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李自成僭位称帝

關燈
    另一路向西北進攻的倒是沒變,隻是派了一支偏師,不到十萬人,在原本的曆史上,整個陝西行省的高官大員,全在西安城内被一網打盡了,整個西北遼闊的土地之上,一時群龍無首,而且被從中間切斷,根本和朝廷脫離。

     朝廷也指揮不到這邊了,在這種無人統領,無人振臂高呼,無法聯絡朝廷的情況下,各自的力量渺小,大多地方竟在闖賊的大軍未到之前,傳檄而定了。

     而現在,在有朝廷大員的統領,藩王的助力之下,西北各境内,當然還是遵從朝廷旨意的,而且有孫傳庭的大軍和各衛所土司的大軍在,想憑十萬不到的流寇軍拿下整個西北,簡直癡心妄想。

     但從戰略上來看,李自成确實不會也不應該把主力放在西邊,而是應該集合全力先拿下中樞,掃平中原,再調頭平定西北。

     接着攜北方雷霆之威,渡江南下,一統天下,成就大一統王朝的皇圖霸業,這是對的,并沒有錯,問題是,現在這個時空,李自成能不能完成北方一統?還是如原來的曆史一樣,被建奴擊潰? 話分兩頭,西北後面幾個月的發展,朱慈烺現在肯定是不知道的,他也沒想過什麼反攻陝西,隻是暫時的想法是不能讓孫傳庭就這麼死了,給他權利,讓他自由發揮去吧,至于結果是什麼,并不是太重要,但他隐隐還是相信孫傳庭的能力的。

     現在也沒啥事可做,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當然,死是不可能死的,隻能等待曆史大勢發展,在關鍵點出手,扭轉乾坤。

     ... 1644年,大明崇祯17年,朱慈烺今年16了,按理來說,是該太子大婚了,然而,如今天下大勢已經不允許了,在陰雲密布的紫禁城中,過了一個最低沉的新年後。

     新的一年,國家局勢依然不斷惡化,西北方,李自成整軍備戰,集結百萬大軍,沿黃河駐紮,等待渡河東進山西,中原更是一片糜爛,數十萬流寇前鋒已劍指山東,不日北上。

     今日是開年第一次大朝會,衆人雖然都知道局勢糜爛,但誰都不敢在今日的朝會上上奏,那是自己搞不痛快,在首輔陳演的新年賀詞的老一套下,整個新年第一場大朝會就圓滿落幕了。

     皇極殿,午朝。

     “衆卿都說說吧,如今局勢如何應對。

    ”崇祯一臉疲倦的手扶額頭,不鹹不淡的問道,此時的崇祯,已是兩鬓花白,但他才30出頭啊,崇祯是真的累了。

     17年來,真正放松的時刻屈指可數,眼下,他已經感到了深深的疲憊,和濃烈的不祥的預感,因為,流寇現在已經強大空前,整個北方,已有大半不在朝廷手中了,這是史無前例的。

     衆人皆是沉默不語,現在的局勢,不是幾個文官在朝堂就能扭轉的,包括現在知曉後事的朱慈烺,都感到深深的無力,何況是這些人。

     不是朱慈烺無能,也不是像其他那些穿越者一樣,過來随便收拾一下,随便練點新軍就能打的流寇建奴灰飛煙滅,然後稱霸世界,情況遠不是技術裝備這麼簡單。

     這些要是能決定結局,那現在的我們,就不是生活在五星紅旗下,而是生活在青天白日旗下了,而且還是人數、裝備都優勢的情況下,都沒成功,讓現在的朱慈烺領着一幫半現代化都算不上的軍隊,以優勢裝備,巨大劣勢的人數,去打赢?做夢吧。

     現在的局勢就是如此,民心所向,不是大明,而是大順,不當差,不納糧,快快開門迎闖王。

    闖軍的絕對數量的骨幹,都是來自大明邊軍,誰還沒幾個朋友,兄弟,戰友啊。

     所以,戰場起義的也是多啊,朝廷防禦千瘡百孔,内部人心惶惶,群衆基礎全無,怎麼守?注意,現在是守,不是收複,就這也是絕無可能。

     “怎麼,平時一個個能說會道,今天怎麼不說話了?内閣,說說你們的對策。

    ”崇祯語氣低沉,直接點名内閣。

     陳演腦門已經見汗了,現在這局勢,别說他并無多少急才,哪怕他有,也難有作為,但皇帝問話,隻得硬着頭皮亂吹了。

     “啟禀陛下,老臣以為,現在局勢尚可控制,内閣拟定,當以閣臣督師,前往山西及山東,以山西總兵周遇吉和山東總兵劉澤清為輔,抵禦流寇進犯京師,然再命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率關甯軍入關剿冦,定能大破流寇,收複中原失地。

    ” 要說能做首輔的,都是能說會道,極度了解皇帝的人呢,他這臨時的一番即興發揮,還真就說的崇祯面露喜色,重新燃起了希望。

     當即,讓内閣拟旨,加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左軍都督府左都督職,授特進榮祿大夫銜,命其安置山海關防務,率軍入關平叛。

     軍事告一段落後,戶部尚書蔣德璟上奏道:“陛下,如今國朝艱難,北方戰事頻繁,無力再為朝廷繳納稅糧,臣請陛下,命太子殿下代天巡狩,南下主持大局,監國南京,為陛下在北方用兵解決後顧之憂。

    ” “這...”崇祯沉吟,看向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