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国难纾忧
關燈
小
中
大
看着這麼多赈災奏章,心情沉重,眉頭緊鎖,宛如兩座山峰。
于是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量對策。
太和殿内,乾隆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那深深的皺紋裡寫滿了憂慮和不安,目光緩緩地掃視着殿下的文武百官。
“諸位愛卿,如今大旱肆虐,南北皆受其害,百姓苦不堪言。
朕欲尋良策救災,不知諸位有何高見?”乾隆帝聲音低沉,帶着深深的憂慮問道。
劉墉率先站出,他微微躬身說道:“皇上,當務之急是責令各地官員組織各地民衆積極尋找水源,趕緊補種夏糧,以免秋後無糧可收。
各地糧倉需速速清點,确保危難時機能及時發放糧食到百姓手中,以解燃眉之急。
” 紀曉岚緊接着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劉墉所說不無道理,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一方面可解決當下旱災缺水之急,另一方面也為日後預防旱災做準備,未雨綢缪。
” 傅恒也出列奏道:“皇上,臣以為可派遣欽差大臣前往災區,實地監督赈災事宜,以防貪官污吏克扣救災糧款,中飽私囊,确保每一粒糧食,每一分錢都用在災民身上。
” 乾隆帝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道:“劉統勳,朕命你為第一欽差大臣,可到各地巡查,負責統籌米糧之事,務必确保每一粒糧食都能有的放矢。
紀曉岚、劉墉,你們為第二欽差大臣,前往重災區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不得有誤。
傅恒,你選派得力官員為第三欽差,協助劉統勳、紀曉岚和劉墉前往災區監察赈災事宜,凡有營私舞弊者、貪贓枉法者一律嚴懲不貸!” 衆臣領旨後,乾隆帝又道:“此次旱災,關乎我大清根基,衆卿務必盡心盡力,若有懈怠,爾等自行了斷!” 群臣齊聲應道:“臣等遵旨,定當全力以赴,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解難。
” 随着赈災措施的逐步實施,情況稍有好轉,但旱災依舊嚴峻。
乾隆帝心急如焚,再次召集大臣商議。
“朕聽聞,民間有能祈雨之人,不知是否可信?”乾隆用期待和疑惑的眼神看着群臣問道。
戶部侍郎于敏中站出來道:“皇上,祈雨之事,雖無依據,但在這艱難時刻,可安撫民心,不妨一試。
” 乾隆帝思索片刻後,點頭道:“那就依愛卿所言,着禮部在京城設壇祈雨。
同時,繼續加大赈災力度,不可有絲毫懈怠。
” 于是,京城中搭起了祈雨壇,乾隆親自率領文武百官登台祈雨。
百姓們聽聞此事,紛紛圍聚在祈雨壇周圍,那一雙雙眼睛裡充滿了渴望和期待,期盼着普降甘霖。
祈雨儀式莊重而肅穆,乾隆帝在壇上誠心祈禱,那專注的神情仿佛能感動天地。
或許是上天眷顧,亦或是衆人的努力感動了上蒼,不久後,天空中漸漸聚起了陰雲,那陰雲如同一座座黑色的山峰,向人們壓來。
随着一聲驚雷響起,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那雨滴仿佛是上天的恩賜,灑落在幹涸的大地上。
百姓們歡呼雀躍,紛紛跪地感謝上天,那激動的淚水與雨水交織在一起。
乾隆帝站在雨中,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笑容如同一縷陽光,穿透了陰霾。
然而,這場雨隻下了半個時辰就停了。
不用說對全國的旱情來說,就算拿北京來說也隻是杯水車薪,并未能解決多少實際問題,後續的赈災與恢複生産依舊任重道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朝廷如何采取赈災措施暫且不表,單說劉墉、紀曉岚他們,帶着“我”和付钰及那二十名護衛,出了京城。
京城之外,一眼望去大量糧田荒蕪,大片麥苗幹枯而死,那焦黃的顔色刺痛了人們的眼睛,仿佛大地在痛苦地呻吟。
劉墉望着眼前的慘狀,眉頭緊皺,憂心忡忡地說道:“這災情如此嚴重,百姓們将來可怎麼活啊!” 紀曉岚也是長歎一聲:“我們須得加快步伐,盡快趕到災區,多救一人是一人。
”于是衆人快馬加鞭,一路向南。
