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魏湾启程奔往曹县

關燈
    ,他們把村子叫屯子。

    好,他們這樣叫,咱們還得記着點。

    等着咱們到了黑龍江了,人家說屯子,那咱也得說屯子了。

    ”俺爹說道。

     “啊,學校,世存大叔,你問那個人,他說一般的有。

    那他那屯子,這麼說也和咱們這一樣。

    有的村子有學校,有的沒有。

    陳爺爺說道。

     “那麼說,有的村子還是不行呀。

    弄不好,咱要是分到了那不好的屯子,沒學校,咱孩子還是上不了學呀。

    ”張叔說道。

     “那好辦。

    咱到那了,他給咱安排時,咱問他,咱去的屯子,有沒有學校。

    要是沒有,咱叫他給調一個有學校的屯子。

    你說呢,學鵬?”陳爺爺說道。

     “啊,這個好說,我估計,他們安排,不能安排咱們太偏僻的屯子,他們得考慮,咱們有孩子,得上學的事兒。

    ”俺爹說着呢,俺爺爺趕上來了。

     “哎,爺爺來了,爺爺魏灣到了,魏灣到了。

    爹,娘,快走啊。

    ”大哥跑到前面喊道 俺們進魏灣了,魏灣的街道上到處是人了,移民的隊伍,四面八方的人一群一群的都正在往魏灣裡進呢,頃刻間,都向魏灣政府大院合攏過來。

     “二舅,二舅來了?二妗子?”二表哥景義扛着行李跑過來。

     “二表哥來了。

    咱二表哥。

    ”大哥跟二哥說道。

     “啊,我認識二表哥。

    ” “來了,二舅,俺跟你們去行吧?” “行,咋不行啊?你那天,給我說你要跟着我上東北的事,我第二天就給你姥爺說了,我叫你姥爺給公社說,你姥爺說,不用給他說,我直接給黑龍江的來接人的馬玉新說就行了。

    你姥爺給那馬玉新一說,就成了。

    ” “俺姥爺真行。

    都六十多了,還為水庫移民張羅事。

    二舅,俺姥爺這回移民上黑龍江走吧。

    ” “哎,開會了,開會了。

    大家聚一聚。

    公社書記要給大家送行,講話了。

    書記,人多,就這樣了,你講吧。

    ”主持人喊道。

     “哎,好,魏灣的移民們,大家好?我呀,隻講三句話:今天是1958年9月14日農曆八月初三。

    今天是個好日子,我代表魏灣政府,代表不是移民的,魏灣公社的廣大人民來為大家送行。

    這是第一句話。

    第二句,我要說,今天走的都是從水庫占用地搬出來的,大家支持國家水庫建設,我感謝大家了。

    第三句話,國家給咱們安置了,安置到黑龍江去了。

    大家也看到了,黑龍江省政府,派人來接咱們了,大家也和他們見面了。

    現在,接咱們的人,今天已經返程了,到前面去給咱們安排火車汽車去了。

    不過,咱們從魏灣到曹縣還是要步行的。

    因為國家沒有這麼多汽車。

    現在是8點整,我宣布,魏灣水庫移民,啟程,出發。

    是共産黨員的,在前面帶頭,走在前面。

    ” “走啊,我給帶路呀。

    ”道上有人個人拿着一個小紅旗喊道。

     “走啊,走啊,上曹縣了。

    ”人們喊道。

     “走啊,爹,咱們走吧。

    這魏灣不屬于咱們的了。

    咱的家在黑龍江了。

    ”大哥說道。

     “走,俺看你爺爺走不?”俺爹說道。

     “哎,俺爺爺來了,爺爺,俺要走了,你走不?”大哥問道。

     “我還不能走,公社的還留着俺們幾個老村長,叫俺們在後面催着點。

    移民走,别落下誰了。

    ” “那咱們走吧,爹,俺們走了。

    ”俺爹說着就再一次和來給俺送行的俺大姑,俺學銀叔叔,楊大爺話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啊,你再看一下,你大哥走沒走。

    ”俺爺爺給俺爹喊道。

     “我大舅走了,在那前面的,焦樓的俺大妗子娘家來幾個推車子的,來送俺大妗子的。

    ”二表哥說道。

     “嗯,你大妗子那小腳,走路擰哒擰哒的,走一步,邁不了二寸遠,那要叫她走到曹縣,人家早到黑龍江了。

    ”俺娘說道。

     “哎呀,走得了,就你愛說那沒用的。

    ”俺爹說俺娘,俺爹說着,還給俺娘遞個眼神。

     俺上路了,俺走走,不時的回頭瞅瞅。

    俺瞅瞅,别人也不停地回頭瞅。

     大家都離開魏灣了,上路了,走挺遠了,在魏灣送行的還有的跪在那兒,坐在那兒地上哭呢。

     “學強啊,學鵬呀,這送咱們的,比咱們還難過呀。

    ”世存爺爺說道。

     “難過,誰都難過,咱們走遠了,慢慢的就好了。

    ”俺爹說道。

     “哎呀,咱們的祖先,在明朝的時候,從山西洪洞縣老鸹窩往這山東遷民的時候,恐怕也是這樣吧。

    ”學強大爺說道。

     ‘哎呀,爹,學強大爺,武軍大爺,咱們快走吧。

    别讓人家落下了。

    ”大哥喊道。

     “落下,拉不多遠,這魏灣到曹縣四十來裡地呢,你一開始走快了,你到前面就沒勁了。

    ”俺爹說道。

     “沒勁兒,爹,現在俺都沒勁了,咱早上都沒吃飯,肚子裡還是昨晚上喝那碗糊塗粥。

    ” “喝那碗糊塗粥,誰不是啊?這兒,從昨晚上到今早上,這人鬧騰騰的,心裡都不着地似的。

    别說沒飯,就是有飯,也吃不進去呀。

    ”爹說道。

     “哎,老馬二叔,别吃不進去了,走啊,快走吧,攆吧,走吧,走到曹縣再說吧。

    ”後面攆上來的人說道。

    人家一幫人說着,就追過去了。

     大家走着,說着話。

    有背着孩子的,有抱着孩子的,也有扛着大行李的,走走累了,就停了下來,也有歲數大的,用木頭轱辘小車子推着的;還有不少歲數并不大,可腳是裹過腳的,像俺大娘,俺心想奶奶,學禮奶奶,陳奶奶,還有很多很多,都是清朝過來的女人,走路實在不行。

    可有的能弄到一個轱辘的小車子,弄着了車子,就搞人推着。

    可有的沒車子,沒人推呀,那就得走了。

    也有走不了,搞人背着的。

    這些人一天走四十裡路,是不可能的。

     還有的,腳小,走一走,就走不動了,一氣,連二裡地都走不了。

    走不了,看着人家蹭蹭地走過去了,氣得就坐那地上哭上了,罵舊社會,該死皇帝,叫俺女的裹腳。

    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結果呀,年輕人看了,笑得了不得。

     年輕人,走幾十裡路是沒事的,那兒就是玩一樣,像大哥,二哥上曹縣要飯,都來過一次了,那是走着玩着。

    一路上,餓了,看着有村子了,就插夥進去要飯。

    二哥和宋小玲,在河南要飯裝過雙胞胎,這回小玲不來黑龍江了。

    二哥就和麗麗裝上雙胞胎了,倆人去讨飯,回來給俺娘帶回來一點吃的,還逗得大家笑夠嗆。

     天快黑了,俺們到曹縣郊外了。

     老師,我不會制作書封面,請您幫忙可以嗎? 喜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請大家收藏:()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