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暗杀

關燈
    蕭明月與陸九瑩拿着爰書來到太守府。

     因着十三州頗為動亂,李嫱便從舅父家回府,閉于閨中。

    她聽着女婢來報有位翁主被太守大人拒之門外,便曉得是陸九瑩。

     本就被困在府中哪裡都不能走,李嫱起了看熱鬧的心思,便去門前一探。

     蕭明月正遞着帖子與門仆再三懇求,李嫱開了半扇門現身出來,她頗為幸災樂禍地笑道:“沒想到吧,你也有求來我家的一日。

    ” 陸九瑩就站在旁側,與李嫱微微行禮,但後者不予理會。

     “聽聞你家闌出财物還反抗拒捕,真是好大的膽子。

    ”李嫱于青階之上俯視二人,“所謂絕配,不正是罪人配惡人,好一出姐妹情深呢。

    ” 蕭明月回道:“李娘子不必如此,今日我們是來求教太守大人,不是同你吵架的。

    ” “你當我是同你吵架呢?我這是瞧不起你,看不出來嗎?” 蕭明月冷着眸,平靜說道:“看出來了,隻是伱如何對我沒有關系,這般對翁主可就無禮了,你們好歹也是同窗。

    ” 李嫱看了眼陸九瑩說:“我與她已經不是同窗。

    ” 李嫱對陸九瑩的敵意十分明顯,後者也不知為何,隻是當妹妹年紀小頗為調皮。

    本來蕭明月已經有所忍讓,李嫱見狀索性下了台階,走到二人跟前。

     “陸九瑩,虧我阿父還教過你,蕭明月不過是區區庶民,你為她這般能讨到什麼好?隻會害得自己一身污名還要連累太守府。

    ” 陸九瑩說:“嫱妹妹,此事複雜,你不知為好。

    ” “有何複雜?現在憉城誰不知道蕭明月一家通敵賣國,她真的以為靠着你便能免逃一死了?”李嫱轉頭又看向蕭明月,一字一句說道,“我阿父的門生說了,你跑不掉的。

    ” 蕭明月與陸九瑩對視一眼,皆未開口。

     李嫱頗為倨傲地擡了擡頭:“我阿父的門生還說,宋家想活命隻有一條路,除非去長安。

    ”說到此處,她突然驚覺多言,于是立馬改口,“去長安死得更快!” 聽了李嫱的話,原本陸九瑩心中三分把握轉為六分。

     李太守定是與門生商讨過宋家一案的轉機,但是他們并未有所行動。

    李嫱這般口無遮攔地說道,本想呵退二人,豈料蕭明月不入耳,甚至側過身不再理會。

     陸九瑩也撇過頭去。

     李嫱仿若一拳打在棉花上,她不被待見着實氣惱,于是又往蕭明月面前貼近,豈料後者陡然轉過身來胳膊用力一撞。

    李嫱腳跟不穩,故而仰天而坐。

     她瞪着一雙圓碌碌的眼睛,簡直不可置信:“敢,敢推我?” 蕭明月都未發現人貼自己臉上來了,甚是無奈:“我若說不是故意的,你信嗎?” 說着她彎腰去攙扶對方,李嫱卻反手拉住她的胳膊,欲将人拽下。

    可李嫱又如何能想到蕭明月實乃練武之人,絲毫不為所動。

     李嫱起了半邊身子,又狠狠摔下。

     她很是痛苦地捂住後腰,哭天喊地:“好痛!來人!把這個刁奴給我拿下!” 莫名的一場争鬥就這般開始了。

     *** 李太守出來的時候,正瞧見李嫱毫無禮節地撒潑。

    不過是十四五歲小娘子的取鬧,在太守的眼中簡直是大逆不道,朽木難雕。

     他厲聲教訓李嫱:“我真是太過仁慈,才讓你在翁主面前如此無禮蠻橫,到你舅父家學了什麼回來?學了一身胡攪蠻纏,不分是非!” 李嫱心中委屈,她就是憂心阿父被此案所累,所以才想攆走她們。

    但親人當着外人的面這般數落批判自己,小娘子的薄面頓覺火辣辣的。

     她忍不住辯解:“我去舅父家又不是做學問,女兒是去養身體的……”說罷紅着眼睛看向陸九瑩,“我先頭那般努力在崔夫子家讀書,可阿父總說我不如翁主,我哪裡不如了?陸九瑩學那麼多詩書禮節又有何用,她家還不是起兵謀反,淪為罪人!” 李太守聞言氣到顫抖,猛然揮袖:“你當真是無知愚蠢,立刻向翁主賠禮!” 陸九瑩連忙勸說:“無妨,無妨。

    嫱妹妹回家去吧。

    ” “你又裝什麼好人!”李嫱抹着眼淚倒真一副可憐相,“既然我阿父喜歡你這樣的女兒,幹脆給你讓位置好了,我回舅父家!” “你……”李太守着實被氣狠了,揚手就要教訓李嫱,蕭明月更快一步上前攔住,将李嫱推開,那個巴掌落在了蕭明月的肩上。

     好一個嚴父,下手真是疼的。

     李嫱被吓得猛地吸了口冷氣,邊哭邊打嗝,許是覺得太丢人,不再與其争論忙不疊地跑回府内。

    短暫的厲父訓女就此收尾,徒留幾人對視尴尬。

     終是李太守向陸九瑩作了一揖,說道:“翁主恕罪,小女實在猖狂。

    ” 陸九瑩回禮,輕聲說道:“李嫱敢言聰慧,我十四五歲的時候并不如她。

    ” 李太守長長一歎,看着陸九瑩與蕭明月半晌,終是說了句:“二位請入府。

    ” *** 蕭明月就此将爰書所出疑問告知李太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也印證了李太守心中所想,他沉聲說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