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政变

關燈
     原定于秘密護航萊茵哈德的裝甲部隊開始行動,移動山脈般的礦卡還未放下車鬥,車鬥中的坦克就已經從幾米的高度躍出車鬥,重重摔落在地面上,而後向在血色光輝照耀下的城市開進。

     國防軍首先占領了位于站台南部一千米的軍事博物館,而警察則迅速占領了在軍事博物館東南角的一棟居民樓和西南角的一座圖書館。

     雖然平民也是SS的幫兇,但國防軍并不殺害平民,當SS警察占領居民樓和圖書館并撤出平民時,國防軍的火力點并沒有對撤離的平民開火,但當有一位SS警察混入平民試圖繞到國防軍火力死角時,一名國防軍的狙擊手毫不猶豫地打爆了他的頭。

     軍事博物館内,一輛山脈般的鼠式坦克停在展館中央——這台巨獸原本在20世紀40年代末被廢棄,但在黑輪日公國成立後又被運到北非,作為第三帝國的紀念品放在展館中。

    時至今日,仍會有附近學校的老師帶着一群學生們來到軍事博物館,仰望第三帝國昔日的瘋狂與輝煌。

     現在,軍事博物館正面面積達兩千平方米的玻璃已經被12号坦克的150MM主炮炸成滿地的碎晶,軍用步槍兇猛的火力源源不斷地向軍事博物館内潑灑,試圖将一切生命撕碎。

     幾名警察躲在鼠式坦克後方,背後冰冷的裝甲上正烙印着NC黨巨大的萬字符,而身前則是一杆纖細無力的步槍。

    一名警察拉響最後一枚閃光彈,将其反手投出,閃光彈越過鼠式坦克的128MM主炮落在另一側并爆炸,但強光并未使國防軍的火力減弱半分。

     一輛坦克發射了一枚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細長的彈芯直接貫穿鼠式坦克的側面裝甲,最終彈芯從鼠式坦克側面裝甲上萬字符的中央鑽出,裹挾着金屬碎屑與火花,綻放起一朵緻命的金屬之花。

    斷裂的彈芯和金屬碎片像霰彈般噴射,将後方數名警察的身軀直接炸斷。

     坦克随即開進,步兵駐紮在建築内并構建臨時掩體。

    軍用輕機槍被架設在窗口,向着東南和西南側被SS警察駐紮的建築壓制,輕機槍密集的子彈鞭笞在建築上,形成一道道塵柱。

     子彈如鋼鐵蜂群般打碎玻璃,湧入室内,撕扯着目光所及的一切,不出幾秒鐘,一間精美的歐式卧室就被掃成被灰塵覆蓋的廢墟。

     坦克開到軍事博物館南側,一門門主炮瞄準建築的窗戶并發射高爆彈,圖書館上整齊的窗戶中便冒出陣陣濃煙,滲出隐隐約約的火光。

     而在圖書館内部,數千本積灰的圖書如厚重的白雪花般從書架上飄落,地面被掉落的書本完全覆蓋,仿佛一層凝固的紙質海洋。

    警察在堆滿書本的地面上艱難移動。

    一梭子輕機槍的子彈掃來,地面便激起一道由無數書頁組成的白浪,一名警察躲閃不及被擊中,他的上半身便轟然炸裂開來,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巨獸咬去一口。

     國防軍本想依靠坦克和裝甲車繼續推進,但原本秘密護航萊茵哈德的裝甲部隊也迅速介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輛11号坦克碾過血光與鮮血渲染的公路,炮塔上那門四聯裝高射機槍不斷向着附近的警察掃射,而履帶則碾過試圖攔路的警察與警車,道路上一片血色灘塗。

     驟然間一聲巨響,在公路上橫沖直撞的11号坦克停止下來,它的右側裝甲上出現一個明顯的孔洞,其中閃爍着黃橙色的火焰,而一道更兇猛的火焰直接沖開艙蓋,在炮塔上空彙成三股火噴泉。

