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虎父无犬子(二)

關燈
    把這份文件處理完畢,你才能幹别的。

     敢哔哔,高拱就敢抓着你噴,尚書高拱罵得還少嗎。

     私是第三大忌! 在大明為官,尤其是在當今洪治帝麾下,有私心,是最大的忌諱,任何有私心的官員,在洪治朝,都走不長遠,這是高拱總結出來的。

     縱觀洪治帝還是皇太子時,以及登基之後,頒布的所有政策,全都是為公為了天下百姓而施行,沒有半點私心。

     一條鞭法新政,鑄币,稅務廠,軍制改革,勞工司等等,全都是真心在為百姓着想,洪治帝是真的希望大明的百姓富足,自有讓全大明的百姓都富足了,大明才能越發的強大起來。

     高拱顯然是看得清,拎得明白的那一批人,陳志以及海瑞等也同樣是這一批人,他們都知道洪治帝想要造就一個怎樣的大明。

     高務觀作為高拱的兒子,所謂虎父無犬子,高拱親自調教出來的兒子,繼承了高拱的政治遺産,高拱怎麼會不教導他這些。

     地方經濟,必須帶動當地百姓,這才是洪治帝發展地方經濟的主要原因,銀錢都讓當地的士紳地主商賈們賺了,那這樣的經濟,發展了不過是更加剝削當地百姓而已。

     洪治帝不想要這樣的經濟發展,所以很多府縣的地方官,看似将該地的經濟發展的有模有樣,當地的稅賦也是逐年見漲,但一查當地百姓的年收入情況,不僅每年原地踏步,有時候還會倒退。

     這樣的官,在洪治帝這,是被劃入到黑名單之中的,想要升遷是不可能的,年紀到了,直接就打發到一些虛職去養老,等到六十五緻仕年齡線一到,就‘辭退’。

     天津州知州袁忠袁立正,可謂是洪治朝最為人樂道的舉人知州了,士子都說,這袁忠乃是海瑞之後,第二個有望入閣的舉人閣臣了。

     人都說袁忠祖墳冒青煙,得了當時還是皇太子的洪治帝青睐,才有袁忠今日的成就,殊不知,不是因為袁忠得了洪治帝的青睐才有今日的成就,而是袁忠因為有今日的成就,才得了洪治帝的青睐。

     士子們不知道内中緣由,以為袁忠是洪治帝的眼中的紅人,其實是本末倒置,他們接觸不到天津州百姓的年歲收入,但高拱能接觸得到。

     從袁忠成為天津知州第二年起,天津州的百姓年收入從二十圓,逐步上漲到了三十圓,雖然天津州比之當年,轄區要大了不少,但如今的天津州百姓年收入每年穩居全大明第一,就是京師都比不過。

     這才是袁忠的本事,也是為什麼袁忠能夠一直被洪治帝留在天津州的原因,朝堂中的那些大臣,不是沒有想要将袁忠調走,好讓自家子侄輩前往摘桃子的。

     但洪治帝不肯,誰都無法将袁忠調走,天津州就依舊還是在穩步發展中,洪治帝想要看看,袁忠最後能交出一個怎樣的天津來給他看。

     高拱要他兒子學學人家袁忠的手段,這才是如今大明官員該學的榜樣。

     喜歡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請大家收藏:()大明日不落,開門,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