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平衡官场
關燈
小
中
大
建議。
” 永貴點頭贊同道:“劉大人所言極是,此事關乎朝廷根基,不可大意。
隻是這獎懲的尺度,還得好好拿捏。
” 劉墉說道:“大人說得對,我們得綜合多方面因素,不能有失偏頗。
屬官們收集了不少資料,我看我們再仔細商讨一番。
” 吏部尚書永貴說道:“好,那就辛苦劉大人了,務必做到公正公平。
” 朝廷各部門和地方機構的人員調配請求如雪片般飛來,劉墉埋首于官員任職卷宗。
這時,一位主事遞上一份文件說道:“大人,這份關于李大人晉升的文書,您看一下。
” 劉墉接過,認真看了一遍說道:“李大人的資曆、政績都不錯,不過品德口碑方面,還需再多方打聽核實。
這晉升之事,關系重大,不能隻看表面。
” 這位主事回道:“下官明白,這就去安排人打聽。
大人,最近這人員調配的事情太多了,各個部門都催得緊。
” 劉墉說道:“我知道,你先去忙李大人的事,其他調配的事,我再梳理梳理,争取盡快有個妥善的安排。
” 某日,劉墉對管理檔案的一名司務說:“這些官員檔案關乎重大,履曆、考核結果、獎懲情況等記錄一定要準确無誤,這都是官員任用、升遷的重要依據。
” 這名司務恭敬回答:“大人放心,小的一直小心保管、仔細記錄。
每次有新的信息,都會第一時間更新。
” 劉墉:“很好,一定要保持下去。
若發現有遺漏或者錯誤,及時上報。
” 這位司務說:“遵命,小的一定牢記大人教誨。
”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末,新疆傳來一場關乎朝堂綱紀與民生安穩的大動蕩,在華夏大地悄然掀起。
原因是,都察院左都禦史紀昀(紀曉岚)彈劾新疆葉爾羌參贊大臣高樸私役百姓采玉販賣一事,及查辦《一柱樓詩集》案時江蘇巡撫楊魁、江甯布政使陶易監管不力的事情。
這日早朝,乾清宮内氣氛異常凝重,乾隆高坐龍椅之上,面如冰霜。
禦階下群臣戰戰兢兢,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高樸身為葉爾羌參贊大臣,不思為國為民謀福,竟私役百姓采玉販賣,中飽私囊,緻使葉爾羌民不聊生,實在是罪大惡極!罪大惡極!”乾隆的聲音在大殿内回蕩,彰顯了雷霆發怒的威嚴。
在場的文武大臣沒人敢說話,和珅剛想說點什麼,看了一眼劉墉後就把話噎了回去。
乾隆正好看到這一幕,問和珅道:“和珅!你想說什麼?為何看劉墉之後就閉口不言了?” 和珅被吓了一激靈,“奴才……奴才……奴才這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時,劉墉出列,雙手抱拳,恭敬說道:“陛下,高樸之惡行,人神共憤。
當務之急,不僅要嚴懲高樸以正國法,更要安撫葉爾羌百姓,修複當地民生。
臣建議,即刻派遣一能吏前往葉爾羌,赈濟受害百姓,清查高樸餘黨,務必讓百姓重拾生活希望。
” 乾隆微微點頭,神色稍緩:“劉墉所言極是。
那這栟茶徐述夔一案,諸位愛卿有何見解?” “陛下,徐述夔詩集中詞句涉嫌反清,其心可誅。
江蘇巡撫楊魁、江甯布政使陶易監管不力,難辭其咎。
”和珅趕忙借此進言。
劉墉卻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道:“陛下,徐述夔案已經結案。
在此時刻,不可僅憑隻言片語就妄下定論。
楊魁、陶易兩位大人,平日裡政績尚可,若沒有确鑿罪證就急于嚴懲,恐寒了諸多官員之心。
臣以為,應詳細徹查,若是有人蓄意陷害,定要将幕後黑手揪出,還楊、陶二位大人一個清明。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乾隆陷入沉思,片刻後道:“劉墉,依你看此兩件事應該交于何人前去辦理?” 劉墉思索片刻說道:“臣以為,新疆葉爾羌之事,和珅和大人可去辦理;江蘇巡撫楊魁和江甯布政使一案,既然是紀昀紀大人收到的舉報,自然由紀大人前去查驗了!” 劉墉的這一招也夠損的,把紀曉岚也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乾隆聽後,微微颔首,目光在和珅與紀曉岚身上來回掃視,“劉墉所言,朕覺得有理。
