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抗日战争时期

關燈
    林雲的手指輕輕摩挲着羽毛筆尖,蘸取墨水在最後一頁泛黃的筆記本上寫下最後幾行字。

    暗黃的燭光搖曳,火苗不時躍動,在牆上投下搖晃的影子。

    他小心翼翼地将墨迹吹幹,合上筆記本,用一根深褐色的皮繩将其仔細系好。

     窗外突然響起密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雪花從半開的窗縫中飄進來,在木地闆上留下一道道水漬。

    林雲站起身,走到窗前,推開吱呀作響的木窗。

    刺骨的寒風夾雜着雪粒撲面而來,他下意識地裹緊了身上單薄的棉衣。

     東北的寒夜格外難熬,呼嘯的北風撞擊着老舊的窗框發出陣陣哀鳴。

    油燈的光芒在風中搖曳不定,幾欲熄滅。

    林雲轉身看向牆上挂着的老式日曆,泛黃的紙面上赫然顯示着“1931年9月18日”幾個大字,那個注定要載入史冊的日子。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寂靜的夜晚。

    林雲敏捷地站起身,迅速走向門口。

    一名身着單薄軍裝、滿臉風塵的信使踉跄着推開門,他的眼神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刃,直直刺向林雲。

     “日軍進攻沈陽了!”信使喘着粗氣,聲音嘶啞而沉重。

     林雲的瞳孔瞬間收縮,一股涼意從脊背蔓延至全身。

    他飛快地抓起挂在牆上的軍大衣,動作迅速地披上,三兩下就系好腰帶。

    沒有多餘的猶豫,他推開門沖了出去。

     沈陽的夜空已經被血紅的火光吞噬。

    遠處傳來震耳欲聾的炮聲,仿佛地獄的轟鳴。

    日軍的戰機如同餓狼般低空掠過,投下的炮彈撕裂了原本甯靜的夜空,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籠罩在硝煙和驚恐中。

     林雲遇到一名渾身是血、狼狽不堪的東北軍士兵。

    那士兵咬牙切齒,聲音充滿憤怒與絕望:“他們竟然炸開了城牆!我們的防線被突破了!” 炮火中,林雲的眼神如同凝固的寒冰,他知道,這将是一個改變曆史的夜晚。

     林雲跟随着一隊東北軍官兵在硝煙彌漫的街道上快速行進。

    他的筆記本被塞在胸前的口袋裡,每當遇到重要情況就會迅速記錄。

    炮火聲此起彼伏,街道兩旁的建築物不斷崩塌,瓦礫橫飛。

     一輛軍用電台車停在路邊,電台操作員面色蒼白地傳達着命令:“張學良将軍急電-為避免生靈塗炭,命令各部隊不得抵抗,就地防守。

    ” “不抵抗?這是什麼狗屁命令!”一名年輕軍官猛地砸向牆壁,指節被磚塊劃出血痕。

    老兵們垂下頭,眼中噙着淚水,槍托重重地砸在地上。

    有人發出野獸般的嘶吼,聲音嘶啞到變形。

     林雲的手在微微發抖,他咬着牙一筆一劃地在本子上記錄:“九月十八日夜,沈陽陷落。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眼睜睜地看着錦州、長春、哈爾濱相繼被攻占。

    每記錄一個地名,他的筆尖就仿佛紮在自己的心上。

    紙頁上洇開的或許不隻是墨水,還有無聲的淚水。

     三個月後,除了黑河、愛輝等偏遠地區,幾乎整個東北都落入了敵人之手。

    林雲将這段屈辱的曆史一一寫進筆記,誓要讓後人永遠銘記。

     凜冽的寒風撕扯着林雲的衣襟,他緊了緊身上單薄的軍裝,跟随義勇軍的隊伍在積雪覆蓋的山林間艱難跋涉。

    頭頂上,一面紅底黃字的“抗日義勇軍”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如同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

     楊靖宇将軍走在隊伍最前方,他高大的身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