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开始夺权

關燈
    崇祯十七年,二月初,李自成的大軍已全部渡過結冰的黃河,拿下太原,直撲大同,大同總兵姜鑲在哥哥榆林總兵姜讓的規勸之下,戰場起義,投降了...額,前文說的不利因素,體現的淋漓盡緻。

     得知大同失守,崇祯已經麻木了,命閣臣李建泰出京赴山西督師。

     而平時,崇祯隻是在乾清宮發呆,奏折也不怎麼看了,全是敗報和彈劾某某投敵,看了也是白看,他現在在反思,在考慮,能否守住北京,如果北京丢了又會怎樣?是把兒子的新軍拉去山西阻擋,還是留在北京做最後的保障? 看着這樣的崇祯,朱慈烺是管不了了,現在,已經到了曆史的分水嶺,他要做自己的事了,至于老爹,讓他好好體會一下,自己執政的結果吧,免得以後又不聽勸。

     現在的鐘粹宮,朱慈烺也不用在講學了,京城人人自危,北京已經戒嚴了,哪還有心情學習什麼四書五經啊。

     鐘粹宮内。

     “靜婉。

    ”躺在椅子上,翹着腿搭在桌子上沉思的朱慈烺突然喊道。

     正在身後捏肩的李靜婉停下手中動作,柔聲問道:“小爺有何吩咐?” “嗯。

    。

    。

    你去傳本宮的口谕,讓劉大錦按照計劃,立即帶一隊錦衣衛,前往甯武關宣旨。

    ” “奴婢遵命。

    ” “春香,花墨。

    ” “奴婢在。

    ” “你們拿着本宮的令牌,去找王承恩,着他晚上下值了前來觐見。

    ” “奴婢遵旨。

    ” “雪羽,月影,留下,丘伴,傳令調集衛隊,擺駕吳府,本宮去會會吳襄。

    ” 崇祯命吳襄提領京營,配合新軍協防京城,吳襄在京當然不值一提,但他兒子吳三桂手握關甯軍,又在山海關,還是比較有價值的,朱慈烺打算先接觸一下。

     吳府門前,得到小黃門提前通知的吳襄,帶着三兒子吳三輔,祖大壽的小兒子祖澤清在府外接駕,朱慈烺的轎子剛停,吳襄便帶頭迎上前來,跪地叩拜:“臣吳襄,恭迎太子殿下,殿下躬安?” 出了轎子,看到吳襄領着一群人跪地迎駕,朱慈烺從容不迫的上前兩步,和顔悅色的虛扶道:“孤安,諸位平身吧。

    ” “謝殿下。

    ”吳襄起身稍稍理順一下衣擺,便伸手道:“殿下請正堂用茶。

    ”便當先引着朱慈烺向正堂前去。

     分主次落座後,在左下手的吳襄為朱慈烺接受了一下吳三輔和祖澤清,祖澤清拜見時誠惶誠恐,面色蒼白,豆大的冷汗流個不停,看的朱慈烺有些好笑。

     “祖澤清,你可是不舒服?” “啊?啊,沒,沒有,殿下勞心了,臣,臣隻是第一次瞻仰殿下尊容,一時不能适從罷了,請殿下恕罪。

    ”正在想事情的祖澤清差點吓的叫出來,連忙磕磕絆絆的解釋道。

     對于祖澤清自稱臣下,朱慈烺倒也沒有大驚小怪的去問,這祖澤清雖然和自己年紀相仿,但他是祖大壽的小兒子,因功蔭子孫一個錦衣衛千戶或百戶在大明太正常了,有一個官身不任常職的太多了。

     “呵呵,你不必害怕,祖大人的事,本宮自知,其中曲直,功過是非不可定論,既然朝廷都沒有追究你祖家,你大可不必擔心,你這膽子啊,倒是小了點。

    ” “臣慚愧,感念陛下和朝廷的恩德,臣萬死不辭。

    ”聽了朱慈烺不會追究祖家的事,祖澤清這才鎮定下來,說話倒也铿锵有力起來了。

     “好,這才像話,堂堂男子漢,有什麼好怕的,你可曾習武?” “回殿下,臣自幼跟随家父及姑父長于兵營行伍,自認粗通拳腳,弓馬娴熟,日後定然上陣為國殺奴,收複遼東。

    ”作為遼東世家大族,這祖澤清還是有點抱負和榮譽的。

     老爹被迫降于清廷,但祖家的其他人并沒有跟着過去投降相會,這裡,自然有作為漢人的驕傲,不允許他們這麼做,他渴望日後能率領關甯軍收複遼東,重拾祖家在遼東的榮耀。

     “好,有心報國就好,好男兒自當沙場建功,靠自己的雙手掙回前程榮譽,既然父輩的基業不再,何不自己再掙一份?祖澤清,你可願到東宮錦衣衛千戶所任個副千戶的職,随本宮再創一番大業?” “真的?真的嗎殿下,臣願往,臣定當為殿下效死,粉身碎骨。

    ”祖澤清雖然從問他武藝的時候就有所猜測,但真的落在頭上,他還是激動的不能自已。

     這些年寄人籬下,擔驚受怕的日子他早已經受夠了,若能重新回到皇室眼中,不再擔負罪臣之後的帽子,他什麼都願意幹,更何況跟着太子做事,讓他一時有些受寵若驚。

     “好,哈哈哈,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