣,但看到她誠懇的樣子,也沒有過多責怪她。

    肖悅芹在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更加細心。

     随着時間的推移,她逐漸适應了餐廳的工作。

    她學會了如何巧妙地應對各種顧客的要求,學會了在忙碌的環境中保持高效的工作節奏。

    她的腳步變得輕快起來,臉上也總是帶着微笑。

    她的同事們都很喜歡她,覺得她雖然年紀小,但是很努力、很懂事。

     在餐廳工作的間隙,肖悅芹也會抽空考慮自己的大學志願。

    她的成績還不錯,她希望能夠報考一所好的大學,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并且有前景的專業。

    她對農業相關的專業有着特殊的情感,畢竟自己是從農村出來的,她想通過學習專業知識,将來能夠為農村的發展做出貢獻。

     她查閱了很多資料,了解不同大學的農業專業的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和就業方向。

    她還向自己的高中老師請教,老師們根據她的成績和興趣,給了她很多寶貴的建議。

     終于到了填報志願的日子。

    肖悅芹慎重地在志願表上填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

    她知道,這是她人生中的又一個重要選擇,這個選擇将影響她未來的道路。

     等待錄取通知書的日子是漫長而煎熬的。

    肖悅芹每天都會去村口的郵筒那裡看看,希望能夠早日收到那封來自大學的信件。

    她的父母也很關心,雖然他們不太懂大學的事情,但是他們知道這對女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天,當她像往常一樣來到郵筒前時,她看到了一封來自她報考的大學的信件。

    她的心跳陡然加快,手有些顫抖地打開信封。

    當她看到“錄取通知書”幾個字時,她激動得熱淚盈眶。

    她拿着通知書一路跑回家,向父母展示自己的成果。

    父母的臉上也洋溢着自豪和喜悅的笑容,他們知道,女兒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肖悅芹開始為上大學做準備。

    她知道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她需要繼續努力賺錢。

    她在餐廳的工作更加勤奮了,還利用業餘時間做一些小手工,拿到集市上去賣。

     她制作的手工藝品很有特色,都是一些具有農村風格的小物件,比如用麥稭編織的小動物,用舊布料縫制的小香囊。

    這些手工藝品在集市上很受歡迎,很多人都被它們的質樸和獨特所吸引。

     随着開學日期的臨近,肖悅芹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

    她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向往,她想象着大學裡寬敞的教室、豐富的圖書館藏書和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

    但她也擔心自己能否适應新的環境,能否和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