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业的四个特质

關燈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授 我們今天講“深信業果”,這個部分是連接前面的“皈依三寶”,我們要避免堕惡趣,皈依三寶是最穩當的。

    什麼是把我們從惡趣當中解救出來的那個真實皈依處?就是三寶。

    所以你隻要皈依三寶,就能幫助我們從惡趣當中解脫出來、救度出來。

     可是如果我們皈依三寶,還依然會繼續造十惡業的話,那還是會堕惡趣,所以皈依三寶不是保證你就不堕惡趣了,不是。

    祂可以幫助我們從惡趣當中解救出來,但是更重要的就是我們現在開始要進行的部分,就是要行十善業、斷除十惡業,這樣才可能有後面所謂的人天果報,或者你想解脫的、想成佛的,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因為一切都是講因果的嘛。

    你想要解脫,那你要修解脫的因,你才有解脫的果;你想成佛,你就要行六度、十波羅蜜、發菩提心,才有成佛的果,所以修行也是有修行的果。

    那平常的話也是,行十善業,就有十善業的果;十惡業呢?就有三惡道的果,一切都是因果。

     所以,相信因果成為我們修行最基礎的觀念,就是你是不是一個相信因果的人?你真的相信因果嗎?各位!在座的各位!你們真的相信因果嗎?(有師兄答:相信)真的嗎?再問一次!真的嗎?确定嗎?确不确定?(有師兄答:确定)我們來分析一下。

    相當的确定啊?真的嗎? 你每天還會造惡業嗎?第一個問自己:你如果是一個相信因果的人,你還會造惡業嗎?你今天還會說錯話、做錯事,然後起不好的念頭嗎?還會不會?應該是不會嘛!因為知道惡因是結惡果嘛!後面有無窮的大苦在等着你!還會不會造惡業?不會啊!那各位就是都不會再造惡業的人,因為相信因果嘛! 第二個,你碰到事情的時候,你的第一念是什麼?譬如說你今天事業不順好了,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或者是夫妻吵架,你第一個念頭是什麼?都是他的錯!絕對不是我的錯。

    今天被老闆炒鱿魚,是老闆的錯,絕對不是我的錯,我的能力有多好!他竟然敢把我fire(解雇)!老闆的錯嘛!是不是?婚姻不美滿,對方的錯!小孩子不聽話,小孩的錯!自己都沒有錯!這是一個相信因果的人嗎?今年不順,你會想到說:是因為我犯太歲?坐太歲?還是沖太歲?夫妻吵架,是不是我家的廚房出了問題?廚房哪邊出了問題?洗手台跟炒菜的爐子太近,水火相克嘛!夫妻就吵架啰!所以趕快改,洗手台跟爐火越遠越好,這樣應該是很保險,不會吵架。

    要不然就是我們家有“鬥口煞”,什麼叫鬥口煞呢?犯煞了嘛!門對門叫鬥口煞,家裡有門對門,它稱為鬥口煞,風水來說。

    所以一家人不和氣,常常吵架的話,那一定是風水出了問題,對不對?趕快拿一個門簾把它遮起來,看以後還吵不吵架。

    我賺的錢老是存不住,一直都會有事情把它花掉,哪裡出了問題?還是風水出了問題嘛!不然我也找不到其他原因啊。

    我們家有“穿堂煞”,陽宅第一兇,什麼?最忌穿堂煞。

    陽宅第一兇就是那個穿堂煞,就是你的大門打開,一直可以看到最後面的那個窗子,所以你的錢從大門進來,就從後面的窗子散出去了,所以錢老是留不住,這個叫穿堂。

    隻要我站在我們家的大門口,像這樣可以直接看到外面的,不管你透過幾扇窗戶,像講堂這邊,可以直接看到外面馬路的,直接可以看出去的,這個就叫漏财。

    回去趕快把它……看是要做門簾啊、還是做一個什麼屏風啊,就是要把它擋住,隻要擋住,财就不會漏出去了,是這樣子的嗎?大家都這麼做,大概有這回事吧。

     一個相信因果的人,他碰到不順利的時候,他第一個念頭是什麼?他會想說我今年是犯太歲嗎?還是風水出了問題?還是怎麼樣?他是怎麼想的?一個學佛修行的人他是怎麼想的?第一個想到什麼?(有師兄答:忏悔)忏悔?說得好!業果?大家都說得好!你們真的是都是這樣想的噢?不然怎麼回答得這麼順?第一個就想:我今天這件事情,是因為什麼因嘛,這才能根本解決;不然你怎麼遮、怎麼去安太歲,都沒有用的,因為你的因沒有解決,你就會有那個果報。

    因為你種稻子,就一定是結出稻子來,它不會變麥,對不對?你要吃蘋果,你就一定要種蘋果樹,你沒有辦法種櫻桃樹,然後想要吃蘋果,很簡單的道理。

    世間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是因如是果的道理,你種什麼種子,就是結出什麼樣的果來。