     SS的裝甲部隊似鋼鐵河流般湧入城市,SS的坦克雖然和國防軍的坦克使用同一型坦克,但依仗着整個國家的力量,SS的坦克裝備着更精良的複合裝甲,更精準的火炮,更精密的火控系統等,以保障其在甲彈對抗中獲得優勢。

     在狹窄的巷戰中,坦克與坦克互相碰撞,沖蕩出一片鋼與火的煉獄。

    廣袤的地下城市似乎真的化作墓碑群——全城停電,玻璃破碎,整齊排列的窗戶宛若被挖去眼球的空洞眼眶,半空中舞動的煙塵在紅光下顯現出血霧的斑駁,地面上紅光與殘肢交錯似是大地滲出的淤血,隻有近處時不時駛過的坦克和裝甲車,遠方則是坦克集群對沖時瘋狂閃爍的光幕。

     國防軍在SS精良武器的進攻下開始顯現出劣勢。

     一輛國防軍的12号坦克被反坦克步槍癱瘓履帶,像鋼鐵堡壘般橫亘在馬路中央,用同軸機槍和高射機槍壓制着任何妄圖靠近坦克的SS步兵。

     一輛SS的11号坦克從廢墟中探出炮塔,而國防軍的12号坦克随即向其發射一枚150MM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原本150MM穿甲彈足以貫穿11号輕型坦克的任何區域,但SS的11号輕型坦克的炮塔裝甲加裝了陶瓷複合裝甲和鎢鋼夾層,穿甲彈并未将其擊穿,炮塔上隻冒出一股輕煙和幾片金屬碎屑。

     而11号坦克的127MM主炮同樣射出一枚穿甲彈,這枚穿甲彈的藥室加長,彈芯加長,火藥技術加強,使它猶如一根神明射出的利箭,射穿國防軍12号坦克厚重的炮塔裝甲。

     國防軍的裝甲部隊不斷後退,同時工兵借着坦克的掩護,利用爆破筒炸出坦克壕溝并讓坦克隐蔽,才勉強止住陣線的後退。

     即便是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地下首都,SS依舊保留着其全面軍事化的設計理念——地下城市中原本用于承載火車的鐵路網成為裝甲列車的生命線。

     兩輛裝甲列車駛入城市,它們的身軀宛若橫貫大地與巨岩的鐵龍,承載着人類老練的殺戮機器。

     裝甲列車如戰列艦般側面朝向國防軍,血色浸染的地平線下多出兩道平行的黑弦,閃爍着斷斷續續的光輝... 裝甲列車炮塔上的機炮與重型火炮不斷向着國防軍所處的位置進行地毯式火力打擊,地面被炮彈濺起的無邊塵埃所淹沒,唯有高聳的建築和混凝土穹頂懸在塵海頂端,但随着重型火炮的轟擊,那些浮島般從塵海中探出頂端的樓宇也沉沒在塵柱中。

     國防軍被完全壓制,一次内戰似乎短暫興起,又迅速結束。

     政變一天不成,就不是一場成功的革命。

     ... 國防軍已經在政變初期迅速破壞地下城市的電力系統和通訊系統,甚至連水循環系統和空氣循環系統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使地下城市與外界幾乎隔離開來。

    而由于九州不間斷的電磁壓制和對地下工事的高效毀傷,各區已經對地下城市的失聯習以為常,對于他們來說,絕對不能因九州的攻擊随意變換位置,他們的防線要像被釘子釘在國土上一樣堅守着。

     克普利爾面對着牆壁上的作戰地圖,感覺那仿佛是一張不斷變形的迷宮圖。

     他知道自己短時間内不會做出那樣的抉擇,但他知道自己在今天必須要做出那樣的抉擇。

     是戰争就會有人犧牲,這理所應當。

     經曆六十餘年的世仇之劍已經被歲月磨得鋒利無比,而未來的威脅早已鋒芒畢露欲将整個北非大地連同這個國家的複興夢斬碎,黑輪日公國的未來,将邁向何方? 喜歡新冷戰:異界入侵請大家收藏:()新冷戰:異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