一行人首先來到了紀曉岚的老家河間府。
行至一處村莊,劉墉等人下馬查看,發現村子裡的水井早已幹涸,那井底的泥土幹裂得像龜殼一般,讓人觸目驚心。
“這可如何是好?”“我”忍不住說道,聲音中帶着顫抖和恐懼。
劉墉沉思片刻,道:“先去附近找找看,是否還有水源。
” 衆人分散開來,四處尋找。
終于,一名護衛發現了一處隐藏在山腳下的水潭,水潭裡不斷地冒出涓涓細流,水潭的四周倒是呈現出一片生機。
劉墉當即決定:“在此設立臨時救濟點,先給災民們分發一些水。
”然後派人找來當地官府,負責按照當地情況分發和利用這裡的水源,不得浪費。
消息傳開,周邊的災民紛紛聚攏而來。
他們那渴望的眼神,仿佛看到了救命的稻草。
劉墉和紀曉岚親眼看到鄉親們取水的情形,内心在暗暗落淚。
“大人,這點水也撐不了多久啊。
”付钰滿臉憂慮和無奈地說道。
劉墉咬咬牙,用堅定和不屈的口吻說道:“繼續往前走,看看有沒有其他辦法。
” 用了數日時間查看了河間府境内的子牙河、黑龍港河西支、馬蘭河、古洋河、小白河、于家河等。
除了子牙河外,其它的河流皆是河床幹裂,滴水皆無。
劉墉找到當地的官員,嚴厲地問道:“為何還未組織百姓自救?”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官員的心思。
那官員唯唯諾諾:“下官實在是無能為力啊,糧食短缺,人力不足。
”他的聲音顫抖,不敢正視劉墉的目光。
劉墉怒喝道:“身為父母官,怎能如此不作為!立即召集百姓,共同商議對策。
”他的聲音如雷貫耳,吓得官員渾身一顫。
在劉墉的督促下,當地官員開始行動起來,組織百姓挖掘渠道、打井、引流子牙河水源來進行自救。
這兒是紀曉岚的家鄉,紀曉岚則積極地四處走訪,安撫災民情緒,組織民衆積極尋找水源,倒也忙得不亦樂乎。
這時,“我”發現有一夥不法商人在暗中囤積糧食,高價售賣。
“大人,此事非同小可!”“我”懷着憤怒和焦急的心情急忙向劉墉彙報。
劉墉眼神一凜:“立刻帶人查抄,将糧食歸倉,絕不允許不法商人在這個時候大發國難之财!” 經過一番追查,終于将不法商人繩之以法,收繳的糧食也及時歸入地方糧倉,及時震懾了一些利用投機取巧、禍國殃民的不法商人。
在劉墉等人的努力下,此地災區的情況逐漸有所好轉。
但深知這隻是開始,還有更多的困難等待着去解決……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
于是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商量對策。
太和殿内,乾隆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那深深的皺紋裡寫滿了憂慮和不安,目光緩緩地掃視着殿下的文武百官。
“諸位愛卿,如今大旱肆虐,南北皆受其害,百姓苦不堪言。
朕欲尋良策救災,不知諸位有何高見?”乾隆帝聲音低沉,帶着深深的憂慮問道。
劉墉率先站出,他微微躬身說道:“皇上,當務之急是責令各地官員組織各地民衆積極尋找水源,趕緊補種夏糧,以免秋後無糧可收。
各地糧倉需速速清點,确保危難時機能及時發放糧食到百姓手中,以解燃眉之急。
” 紀曉岚緊接着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劉墉所說不無道理,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一方面可解決當下旱災缺水之急,另一方面也為日後預防旱災做準備,未雨綢缪。
” 傅恒也出列奏道:“皇上,臣以為可派遣欽差大臣前往災區,實地監督赈災事宜,以防貪官污吏克扣救災糧款,中飽私囊,确保每一粒糧食,每一分錢都用在災民身上。
” 乾隆帝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道:“劉統勳,朕命你為第一欽差大臣,可到各地巡查,負責統籌米糧之事,務必确保每一粒糧食都能有的放矢。
紀曉岚、劉墉,你們為第二欽差大臣,前往重災區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不得有誤。
傅恒,你選派得力官員為第三欽差,協助劉統勳、紀曉岚和劉墉前往災區監察赈災事宜,凡有營私舞弊者、貪贓枉法者一律嚴懲不貸!” 衆臣領旨後,乾隆帝又道:“此次旱災,關乎我大清根基,衆卿務必盡心盡力,若有懈怠,爾等自行了斷!” 群臣齊聲應道:“臣等遵旨,定當全力以赴,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解難。
