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本官来只办三件事

關燈
    第204章本官來隻辦三件事 應天府府衙大堂上 新任應天府府尹高務觀身穿官袍,威嚴的端坐在公案主位之上,就這麼靜靜的看着已經等待許久的應天府官吏們。

     底下的那些官吏全都眼觀鼻的靜靜等待上面的那位‘天降’府尹,等待他先開口訓話,不然實在是不知道讓誰先開口講話,氣氛一時間有點兒尴尬。

     高務觀的身份,早就被人得知了,他的首輔老父親高拱,天下官吏誰人不知,誰人不怕,也就是高拱快退了,不然高務觀也不至于被下發到南京來。

     是的,在這些應天府官吏眼中,高務觀就是被下發的,堂堂首輔之子,世人皆送‘小閣老’外号的高務觀,來到這應天府,都是被認為是下發了。

     且如今的南直隸總督高儀,乃是高拱當初的好友,被守舊派認為是‘一黨’,現在的大明共有三黨,分别是:改革派,高拱陳志為代表。

     再者是守舊派,以前是趙貞吉陳以勤為代表,現在趙貞吉陳以勤退了,守舊派皆稱張居正乃是黨首。

     其次就是溫和派,以王錫爵等江南文人為代表,認為改革是大勢,但不必操之過急,凡事可以穩推,不要急于求成。

     不過随着公務員體系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通過考公進入的舉人秀才,成為了少壯派,這些少壯派比之高拱等人為代表的改革派,還要激進。

     他們認為高首輔支持的改革,還是太過于柔和了,主張‘再加大力度’,實際上這些少壯派真正的目标是直指‘科舉制’。

     科舉落榜才選擇走考公路線的這些少壯派,當然是恨透了科舉制,對于他們來說,科舉制隻有弊而無益。

     主張國家選才,都應該施行考公制,而不要選隻懂得禮義廉恥道德的‘僞儒’,主張重新審視孔子的學術,而不是将他應用在國家治理上。

     天下善者何其多,以至于惡人都成了稀罕玩意,這就是少壯派們時常挂在嘴邊嘲諷那些依舊固執企圖通過科舉逆天改命的士子的話。

     孔子推崇的是一個聖人的标準,而不是讓全天下的人都成為這樣的聖人,太難,也太累! 看着這些官吏不開口,高務觀輕咳兩聲,在場的官吏立馬打起精神,等待高務觀怎麼開口,就聽高務觀道,“本府乃受陛下所任,于京師至南京,次來隻辦三件事!” 一聽高務觀這麼說,官吏們内心一突,難道走了一個海頑石,又來一個高鋼鐵不成,隻辦三件事,倒是要聽聽辦的那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經濟!” “第二件事,還是經濟!” “第三件事,依然是經濟!” 官吏們頭大如鬥,一時面面相觑,這府尹,次來就是為了這件事,那你往後八年,不就可以在府衙内躺着了。

     南京的經濟,那放在全大明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需要你高務觀過來再三強調搞經濟的重要性? 也就是如今的天津州,敢在南京面前開口閉口的談經濟了,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