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政变

關燈
    這是一次陰謀——也是一次陽謀。

     萊茵哈德功高蓋主,已經威脅到海因裡希的地位,因此海因裡希決定威懾萊茵哈德,将這個雖然有能力,但不知人上有人的莽撞者威懾一段時間,至少壓制萊茵哈德的勢力直到終焉日到來。

     萊茵哈德和其軍官将秘密出行一場會議。

    而海因裡希與其親信軍官反複發送着經過簡單加密的電報,其大緻内容是萊茵哈德的秘密出行路線,但電報中的“萊茵哈德”被換成了“海因裡希”。

    而海因裡希的目的就是将電報故意暴露給國防軍,用自己的名字吸引國防軍的仇恨,借國防軍之手威懾萊茵哈德。

     “領袖,這樣是否會使萊茵哈德遭遇生命危險?他現在已經是殘疾人了,隻不過對義肢适應得比較好。

    ”一位助手向小憩結束後的海因裡希問道。

     “不,我相信他能活下來。

    僅憑質疑終焉日計劃這一項罪名,普通人早就被執行死刑了,而萊茵哈德不僅長期對終焉日持反對态度,在擔任臨時SS首領期間,甚至一度試圖反對終焉日計劃,若不是他身居要職,早就要被千刀萬剮了。

    ”海因裡希在房間内踱步,他身後是城牆般的書架,成千上萬本書籍中,是黑輪日公國近百年來的罪孽與榮耀:“我們還要吸引國防軍主動出擊,這樣一來,國防軍就将是擾亂國家的罪人,所有公民将站在我們這一方!” “單憑萊茵哈德的力量,恐怕很難生存下來。

    ” “當然,我們已經排出兩個裝甲師秘密布置在萊茵哈德周圍,一旦國防軍敢于發動攻擊,裝甲師就會立刻反擊以保障萊茵哈德的安全。

    ” “萊茵哈德能體會到我們的意思麼?” “當然...他是個很有能力的人。

    ” ... 2008年10月3日,黑輪日公國,地下首都。

     這座龐大的防核工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就開始建設,50年來這座龐大的地下工事像病毒一樣不斷在地下岩層中蔓延,時至今日,在居住這座防核工事中的人口已經不亞于一座真正的城市。

    這座地下城市的居民樓呈規整而統一的長方體,整齊地排布着,如一座座灰色的墓碑般頂着防核掩體的混凝土天空。

     地面傳來輕微震顫——一列列礦用卡車排成長龍在地下隧道中行駛,這些礦卡的車鬥上被一張張巨大的防水布以防止揚塵,而防水布下顯出粗略輪廓的巨大礦石似乎十分沉重,讓那些巨型礦卡的引擎發出聲嘶力竭的轟鳴。

     在轟鳴下,萊茵哈德登上防彈轎車,搖上遮光車窗,伴随着數輛坐滿秘密警察的防彈轎車融入車流之中。

     按SS對萊茵哈德路線的推斷,萊茵哈德在經過一處地下隧道時,最有可能遭到國防軍的刺殺,但令所有SS未預料到的是,國防軍的目标從來不是海因裡希或希姆萊等個人,他們要的是榮耀與勝利。

     幾分鐘後,一輛百米長的礦運列車緩緩停靠在站台邊上,當站台中的工人們熟練地推拉拉杆,使那些沾滿泥污與礦渣的龐大機械活動式,被防水布覆蓋的運貨車廂内忽然爆發出一陣咆哮的轟鳴,而後無數個易拉罐大小的投擲物從防水布下飛出... 那是一大堆閃光彈,站台中嘈雜的金屬碰撞聲後,幾乎同時爆發其恒星般閃耀的光芒,光浪與聲波瞬間癱瘓了在站台中工作的工人們,他們像嬰兒一樣蜷縮着身體在布滿礦渣的地面上蠕動,發出陣陣令人難以忍受的尖叫與哀鳴。

     礦運列車的車廂側門開啟,其中不是礦渣和碎石,而是一輛輛12号坦克,它們的引擎低吼着,而後驟然發力沖出車廂,如一群灰色的犀牛般在工程機械構成的鋼鐵巨林中奔跑着,激起一片片黑灰色的礦渣。

