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咱们就在这住吧
關燈
小
中
大
俺們從曹縣出來,有五六天了,目标是上河南商丘開封,就心思着能離開曹縣這個地方,曹縣縣城裡,現在人滿了,到處都是從水庫搬遷出來人,都跑來要米找吃的了。
俺們想離開它,去個大的地方,到那遠離修水庫搬遷的人,到那找活找米要飯幹啥都好辦了。
但商丘和開封究竟在什麼地方,有多遠也不知道。
說不知道,也知道一點,一是俺爹參加八路軍,打鬼子時到過商丘,有個印象;二是俺們在曹縣幹活找米的幾天裡,也向别人打聽了,打聽是打聽了,可誰都說不準,有的說商丘在曹縣的東南,不太遠,應該是在莊子鎮方向,從莊子鎮再奔東南褚廟,再往東南就到了。
有的高處在曹縣正南,大約有一百多裡。
告訴歸告訴,這隻能做個參考。
但俺們自己也是知道自己的,俺們出去,也不是行軍打仗,也不需要精準,隻要是向着這個目标,俺們一家人,一天能背着孩子,推着小木頭車子出去。
能走一程,能到一個兩個村子,能找到活幹也好,找不到活幹,那就舍着臉皮找點紅薯呀,胡蘿蔔呀,能吃到嘴裡,弄不上一飽能弄半飽也就中了。
大家都知道,五八年前後咱們國家的社會體制,生産關系,改革變化是很快的,尤其是山東,河南一帶,農村在五六年剛成立互助組,到了五七年春就升級到初級社了,在初級社還沒組建好呢,還沒到幾個月呢,大家還沒有體會出初級社和互助組有啥不同呢,就擴成高級社了。
俺的家馬樓就是那樣的,五七年,一年升倆格。
緊接着就是五八年人民公社了,開始大躍進了。
在大躍進還沒搞上一個月呢,俺的家鄉馬樓就開始修水庫了,上級叫俺們搬出去了。
俺的家鄉形勢變化極快。
變得俺們沒家了,變得俺們推着小車子,背着孩子,出來找活幹找米吃了。
俺們的家鄉在變化,别的地方也在變化。
在俺們走到河南莊子鎮時,俺們打聽路問老鄉,這是莊子鎮嗎?老鄉他說,這是順河。
當俺們再問他你們這前面是褚廟公社嗎,他說是邵莊。
莊子鄉也吧,邵莊鎮也吧,俺們無非就是想找一個人口多的地方,能找個住的地方,找到一點米吃罷了。
這一天,俺們幾家又來到一個新地方,這個地方,你冷眼一看,村子還是挺稠密的,不遠一個,不遠一個,俺們大家一看,甚為高興,是個找米的好地方,找米往哪個方向去都行,至于你到那能不能找到米呀,吃的呀,還是有活幹呀,那就靠你的點子和本人的能力了。
這一天熱呀。
天熱,俺們又從北邊過來,背着孩子,推着車子,走了十幾裡路了,可一說,早已汗流浃背了。
“先歇一會吧。
都到這樹底下,涼快涼快吧。
”俺爹喊着。
“歇一會呗,天太熱了,哎,二兄弟,這又是啥地方呀?”武軍問道。
“啥地方?待會,遇到當地的人,再打聽打聽呗。
這麼說吧,這是河南的地界是準了?”俺爹說道。
“打聽,那也得打聽個明白人,你看在前面那個村子,你問他這是什麼村子,他告訴你是什麼大隊。
你問他這是什麼集市,他說這是什麼人民公社。
”學強說道。
“哎,咱别說這個了。
我問你們一下,這大個子張和他兩個兄弟,昨天和今天,你們還沒見到他們的影吧?”俺爹問道。
“沒有。
”學強大爺說道。
“哎,你一說這大個子張,這個人怪不怪呀?隻從那天晚上,那個大隊的隊長,叫咱們上他們大隊的大食堂,去吃饅頭,吃完饅頭,咱們各自找地方睡覺去了,第二天早上,他上咱那兒,打了個照面,二兄弟,你給他說,叫他回去,喊他們的人,叫他組織好,說咱們一起走。
他就沒跟上來。
”不知道這是咋回事呢?老楊大哥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武軍說道。
“咋回事兒?我看呀,人家大個子張,是看出事來了,人家就不知聲,就不想跟咱們在一起了了呗。
”楊大爺說道。
“看出事來了,他看出啥事來了?”武軍問道。
“看出啥事來了,那事兒,不明擺着的嗎?那天晚上,咱們這些人和他家三家,都上哪大食堂吃饅頭了吧?那這六家人,在一起,那是十九個人呢。