和珅,你即刻準備前往葉爾羌,務必将高樸之事查個水落石出,安撫好百姓,若有懈怠,朕定不輕饒!”和珅心中叫苦不疊,卻也隻能跪地領命,“奴才遵旨!” 接着,乾隆又看向紀曉岚,“紀昀,栟茶徐述夔一案雖已結,但楊魁、陶易之事關乎朝廷公正,你便去江蘇仔細核查,不可有絲毫偏袒。
”紀曉岚心中無奈,卻也拱手應道:“臣領旨!” 早朝結束後,和珅與紀曉岚一同走出朝堂,二人皆是一臉愁容。
和珅湊到紀曉岚身邊,低聲抱怨道:“劉墉這老狐狸,把咱倆都算計了,這可如何是好?”紀曉岚苦笑着搖頭,“和大人,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唯有盡力而為了。
” 劉墉剛走出朝堂,便被一群官員圍住。
“劉大人,此次舉薦人才和京察大計,您可一定要公正啊。
”“是啊,劉大人,關系到我們的前程呐。
”劉墉一一安撫,心中卻清楚,這每一項事務都棘手無比。
回到府中,劉墉正思索着新疆與江蘇之事,管家又匆匆來報:“老爺,有個自稱是葉爾羌百姓的人求見,說有重要消息。
”劉墉趕忙讓管家将人帶進書房。
來人衣衫褴褛,見到劉墉後“撲通”一聲跪地,“劉大人,救救我們葉爾羌的百姓啊!高樸的餘黨還在暗中作惡,我們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劉墉趕忙扶起他,“你莫要着急,慢慢說,高樸餘黨如今有何舉動?” 那人抹了把眼淚,“他們在山中私藏了一批采來的玉石,準備運往京城販賣,還勾結了一些京城的官員,企圖繼續逍遙法外。
”劉墉臉色一沉,“可知他們與京城哪些官員勾結?”那人搖頭,“小的實在不知,隻聽到他們提起過一個叫‘張大人’的,其他就不清楚了。
” 劉墉沉思片刻,吩咐管家給了來人一些銀子,讓他先回去。
随後,他提筆給和珅寫了一封信,将此事告知,讓他多加留意。
與此同時,紀曉岚也在府中為前往江蘇之事做準備。
他深知此次任務艱難,既要查明楊魁、陶易是否真的監管不力,又要揪出背後可能存在的陰謀。
他喚來親信,“去江蘇暗中打聽,看看有沒有關于楊魁、陶易被舉報的内幕消息,尤其是與《一柱樓詩集》案相關的。
” 幾天後,和珅帶着一隊人馬踏上了前往葉爾羌的路途,紀曉岚也啟程前往江蘇。
而劉墉則留在京城,繼續周旋于官員任用、朝廷事務之間……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
” 永貴點頭贊同道:“劉大人所言極是,此事關乎朝廷根基,不可大意。
隻是這獎懲的尺度,還得好好拿捏。
” 劉墉說道:“大人說得對,我們得綜合多方面因素,不能有失偏頗。
屬官們收集了不少資料,我看我們再仔細商讨一番。
” 吏部尚書永貴說道:“好,那就辛苦劉大人了,務必做到公正公平。
” 朝廷各部門和地方機構的人員調配請求如雪片般飛來,劉墉埋首于官員任職卷宗。
這時,一位主事遞上一份文件說道:“大人,這份關于李大人晉升的文書,您看一下。
” 劉墉接過,認真看了一遍說道:“李大人的資曆、政績都不錯,不過品德口碑方面,還需再多方打聽核實。
這晉升之事,關系重大,不能隻看表面。
” 這位主事回道:“下官明白,這就去安排人打聽。
大人,最近這人員調配的事情太多了,各個部門都催得緊。
” 劉墉說道:“我知道,你先去忙李大人的事,其他調配的事,我再梳理梳理,争取盡快有個妥善的安排。
” 某日,劉墉對管理檔案的一名司務說:“這些官員檔案關乎重大,履曆、考核結果、獎懲情況等記錄一定要準确無誤,這都是官員任用、升遷的重要依據。
” 這名司務恭敬回答:“大人放心,小的一直小心保管、仔細記錄。
每次有新的信息,都會第一時間更新。
” 劉墉:“很好,一定要保持下去。
若發現有遺漏或者錯誤,及時上報。
” 這位司務說:“遵命,小的一定牢記大人教誨。
” 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末,新疆傳來一場關乎朝堂綱紀與民生安穩的大動蕩,在華夏大地悄然掀起。
原因是,都察院左都禦史紀昀(紀曉岚)彈劾新疆葉爾羌參贊大臣高樸私役百姓采玉販賣一事,及查辦《一柱樓詩集》案時江蘇巡撫楊魁、江甯布政使陶易監管不力的事情。
這日早朝,乾清宮内氣氛異常凝重,乾隆高坐龍椅之上,面如冰霜。
禦階下群臣戰戰兢兢,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高樸身為葉爾羌參贊大臣,不思為國為民謀福,竟私役百姓采玉販賣,中飽私囊,緻使葉爾羌民不聊生,實在是罪大惡極!罪大惡極!”乾隆的聲音在大殿内回蕩,彰顯了雷霆發怒的威嚴。