    那因果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定要有那個因,你想要有善果,你就一定要種善因;你不想有惡報,你就不要造惡業,很簡單!你隻要因種對了,你就一定有那個果報,你不用求啊,你不用求神問蔔啊,你不用改風水啊。

     你沒有偷盜的因的話,你盡管把家裡的門打開大大的,不用一道鎖、二道鎖、鐵窗、鐵門都不用裝,門不用鎖,因為你沒有偷盜的因,你家裡就不會遭小偷,懂嗎?你盡管把你的門開得大大的,都沒有問題。

    你有偷盜的因,你再什麼汽車那個防盜鎖,家裡的鐵窗、鐵門,也是一樣遭小偷啊!所以那一層一層的防護不是防小偷,小偷沒有辦法防,你隻要有那個業因,你就一定會有那個果報。

    也不是家裡的風水出了問題,那個是安定人心所用的善巧方便,佛法稱為善巧方便。

    你可以用這些來度衆生,來利益衆生,先讓衆生身心安頓,身心安頓做什麼?好好學佛修行,好好種善因,才會有善果。

    你沒有種那個因的話,你去改風水啊、去算命啊、蔔卦啊、求神問蔔啊、求三寶加持啊,可是你明明沒有那個因,可能會有那個果報嗎?求得來嗎?如果求得來的話,那因果就不準啦!因果的定律就全部被推翻啦!因為可以求得來,可以改風水,可以改掉我那個不好的惡業,惡業可以因為改風水就改掉了嗎?你們想想看,可能嗎?你家裡就算把所有漏财的風水全部改完,它在别的地方漏吔!不從你們家門口直接進來,從後面漏掉,它從别的地方漏,隻要你有那個業因的話,你就不要想逃掉!所以我們說改風水是安定人心用的、不得已用的方法,因為他信嘛,他信,你就要跟他安風水喽,他不信因果嘛。

    他信因果,他就不會請你看風水,是不是這樣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我再問一遍,各位相信因果嗎?怎麼都沒有聲音了?剛才都回答得很爽快:“相信啊!”真的嗎?所以我們檢查自己,是不是真的是一個深信因果的人,就看你碰到事情,你是不是第一念就想“我造了什麼因,今天才會有這樣的果報”,不會想其他的,不會另外去找答案。

    不會說一定是你的錯啦、然後是他的問題啊,還是風水啊、是我今年犯太歲啊,你不會從這邊找答案,你會從因果這邊找答案。

    因為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業因。

    沒有業因,不會有果報,不然它的果報不是無因生嗎?不可能啊!不可能無因生啊!你沒有種那個種子,你就不可能開花結那個果,我們也知道世界上是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

    所以用到因果來講,也是同樣的道理呀,業果來講也是一樣啊,是不是?所以一個深信因果的人,他碰到事情,一定是從這邊開始。

     剛才有一位師兄講得好!忏悔,沒錯!你今天碰到不順心的事情,你就先忏悔,因為一定是做錯了嘛。

    如果我找不出來它的業因在哪裡,我不知道今天這件事情,它的問題是出在哪裡,是因為我過去無量劫以來在什麼時候造了這個因,然後現在果報現前了,我如果還沒有這樣的智慧觀察,我也沒有宿命通,我不明白,我也還沒把這本書念完。

    這本書念完你就知道了,因為後面它就介紹說你造了什麼業,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我們會比較清楚,碰到事情的時候比較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它的因果關系,我們很快就找到答案。

     今天莫名其妙被老闆罵了一頓,不是老闆的錯,是什麼?我過去莫名其妙罵人家一頓,所以現在果報現前,很簡單。

    我今天開個車子,想要找一個地方,一直繞一直繞,就是找不到那個地方,天氣又熱,開得一肚子火,你就開始埋怨了:埋怨你沒有講清楚啦、還是你為什麼住在這邊,這麼難找啦、又是什麼啦……還是我出門之前沒有看奇門遁甲、沒有看時辰。

    都不是這個問題,要一直繞一直繞哦,繞圈子是什麼業?啊?因為你以前讓别人繞圈子嘛!你以前曾經讓人家繞圈子:一件事情可以好好地講、直接講,你不要,你就要跟人家繞圈子,好,現在果報現前了,繞啊,找不到路啊。

     那我們應該怎樣?找不到路的時候怎麼辦?繞圈子的時候應該越繞越高興,對不對?為什麼?因為我過去造的業怎麼樣?現在受報啦!清淨啊!在幫我消業障!多愉快的事情!我的業障又更少了一點。

    所以這一念包含了忏悔,我忏悔我過去曾經讓人家繞圈子,心不甘、情不願,害人家白忙一場,這中間包含了忏悔,還有包含了什麼?歡喜受報啊!所以我心甘情願,我繞得很歡喜,這樣可以吧。