” 随着赈災措施的逐步實施,情況稍有好轉,但旱災依舊嚴峻。
乾隆帝心急如焚,再次召集大臣商議。
“朕聽聞,民間有能祈雨之人,不知是否可信?”乾隆用期待和疑惑的眼神看着群臣問道。
戶部侍郎于敏中站出來道:“皇上,祈雨之事,雖無依據,但在這艱難時刻,可安撫民心,不妨一試。
” 乾隆帝思索片刻後,點頭道:“那就依愛卿所言,着禮部在京城設壇祈雨。
同時,繼續加大赈災力度,不可有絲毫懈怠。
” 于是,京城中搭起了祈雨壇,乾隆親自率領文武百官登台祈雨。
百姓們聽聞此事,紛紛圍聚在祈雨壇周圍,那一雙雙眼睛裡充滿了渴望和期待,期盼着普降甘霖。
祈雨儀式莊重而肅穆,乾隆帝在壇上誠心祈禱,那專注的神情仿佛能感動天地。
或許是上天眷顧,亦或是衆人的努力感動了上蒼,不久後,天空中漸漸聚起了陰雲,那陰雲如同一座座黑色的山峰,向人們壓來。
随着一聲驚雷響起,豆大的雨點傾盆而下,那雨滴仿佛是上天的恩賜,灑落在幹涸的大地上。
百姓們歡呼雀躍,紛紛跪地感謝上天,那激動的淚水與雨水交織在一起。
乾隆帝站在雨中,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笑容如同一縷陽光,穿透了陰霾。
然而,這場雨隻下了半個時辰就停了。
不用說對全國的旱情來說,就算拿北京來說也隻是杯水車薪,并未能解決多少實際問題,後續的赈災與恢複生産依舊任重道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朝廷如何采取赈災措施暫且不表,單說劉墉、紀曉岚他們,帶着“我”和付钰及那二十名護衛,出了京城。
京城之外,一眼望去大量糧田荒蕪,大片麥苗幹枯而死,那焦黃的顔色刺痛了人們的眼睛,仿佛大地在痛苦地呻吟。
劉墉望着眼前的慘狀,眉頭緊皺,憂心忡忡地說道:“這災情如此嚴重,百姓們将來可怎麼活啊!” 紀曉岚也是長歎一聲:“我們須得加快步伐,盡快趕到災區,多救一人是一人。
”于是衆人快馬加鞭,一路向南。
一行人首先來到了紀曉岚的老家河間府。
行至一處村莊,劉墉等人下馬查看,發現村子裡的水井早已幹涸,那井底的泥土幹裂得像龜殼一般,讓人觸目驚心。
“這可如何是好?”“我”忍不住說道,聲音中帶着顫抖和恐懼。
劉墉沉思片刻,道:“先去附近找找看,是否還有水源。
” 衆人分散開來,四處尋找。
終于,一名護衛發現了一處隐藏在山腳下的水潭,水潭裡不斷地冒出涓涓細流,水潭的四周倒是呈現出一片生機。
劉墉當即決定:“在此設立臨時救濟點,先給災民們分發一些水。
”然後派人找來當地官府,負責按照當地情況分發和利用這裡的水源,不得浪費。
消息傳開,周邊的災民紛紛聚攏而來。
他們那渴望的眼神,仿佛看到了救命的稻草。
劉墉和紀曉岚親眼看到鄉親們取水的情形,内心在暗暗落淚。
“大人,這點水也撐不了多久啊。
”付钰滿臉憂慮和無奈地說道。
劉墉咬咬牙,用堅定和不屈的口吻說道:“繼續往前走,看看有沒有其他辦法。
” 用了數日時間查看了河間府境内的子牙河、黑龍港河西支、馬蘭河、古洋河、小白河、于家河等。
除了子牙河外,其它的河流皆是河床幹裂,滴水皆無。
劉墉找到當地的官員,嚴厲地問道:“為何還未組織百姓自救?”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官員的心思。
那官員唯唯諾諾:“下官實在是無能為力啊,糧食短缺,人力不足。
”他的聲音顫抖,不敢正視劉墉的目光。
劉墉怒喝道:“身為父母官,怎能如此不作為!立即召集百姓,共同商議對策。
”他的聲音如雷貫耳,吓得官員渾身一顫。
在劉墉的督促下,當地官員開始行動起來,組織百姓挖掘渠道、打井、引流子牙河水源來進行自救。
這兒是紀曉岚的家鄉,紀曉岚則積極地四處走訪,安撫災民情緒,組織民衆積極尋找水源,倒也忙得不亦樂乎。
這時,“我”發現有一夥不法商人在暗中囤積糧食,高價售賣。
“大人,此事非同小可!”“我”懷着憤怒和焦急的心情急忙向劉墉彙報。
劉墉眼神一凜:“立刻帶人查抄,将糧食歸倉,絕不允許不法商人在這個時候大發國難之财!” 經過一番追查,終于将不法商人繩之以法,收繳的糧食也及時歸入地方糧倉,及時震懾了一些利用投機取巧、禍國殃民的不法商人。
在劉墉等人的努力下,此地災區的情況逐漸有所好轉。
但深知這隻是開始,還有更多的困難等待着去解決……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