在場的文武大臣沒人敢說話,和珅剛想說點什麼,看了一眼劉墉後就把話噎了回去。
乾隆正好看到這一幕,問和珅道:“和珅!你想說什麼?為何看劉墉之後就閉口不言了?” 和珅被吓了一激靈,“奴才……奴才……奴才這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時,劉墉出列,雙手抱拳,恭敬說道:“陛下,高樸之惡行,人神共憤。
當務之急,不僅要嚴懲高樸以正國法,更要安撫葉爾羌百姓,修複當地民生。
臣建議,即刻派遣一能吏前往葉爾羌,赈濟受害百姓,清查高樸餘黨,務必讓百姓重拾生活希望。
” 乾隆微微點頭,神色稍緩:“劉墉所言極是。
那這栟茶徐述夔一案,諸位愛卿有何見解?” “陛下,徐述夔詩集中詞句涉嫌反清,其心可誅。
江蘇巡撫楊魁、江甯布政使陶易監管不力,難辭其咎。
”和珅趕忙借此進言。
劉墉卻眉頭微皺,思索片刻後道:“陛下,徐述夔案已經結案。
在此時刻,不可僅憑隻言片語就妄下定論。
楊魁、陶易兩位大人,平日裡政績尚可,若沒有确鑿罪證就急于嚴懲,恐寒了諸多官員之心。
臣以為,應詳細徹查,若是有人蓄意陷害,定要将幕後黑手揪出,還楊、陶二位大人一個清明。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乾隆陷入沉思,片刻後道:“劉墉,依你看此兩件事應該交于何人前去辦理?” 劉墉思索片刻說道:“臣以為,新疆葉爾羌之事,和珅和大人可去辦理;江蘇巡撫楊魁和江甯布政使一案,既然是紀昀紀大人收到的舉報,自然由紀大人前去查驗了!” 劉墉的這一招也夠損的,把紀曉岚也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乾隆聽後,微微颔首,目光在和珅與紀曉岚身上來回掃視,“劉墉所言,朕覺得有理。
和珅,你即刻準備前往葉爾羌,務必将高樸之事查個水落石出,安撫好百姓,若有懈怠,朕定不輕饒!”和珅心中叫苦不疊,卻也隻能跪地領命,“奴才遵旨!” 接着,乾隆又看向紀曉岚,“紀昀,栟茶徐述夔一案雖已結,但楊魁、陶易之事關乎朝廷公正,你便去江蘇仔細核查,不可有絲毫偏袒。
”紀曉岚心中無奈,卻也拱手應道:“臣領旨!” 早朝結束後,和珅與紀曉岚一同走出朝堂,二人皆是一臉愁容。
和珅湊到紀曉岚身邊,低聲抱怨道:“劉墉這老狐狸,把咱倆都算計了,這可如何是好?”紀曉岚苦笑着搖頭,“和大人,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唯有盡力而為了。
” 劉墉剛走出朝堂,便被一群官員圍住。
“劉大人,此次舉薦人才和京察大計,您可一定要公正啊。
”“是啊,劉大人,關系到我們的前程呐。
”劉墉一一安撫,心中卻清楚,這每一項事務都棘手無比。
回到府中,劉墉正思索着新疆與江蘇之事,管家又匆匆來報:“老爺,有個自稱是葉爾羌百姓的人求見,說有重要消息。
”劉墉趕忙讓管家将人帶進書房。
來人衣衫褴褛,見到劉墉後“撲通”一聲跪地,“劉大人,救救我們葉爾羌的百姓啊!高樸的餘黨還在暗中作惡,我們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劉墉趕忙扶起他,“你莫要着急,慢慢說,高樸餘黨如今有何舉動?” 那人抹了把眼淚,“他們在山中私藏了一批采來的玉石,準備運往京城販賣,還勾結了一些京城的官員,企圖繼續逍遙法外。
”劉墉臉色一沉,“可知他們與京城哪些官員勾結?”那人搖頭,“小的實在不知,隻聽到他們提起過一個叫‘張大人’的,其他就不清楚了。
” 劉墉沉思片刻,吩咐管家給了來人一些銀子,讓他先回去。
随後,他提筆給和珅寫了一封信,将此事告知,讓他多加留意。
與此同時,紀曉岚也在府中為前往江蘇之事做準備。
他深知此次任務艱難,既要查明楊魁、陶易是否真的監管不力,又要揪出背後可能存在的陰謀。
他喚來親信,“去江蘇暗中打聽,看看有沒有關于楊魁、陶易被舉報的内幕消息,尤其是與《一柱樓詩集》案相關的。
” 幾天後,和珅帶着一隊人馬踏上了前往葉爾羌的路途,紀曉岚也啟程前往江蘇。
而劉墉則留在京城,繼續周旋于官員任用、朝廷事務之間……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