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端午

關燈
    ,又從武棚鄉步行經過黃果樹,再翻過碑丫口,再到樂興溪,基本上天天要走一趟,風雨無阻,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中國郵政使命必達,中國郵政的郵遞員無處不在,包你送達,報紙書信彙款單全都是通過步行達到每一個鄉郵政所。

    在此為中國郵政點贊,感謝他為中國百姓付出最真摯的服務,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千山萬水,你的信件一定送達,這就是中國郵政,在此聲明,這不是打廣告,而這是自己的切身體會。

     給弟弟換好尿布以後,爸爸媽媽背着大松,又開始向外婆家走去,下坡路自然好走,又吹了山風,真是好惬意啊!剛到黃角樹,舅舅和二姨就過來接爸爸媽媽了,其實一直在那裡等待,等待爸爸媽媽到來,你見到了大松和大松弟弟,非常高興,他們接過背簍提着行李,讓爸爸媽媽空着手往外婆家走,走了20多裡,爸爸媽媽也走累了。

    你有人來接了,這一下輕松了,路過黃果樹走過鄧家灣,就快到了外婆家,遠看見外婆家的廚房上炊煙袅袅,廚房裡叮叮當當響不停,遠遠都聞見廚房的肉香味兒。

    走進外公的院壩,外公他們家人很多,都起來打招呼,迎接爸爸媽媽和大松的到來,還背了一個小嬰兒,大家都叫他柏林,當然,後面也有發生誤會的,有人給他取外号叫百靈鳥,弟弟叫柏林,當然會有人叫大松,叫松林了,爸爸的同學陳叔叔就經常叫大松,叫松林松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端午節很鬧熱,春節過後的第一個大節,川北地區一年的大節就那麼幾個,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其他的節日不是很重要,隻是偶爾過一下,有時候甚至搞忘了都有。

    除了過年過節,還有比較重要的就是父母的生日,這個也非常重要。

    如果不是相隔很遠的地方,父母的生日一定要回去慶賀一下。

     端午節,外公家的客人真還不少,公的兩個弟弟也來了,一個二公公,一個三公公,前面也給大家介紹過二公公夫妻是小學校教書的,三公公是鄉水庫的管理員,再加上他們的孩子,這兩三家人在一起,至少是四桌。

     大松的爸爸休息了一會兒,外婆家就開始準備吃午飯了,開席前先放鞭炮,放鞭炮表示對節日的祝賀,也表示今天過節正式開始,農村過節就是吃一頓像模像樣的好飯。

    其實中國人過節都是這樣,先是美食,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外婆今天中午搞得可豐盛了,他還保留了不少臘肉,臘豬蹄,臘豬頭,臘豬尾巴,還存臘肉香腸,其他的新鮮菜當然不少了,絲瓜,黃瓜,四季豆樣樣都不少,還買了兩斤五花肉,這是鮮豬肉,明天的節可過的豐盛了,川北人過端午節是吃包子,因為小麥剛剛收獲完畢,用新鮮的小麥做包子非常好吃,并不是像其他地方說吃粽子,當然也有人吃粽子,你知道川北人在什麼時候吃粽子嗎?那是在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本身是吃月餅,但是川北人因時間而論,八月十五新米也就出來了,所以就是搞糍粑,吃粽子,這就是川北的特色,你們可以到四川儀隴走一走,看一看,采訪采訪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是外面引進來的,本地人是吃糍粑和粽子,因為當時的新鮮米出來了。

    吃什麼是根據時令而定。

     今天過端午節(也叫端陽節),蒸了滿滿的幾蒸籠,大肉包子,四季豆餡兒的,川北人過端午節就是吃包子,因為小麥剛剛收獲不久,做出來的包子又香,彈性又好,吃起來爽口爽心。

    這天中午,外婆做了100多個大肉包子,人均三四個,但是一般的人吃一兩個就夠了,因為今天餐桌上的菜非常豐富,所以大家都隻吃了一個包子,還有那麼多好吃的,肯定不會輕易放過。

    中午喝酒是少不了的,這邊過節喝的是雄黃酒,端陽節喝雄黃酒,聽說是辟邪的,其實雄黃酒有消毒的作用。

    可以防止蛇蟲之類的叮咬! 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天,談一小麥今年收了多少?每人分了多少?這些比較實際的話題。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