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封山坡解封

關燈
    各家各戶背回大肥豬肉就要開始制作臘肉了。

    首先得将豬肉分解成一塊一塊的方方正正,一般30公分見方,計劃留刀菜,刀菜較小送人用的,長30公分寬5至6公分,選五花肉或尾座肉,刀菜先切分20塊左右,剩下的再切方塊肉留作自家常用。

    剛殺年豬豬肉還是熱的,放涼了再腌制,冬天很快涼,不用冰箱自然冷卻,當時也沒聽說冰箱。

    将備好的鹽巴塗抹在鮮肉上面,全方位無死角抹,用鹽量控制在7%左右,多了會鹹少了達不到效果還容易變壞。

    将肉抹好鹽後放在大容器中,農村當時用大水缸,大木桶(王桶),一桶可裝二百到三百斤豬肉,現在可以用塑料桶裝,當時沒有塑料桶,一層壓一層堆放起來用蓋子蓋上,防止小動物破壞,五天左右上不翻動一次,這樣腌制臘肉味道才均勻。

     腌制七天後拿出來再晾幹水份就可以熏制了,熏制臘肉,有專門的烘房,現在有烘箱(環保型的),或者找一牆角把門肉挂好,挂成一排,下面就用煙熏,不用明火,采一些柏樹葉放在火堆上,煙霧很快升起,這就是熏肉制作過程,熏一兩天就好了,注意熏烤肉時注意防火,以免發生危險。

    新一兩天後,将熏肉挂在高處,一般挂在高牆上,以防小動物,比如說老鼠,小貓之類的,這樣臘肉就制成了,平時就可以取下來食用了,食用臘肉的時候,先要将臘肉用熱水洗幹淨,再放在鍋裡煮熟撈起切片即可。

    四川臘肉味美醇香,入口即化,油而不膩。

     大冬天的熏臘肉,大松也跟在奶奶後邊,一邊熏肉一邊烤火,這樣的冬天是溫暖的。

    “奶奶這塊肉好肥呀,上面還冒油呢”“今年的豬很大,所以很肥,當然有油了”“奶奶,這臘肉好香啊!”“到時候要認真吃飯,奶奶給你煮臘肉吃了,長的又高又大”“奶奶煮臘肉,那就好,那就好” 一般的臘月初臘入也就基本上做好了,這時的蘿蔔也可以上桌了,盧布上舟裡面切一點臘肉,或者放一點大腸油渣,那個味道真的是又鮮美又清香。

    蘿蔔本來就很刮油的,但是和豬油一放上吃起來油而不膩,豬油實際上比植物油更營養。

    豬油能強身健體,能美容美膚是天然的滋補佳品。

    日常生活中隔三差五的吃一點豬油,對身體非常有好處,它可以抗疲勞,延緩衰老,讓人的皮膚更加滋潤。

    四川地區人們的皮膚好,與他們平時的飲食習慣分不開的,對吃豬油的人來說,這些人看起來臉上油光水滑,肌肉彈性很好。

     當時的人們都非常健康健美,因為沒有肥胖病,也沒有三高之說,當時普遍的營養不良,吃的飯菜熱量适中,也不是非常高,粗茶淡飯很是保養身體的最佳食品。

     冬天就是束手束腳的,大家都怕冷,如果幹點活,那就暖和一點,生産隊除了給小麥,油菜施追肥以外,其他也沒有多少活幹,稍微一冷,生産隊會做手藝的,都在家裡做梅河路做鍋蓋之類的,可以到街上去換一點零花錢,同志們,就做一些手工活,冬天做棉鞋,還有做過年的布鞋,反正趁空閑的時候提前做好準備。

    天冷了,山上的樹枝枯葉也很多,大隊決定這幾天打開紅山嶺,讓大家上山割草撿柴,公平起見,山上給每家每戶都分了一定的面積,在自己的面積裡剪裁,但是成林成材的樹木不許搞,人們也非常自覺,反正到冬天了,這山上的柴火也不少,一定要把它搞到家裡去,于是平時可以有燃料,二過年的時候也要用大量的柴,冬天了,烤火也必須用到柴,大家反正也聽隊長的安排,領導講話總是沒有錯的,都必須遵守。

    生産隊決定三天時間讓大家上山砍柴割草,專門上山砍柴割草,社員們的積極性可高了,吃了早飯,大家都帶上鐮刀,砍刀,背架,向山坡進發。

    現在上山上砍的不單單是柴,砍的是溫暖,砍的是能源燃料,一個八九個月的紅杉山裡的枯枝樹木真的不少,地上的樹葉差不多有一尺多厚,一些樹枝,枯枝搞這些東西,差不多都要一天時間,山上其他的灌木喬木統統的砍掉大樹上的旁枝,樹葉也要修整一番,這樣下來三天時間其實也不多,都搞得滿滿的,但是大家收獲也是多多的,基本上可以準備半年的燃料,大蔥生産隊山坡不少,森林資源也比較豐富,相對于其他幾個生産隊,大松他們的生産隊自然資源相當的好,水資源也不錯,森林資源也是第一,有山有水有莊家,是一個很理想的農耕場地。

    大宋弟弟在家裡由奶奶領着玩,幺姑爸爸媽媽還有爺爺都上山去砍柴割草,你們都在山上忙活,生怕丢掉了一小塊燃料,大的數目,大的木材不采集外,其他的殘枝敗葉統統的搞回家,因為山上到了春天,又會長出新的樹枝來,砍的越多,長的越好。

    返回來的柴草,大家都堆放在竹林中,因為生産隊每家每戶都有一塊竹林,這種黃竹林裡面堆放柴草是最佳的地方,可以遮風擋雨,下面的柴草一般不會被淋濕,随時都可以作為燃料使用,竹林裡的空間也比較寬,堆放這些枯枝雜草,樹葉是最佳的地方,柴火一些小動物也在裡面休息,小狗小豬小雞都往裡面鑽,我是他們天然的休息場地,冬天可以保溫,夏天可以防暑。

    ,你下面也是地窖,每家每戶的紅薯都放在裡面,這是一個天然的儲藏室,竹林裡有自然的小氣候,度比較恒定,夏天不熱,冬天不冷,所以冬天的紅薯藏在這個地窖裡最保險。

    大每戶基本上都有小狗,這種小狗專門看家護院的,一般的就栓在地窖旁邊,幫主人看管紅薯,一遇到外來人,他就會汪汪汪的叫起來,就有報警功能。

    累了困了,就在柴草堆裡睡覺,那裡又溫暖又舒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上山砍柴也是挺講究的,先将大的大樹木割倒,但是大的樹木都是一些雜樹沒有用的,松樹柏樹,這些樹木都不會砍下來當柴用,這一定要保留到後面做家具用。

    砍柴的人都知道,這是普遍的常識,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樹枝,随便你把它割倒就行,拿回家當柴燒大的柴可以用來烤火,每年的冬天,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