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日本侵华与局部抗战

關燈
    老城區的一家茶館内,滿頭白發的說書人坐在高台上,手中醒木拍得铿锵有力。

    他聲情并茂地講述着淞滬前線将士如何浴血奮戰,台下的聽衆個個熱淚盈眶,有人不時高喊“打死日本鬼子”,茶碗也被重重地砸在桌上。

     林雲坐在一張破舊的木桌前,桌面上攤開着他那本已經寫了大半的筆記本。

    油燈昏黃的光芒下,他拿起鋼筆,一筆一劃地記錄着淞滬戰場上發生的一切。

    墨水滴落在紙面上,暈染開深色的痕迹。

     窗外傳來整齊的腳步聲和号角聲,那是十九路軍的戰士們在操練。

    他們的口号響徹雲霄:“即使付出再大的代價,我們也要守住這片土地!”林雲停下筆,走到窗前,看着那些昂首挺胸的身影,默默記下這振奮人心的誓言。

     一名通訊兵匆匆跑來,遞給他一份前線戰報。

    林雲接過那張沾着血迹的紙張,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報告上詳細記載了昨日戰況:陣地易手三次,傷亡慘重,但最終還是守住了陣地。

    他的鋼筆在紙上劃出深深的痕迹,字迹歪歪扭扭卻依然堅定。

     随後,他在日記本上鄭重地寫下:“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曆史,更不能讓它重演。

    ”筆尖在最後一個字上停留許久,仿佛要将這句話刻進紙裡。

     數月後,林雲穿着厚重的棉襖,踏着漫過膝蓋的積雪,在東北的崇山峻嶺間艱難跋涉。

    寒風刺骨,但他依然堅持尋訪着楊靖宇将軍的足迹。

    他用凍僵的手指記錄下每一個村莊裡老人們講述的故事,用相機拍下每一處戰鬥遺迹。

    積雪映照的白光中,他的身影顯得那樣執着而孤單。

     白發蒼蒼的老鄉坐在簡陋的木凳上,雙手顫抖地指着遠處的山嶺。

    他回憶道:“将軍那時候已經瘦得不成人樣,腰帶勒出好幾個眼兒。

    我親眼看見他剝下松樹皮,掰斷後直接塞進嘴裡咀嚼。

    有時餓得實在受不了,就挖些凍硬的草根充饑。

    可即便這樣,他依然天天帶着隊伍打遊擊,一見着鬼子就沖上去…”說到這裡,老人的聲音哽咽了。

     林雲默默地蹲下身,伸手抓起一把厚重的積雪。

    雪片從他的指縫間滲出,冰冷刺骨。

    他仿佛看到了當年楊靖宇将軍在這片雪地上艱難跋涉的身影。

    “這片土地上,曾經浸透了太多英雄的熱血。

    ”他輕聲說道,聲音在寒風中飄散。

     幾個月後,林雲坐在上海租界一家咖啡館的角落裡。

    他輕輕打開那本已經翻得起毛的戰地日記,紙頁泛黃,墨迹斑駁。

    他的手指撫過一行行記錄:“淞滬抗戰期間,我親眼看到過一位老太太,背着裝滿饅頭的竹籃,彎着腰從槍林彈雨中穿過。

    還有那些用闆車運送彈藥的老人,推着水桶的青年,為傷員包紮的婦女…” 街角傳來報童響亮的叫賣聲:“号外!号外!前線最新戰報!”路人紛紛駐足,圍在布告欄前。

    有人攥緊拳頭,有人低聲啜泣,更多的人眼中燃燒着憤怒與決心。

    布告欄上的戰報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卻依然清晰地述說着前線将士浴血奮戰的消息。

     林雲漫步在上海的街道上,目光掃過兩側牆面上那些用毛筆大字寫就的抗日标語。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全民族抗戰到底”、“收複失地、保衛華北”等标語随處可見。

    他停在一處牆角,仔細端詳着一幅畫着刺刀挑落日本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