    然後我以後下定決心,不要再讓人家繞圈子了,那我以後就不會碰到這樣的果報啊。

     随便舉例子,每天都在發生很多的事情,每件事情你是不是都很清楚它的業因呢?如果你很清楚,你就不會自怨自艾啊、什麼怨天尤人啦,什麼都不會了,埋怨啦、不滿啊,統統沒有了,就是靠一個相信因果這樣而已,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隻從這邊去追,追、追、追,去追那個因,不從别的地方找答案,答案都不在别的地方,就是如是因如是果,這麼簡單的道理這樣而已。

     所以我們相信因果,先要了解“業”它有什麼特質?它有四個特質。

    我們了解“業”的特質之後,我們就能夠完全相信,所以果報現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很坦然的去面對。

    所以,我們先了解“業”有哪些特質: 第一個,一切的苦樂都是善惡業所感召的,這個是總原則。

    你今天一切的苦受、一切的樂受,都是你過去曾經造的善惡因、善惡業所感的果。

    你覺得說我今天一天都很順,我今天遇到貴人,所以辦起事情來特别順,那個貴人是怎麼來的?你過去曾經幫助過他,他今天就變成你的貴人啦。

    所以一切的順心、一切的樂受,都是因為我們過去的善業成熟了,就是這樣。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還會不會生起那種…,譬如說你今天位高權重的話,你會不會生起那種“我很了不起、我的地位高、我的權力大”,然後我瞧不起别人說“哎呀!你們都不如我,世界上就是我最行!”就不會生起那種春風得意,因為他可能過幾年就下台了嘛,所以他有什麼好得意的?他福報享完他就下台了嘛。

    所以在位的時候,他就不會生起那種瞧不起别人啊、然後自己最厲害的那種念頭,那種傲慢的心就不會起來。

    所以在我們順境的時候,我們就不會生起慢心或者是貪染,就不會借着權力啊或者是地位啊,然後生起一些…,譬如說貪污都是嘛,生起一些貪的心、欲望的心,會借着這個方便,然後引發了很多很多的欲望,要錢越多越好。

     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的話,在我們順利的時候,我們不會生貪、瞋、癡、慢,這種染污的心不會生起,而且很清楚的知道,就是我的善業成熟了這樣而已。

    所以它就不會引發煩惱,就不會造業。

    要不然人順利的時候,也可以有很多造業的機會,如果他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就會有很多貪、瞋、癡、慢出來,就會造很多不好的業。

    所以順利的時候,對凡夫來講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他不明白這個道理,因此而引發他的煩惱,然後造業的話,我們就知道它不見得是好事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同樣的,苦果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今天一切的不順心,就是我過去的惡業成熟了嘛,也是很簡單,就是這樣子。

    所以我也不會埋怨,我也不會造下惡業,我也不會生氣,然後跟人家吵架,然後一肚子不高興、不滿意,這些情緒都沒有,不會生起來,就是因為我明白這個因果的道理。

    一切的苦果,都是我過去的惡業成熟了,就是這樣子。

    歡喜受報,不再繼續造惡業,因為你發脾氣什麼的,就又繼續造惡業了嘛,你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然後開始數落别人,開始埋怨别人,向外面去找答案,這樣也會造下很多的惡業。

     所以我們要明白,第一個業的特質就是:一切的苦樂都是善惡業所感召的。

    這樣我們在順境跟逆境都不會繼續造惡業,心還是保持什麼?平靜、清淨、平等。

    我們不會故意想要閃躲那個不好的,然後故意要去追求那個好的,苦樂平等,好壞平等,為什麼?都是業力所感召的。

    好的沒有什麼好高興的,壞的也沒什麼好生氣的,那我們就可以保持心平等,不會有苦樂的差别相。

    有苦樂就有取舍,這個是很辛苦的事情吔!因為你要一直逃、一直躲避那個苦受,不要讓它生起,那個惡業不要讓它成熟,一直要追求那個好的果報,這是很辛苦的事情。

     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想:我今天要很順利嗎?每天都要很順利嗎?家庭要很順利,事業要很順利,子女都要很孝順、很聽話,不是嗎?還要錢賺得多多嘛!這個都是想要追求那個好的果報。

    那一切的不順利都不要發生在我的身上,所以我要常常去祈求三寶的加持,常常要修法,要功德回向,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還要忙着改風水、算命蔔卦。

    這一切的所作所為,都是想要避掉那個不好的,然後去找那個好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的心不平等,有取舍,我們要取樂果,然後要舍苦果,為什麼會這樣做?因為我們不明白業的第一個特質,所以心不平等。

    隻要有取舍,心就不平等,就有苦樂,永遠擺不平。

    隻要我們的心平等,順境心平等,逆境心平等,苦樂都平等,每天的日子都很好過。

    不用算命,也不用改風水,不用蔔卦,不用祈求加持。

     第二個特質,它會随着我們的思心所增長廣大。

    就是說你今天做一件好事情,你回去越想越高興,你高興的時間多長、程度多大,雖然今天是一件很小很小的善事,可是你做完之後,歡喜個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