在一起,吃了一筐饅頭還不夠,那要是他們自己去呢,那他們不就夠吃兩頓的了嗎?”楊大爺說道。
“啊,是啊。
那大個子張挺尖的。
”俺爹說道。
“哎呀,尖不尖,他尖,别人也不傻。
俺看出門在外,還是有個伴好。
武軍說道。
” “哎,咱别說這個了,咱得掂對着找米了,俺看了,還是咱這馬樓的這幾家在一起吧。
”俺爹說道。
“就是啊,二兄弟,我看是這樣,咱早上還都沒吃飯呢。
天都到這個時候了,出去找米,待一會,再一晃就晌午了,中午這天還熱,咱出去,我看,那夥出去,中午不想回來,就不回來吧。
不行的話,就在要到馍那,就地,找個地方,有樹有陰涼的地方吃了,歇一會算了。
在那吃完,自己再琢磨自己晚上怎麼找米就行了。
”武軍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行,行行行,中。
”俺爹說道。
“中,這個法子太好了。
這樣,大家都能多歇一會。
”學強大爺說道。
“那事就這麼的了,大家就都開始吧,開始去找米吧。
”俺爹喊道。
“哎,找米,這掃盲識字,學識字,學的,把過去舊社會的逃荒要飯,說成找米了。
”武軍大娘說道。
“就是嘞,幾百年積累的家,房子都沒了,混的啥也不是了,還嘚出來幹這舍皮拉臉找米的事來了。
”俺娘說道。
“就是嘞,這找米,和過去的要飯,還有什麼兩樣呀?”俺學強大娘說道。
“哎,别亂說呀,這是大躍進年代。
我估計,國家這修水庫,早就安排好了,給咱們咋安排,還沒到出空來。
是吧?學強和武軍兩個大哥?還有楊大哥?”俺爹說道 “哎,我琢磨着,國家也是這麼回事?走吧,咱們,看看,你們都奔哪,進哪個村莊呀?”武軍問道。
“挨着來呗,咱從這個十字路口開始,從北邊往南來,一,二,三。
今天咱一家走一個村,”俺爹說着,用手指着。
“走吧,都渴死了,咱往前走,都看着呀,那條街,有大井呀,說發現了,咱們先讨口水喝呀。
”學強大爺喊着。
“我估計,咱去的那個村子裡,都有大井。
沒大井,他人吃什麼,他喂的馬牛羊喝什麼?”俺爹說道。
大家在路旁大樹底下,乘涼了一會。
現在,三家人,都要找米去了,分開了。
俺們俺爹看着武軍領着媳婦和孩子往西北那
俺們想離開它,去個大的地方,到那遠離修水庫搬遷的人,到那找活找米要飯幹啥都好辦了。
但商丘和開封究竟在什麼地方,有多遠也不知道。
說不知道,也知道一點,一是俺爹參加八路軍,打鬼子時到過商丘,有個印象;二是俺們在曹縣幹活找米的幾天裡,也向别人打聽了,打聽是打聽了,可誰都說不準,有的說商丘在曹縣的東南,不太遠,應該是在莊子鎮方向,從莊子鎮再奔東南褚廟,再往東南就到了。
有的高處在曹縣正南,大約有一百多裡。
告訴歸告訴,這隻能做個參考。
但俺們自己也是知道自己的,俺們出去,也不是行軍打仗,也不需要精準,隻要是向着這個目标,俺們一家人,一天能背着孩子,推着小木頭車子出去。
能走一程,能到一個兩個村子,能找到活幹也好,找不到活幹,那就舍着臉皮找點紅薯呀,胡蘿蔔呀,能吃到嘴裡,弄不上一飽能弄半飽也就中了。
大家都知道,五八年前後咱們國家的社會體制,生産關系,改革變化是很快的,尤其是山東,河南一帶,農村在五六年剛成立互助組,到了五七年春就升級到初級社了,在初級社還沒組建好呢,還沒到幾個月呢,大家還沒有體會出初級社和互助組有啥不同呢,就擴成高級社了。
俺的家馬樓就是那樣的,五七年,一年升倆格。
緊接着就是五八年人民公社了,開始大躍進了。
在大躍進還沒搞上一個月呢,俺的家鄉馬樓就開始修水庫了,上級叫俺們搬出去了。
俺的家鄉形勢變化極快。
變得俺們沒家了,變得俺們推着小車子,背着孩子,出來找活幹找米吃了。
俺們的家鄉在變化,别的地方也在變化。
在俺們走到河南莊子鎮時,俺們打聽路問老鄉,這是莊子鎮嗎?老鄉他說,這是順河。
當俺們再問他你們這前面是褚廟公社嗎,他說是邵莊。
莊子鄉也吧,邵莊鎮也吧,俺們無非就是想找一個人口多的地方,能找個住的地方,找到一點米吃罷了。