     同時,地下城市外的土層中傳來隐約的震顫與鐘鳴,在經過一片片墓碑般的樓宇的回聲處理後,聽起來就像某個巨人緩慢的心跳——是國防軍士兵進入地下排水系統,用炸藥将通向外界的光纜和電纜炸斷,使城市内部和城市外部的聯絡被切斷。

     一輛輛高機動的裝甲車從站台中駛出,它們很快超越了坦克的隊伍并在公路上瘋狂流竄着,不斷變道超越地下公路上的汽車與卡車,而機槍手操縱着車頂的機槍與火箭筒,着重向通訊設施發動打擊。

     城市中響起密集的槍聲——裝甲車上的重機槍噴出細長的火舌,一片緻命的鋼鐵精靈便向路旁的變電箱和樓宇間垂下的電線襲去,密集的火雨頃刻間就将路旁的機器打碎,像捏扁一個紙團般輕松,而那些被子彈打斷的電線則像少女的黑發般垂到地面。

     萊茵哈德正要登上防彈汽車,一輛裝甲車便從百米開外的公路上高速掠過,車頂那挺機槍胡亂地射擊着,萊茵哈德身前的防彈轎車上頓時炸開數個駭人的彈孔。

    一枚7.92MM機槍彈擊中連接萊茵哈德左臂的義肢,金屬肢體頓時開裂成數瓣,而巨大的沖擊力也幾乎讓萊茵哈德摔倒在地。

     兩枚火箭彈擊中不遠處的一座信号塔,那由金屬骨架構建而成的高塔中央頓時爆出兩團濃密的黑色雲團,而後在呻吟中坍塌,那金屬骨架不斷向着萊茵哈德墜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名護衛立刻扶住萊茵哈德,并順勢将其推入防彈轎車内。

    數十根鋼筋向着防彈轎車頂部不斷砸來,幾乎将轎車掩埋在一片鋼鐵骸骨下。

    一台數百千克重的變電箱墜落,如重錘般砸在轎車的前引擎蓋上,将其砸出半米深的凹陷,轎車也無法發動。

     萊茵哈德用傳統的機械搖杆搖下窗戶,隻見窗外的世界已經是一片混亂。

     一輛裝甲車沖破警察設立的路障,在公路上橫沖直撞,車頂那挺重機槍兇猛地噴出一片燃燒的花雨,将隻有輕武器的警察壓制在厚重的混凝土牆後,而那試圖沖上去與裝甲車角力的警用汽車,也早已被機槍彈掀飛頂蓋,或被碾成鐵片。

     萊茵哈德取出座位下的半自動步槍,用光學瞄具瞄準百米開外裝甲車頂部的機槍手,一發子彈破膛而出,半秒後遠處的機槍手便被穿頭而死,被子彈打飛的頭盔在空中旋轉着,最後落在血泊中。

     趁着火力空檔,數名警察立刻沖到裝甲車周圍。

    其中一名警察扒着裝甲車外的爬梯,從腰間抽出一枚手榴彈并向車頂擲去,手榴彈落入車内,很快裝甲車頂部便升起一團夾雜着血霧的青煙... 但混亂仍未停止。

     裝甲車僅僅作為國防軍第一批次的騷擾力量,但即便如此,它們依舊對功能高度集成化的地下城市造成重大破壞,例如,電力系統的損壞。

     一些裝甲車裝備的機炮和火箭彈癱瘓了城市的中央供電系統和備用供電系統,依靠人造光源維持白晝的地下城市驟然黯淡下來,廣袤的混凝土穹頂似乎變成一望無際的夜幕,而排列整齊的樓宇則像是荒涼夜色下的墓碑群,但很快,世界重新恢複光亮——迎來一次血紅色的黎明。

     國防軍的士兵打出紅色照明彈,頃刻間世界被粗暴地撕成紅黑兩色,半空中似乎懸浮着猩紅色的群星,而地面上則是那些星辰留下的紅色鮮血... 在赤紅色世界的血光下,一場更慘烈的争奪戰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