這一天,俺們幾家又來到一個新地方,這個地方,你冷眼一看,村子還是挺稠密的,不遠一個,不遠一個,俺們大家一看,甚為高興,是個找米的好地方,找米往哪個方向去都行,至于你到那能不能找到米呀,吃的呀,還是有活幹呀,那就靠你的點子和本人的能力了。
這一天熱呀。
天熱,俺們又從北邊過來,背着孩子,推着車子,走了十幾裡路了,可一說,早已汗流浃背了。
“先歇一會吧。
都到這樹底下,涼快涼快吧。
”俺爹喊着。
“歇一會呗,天太熱了,哎,二兄弟,這又是啥地方呀?”武軍問道。
“啥地方?待會,遇到當地的人,再打聽打聽呗。
這麼說吧,這是河南的地界是準了?”俺爹說道。
“打聽,那也得打聽個明白人,你看在前面那個村子,你問他這是什麼村子,他告訴你是什麼大隊。
你問他這是什麼集市,他說這是什麼人民公社。
”學強說道。
“哎,咱别說這個了。
我問你們一下,這大個子張和他兩個兄弟,昨天和今天,你們還沒見到他們的影吧?”俺爹問道。
“沒有。
”學強大爺說道。
“哎,你一說這大個子張,這個人怪不怪呀?隻從那天晚上,那個大隊的隊長,叫咱們上他們大隊的大食堂,去吃饅頭,吃完饅頭,咱們各自找地方睡覺去了,第二天早上,他上咱那兒,打了個照面,二兄弟,你給他說,叫他回去,喊他們的人,叫他組織好,說咱們一起走。
他就沒跟上來。
”不知道這是咋回事呢?老楊大哥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武軍說道。
“咋回事兒?我看呀,人家大個子張,是看出事來了,人家就不知聲,就不想跟咱們在一起了了呗。
”楊大爺說道。
“看出事來了,他看出啥事來了?”武軍問道。
“看出啥事來了,那事兒,不明擺着的嗎?那天晚上,咱們這些人和他家三家,都上哪大食堂吃饅頭了吧?那這六家人,在一起,那是十九個人呢。
在一起,吃了一筐饅頭還不夠,那要是他們自己去呢,那他們不就夠吃兩頓的了嗎?”楊大爺說道。
“啊,是啊。
那大個子張挺尖的。
”俺爹說道。
“哎呀,尖不尖,他尖,别人也不傻。
俺看出門在外,還是有個伴好。
武軍說道。
” “哎,咱别說這個了,咱得掂對着找米了,俺看了,還是咱這馬樓的這幾家在一起吧。
”俺爹說道。
“就是啊,二兄弟,我看是這樣,咱早上還都沒吃飯呢。
天都到這個時候了,出去找米,待一會,再一晃就晌午了,中午這天還熱,咱出去,我看,那夥出去,中午不想回來,就不回來吧。
不行的話,就在要到馍那,就地,找個地方,有樹有陰涼的地方吃了,歇一會算了。
在那吃完,自己再琢磨自己晚上怎麼找米就行了。
”武軍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行,行行行,中。
”俺爹說道。
“中,這個法子太好了。
這樣,大家都能多歇一會。
”學強大爺說道。
“那事就這麼的了,大家就都開始吧,開始去找米吧。
”俺爹喊道。
“哎,找米,這掃盲識字,學識字,學的,把過去舊社會的逃荒要飯,說成找米了。
”武軍大娘說道。
“就是嘞,幾百年積累的家,房子都沒了,混的啥也不是了,還嘚出來幹這舍皮拉臉找米的事來了。
”俺娘說道。
“就是嘞,這找米,和過去的要飯,還有什麼兩樣呀?”俺學強大娘說道。
“哎,别亂說呀,這是大躍進年代。
我估計,國家這修水庫,早就安排好了,給咱們咋安排,還沒到出空來。
是吧?學強和武軍兩個大哥?還有楊大哥?”俺爹說道 “哎,我琢磨着,國家也是這麼回事?走吧,咱們,看看,你們都奔哪,進哪個村莊呀?”武軍問道。
“挨着來呗,咱從這個十字路口開始,從北邊往南來,一,二,三。
今天咱一家走一個村,”俺爹說着,用手指着。
“走吧,都渴死了,咱往前走,都看着呀,那條街,有大井呀,說發現了,咱們先讨口水喝呀。
”學強大爺喊着。
“我估計,咱去的那個村子裡,都有大井。
沒大井,他人吃什麼,他喂的馬牛羊喝什麼?”俺爹說道。
大家在路旁大樹底下,乘涼了一會。
現在,三家人,都要找米去了,分開了。
俺們俺爹看着武軍領着媳婦和孩子往西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