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重启刘墉
關燈
小
中
大
說不出話來。
劉墉冷哼一聲:“既然如此,今日劉墉就給爾等立個規矩。
現在、馬上将今日及以往的欠款,諸位必須平攤還清,往後誰也不許再動用公款吃喝!哪怕是迎來送往上層高官,也不能動用公款!如有違者,本官将嚴懲不貸!”官員們雖滿心不情願,但也不敢違抗,隻得乖乖掏錢。
在江甯府,劉墉經常穿着他那以前沒罷官時的官服和頂戴,已經多年沒有換過,與現在江甯的其他官員的穿戴格格不入。
這天劉墉正審閱公文,李師爺匆匆進來:“大人,您看看,您這身官服成什麼樣子了,今日我給您弄來一身新的,來試試是否合适!” 劉墉放下公文,看了看李師爺,隻見一個小小的師爺,穿金戴銀,那手上的扳指也價格不菲。
而恰在此時,一位姓孫的通判前來報事,也穿着華麗的綢緞官服,腰間玉佩閃閃發光。
劉墉看了皺了皺眉頭:“孫别駕這一身行頭,怕是價值不菲吧?師爺嘛,非是官員,如何穿戴,本官管不着。
而你的穿戴,卻讓本官實難接受!” 下屬官員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大人,這……這不過是孫某平常穿戴。
” 劉墉嚴肅地說:“為官者,當以廉潔節儉為本,把心思放在政務上,而非貪圖享樂。
你看看你,如此奢靡,如何能為百姓做好表率?” 孫通判滿臉通紅,低頭認錯。
劉墉接着說:“從今日起,府中官員一律不得鋪張浪費,減少不必要的享樂活動,把精力都放在為百姓辦事上。
若再讓我發現有奢靡之風,嚴懲不貸!”然後扭頭對旁邊的師爺說:“你把這官服收入庫中,等待不時之需時再用!劉墉不敢奢侈!” 此後,劉墉以身作則,穿着樸素,飲食簡單,在他的影響和約束下,江甯官場的奢靡享樂之風漸漸得到遏制。
一日,劉墉接到百姓狀告,說是朝廷早已頒布的一項惠民政策遲遲未曾落實,百姓沒得到實惠。
劉墉大怒,立即召集下屬官員問話。
劉墉将狀紙往桌上一拍:“這是怎麼回事?朝廷的政策為何落實不下去?” 負責此事的同知張大人結結巴巴地說:“大人,這……這中間有些誤會,我們已經在努力推進了。
” 劉墉盯着他:“努力推進?我看是你們敷衍塞責,不認真對待政務吧!如實上報情況,不許有半點虛報瞞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在劉墉的嚴厲追問下,張府丞終于承認,是自己工作不力,沒有認真督促落實。
劉墉怒不可遏:“你身為朝廷官員,卻如此敷衍,百姓利益受損,你該當何罪?”當即對張府丞進行了嚴厲的訓斥和懲處。
從那以後,劉墉對下屬官員的工作進行嚴格監督和檢查,但凡發現有敷衍塞責的情況,絕不姑息。
在他的整治下,江甯府的政務處理變得高效務實,得到了百姓們的更多信任。
這日府門外突然一陣喧鬧,有人大喊:“欽差大人到——!” 劉墉聽到後非常疑惑,這個時候,朝廷派欽差前來為了何事?無論如何,既然來了,那就迎接吧。
于是劉墉帶着我和付钰等人一起出去迎接。
來到外面一看,一個是都察院禦史吳玉綸、一個是刑部侍郎阿楊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哎呦——!哪股風把二位吹到這裡了?下官迎接來遲,贖罪呀贖罪!”劉墉趕緊打招呼。
“别提了,劉大人!盱眙縣出現了奇怪的人命案,有人進京告狀。
我二人受朝廷囑托,前來協同兩江總督高晉高大人調查盱眙之案來了!我等經過初期了解,這案件疑點重重。
所以嘛,想請你劉大人幫幫忙!”吳玉綸開口說道,阿楊阿在後随聲附和。
既然二位欽差前來求助,劉墉也不好推脫,就勉強答應下來。
于是我和付钰二人也就跟着劉墉參與了盱眙縣的人命案。
劉墉緊皺眉頭,看着二位欽差拿來的手中的卷宗,緩緩說道:“這案子疑點重重,李士誠稱在安徽泗州盱眙縣與人沖突,緻同鄉裴家遭滅門,進京告狀,可這其中人物關系複雜,諸多細節對不上。
” 幾天後的一日,付钰匆匆走進來,抱拳道:“各位大人,我已去調查了李士誠的背景,他确實是直隸冀州人,以販賣銀魚為生。
隻是這所謂的滅門案,越查越覺得蹊跷。
” 劉墉微微點頭,“裴家的情況你可查清了?裴廷楷身為裴家族長,曾任泗州武官,他侄子裴寶玉已去世多年,李士誠卻誤将裴寶玉的兒子裴文章認成裴寶玉!這其中定有隐情。
” 付钰道:“大人明鑒,我還查到,李士誠曾住的盱眙縣店主徐乾初,被他指與塗二旦等人勾結謀害他并導緻裴家滅門。
可塗二旦查無此人,還有一同被指控的馬老坤、曹炳臣,曹炳臣也不見蹤影。
” 我在一旁忍不住插話:“大人,這李士誠所言如此漏洞百出,會不會是他故意編造謊言?” 劉墉看向我道:“不可輕易下判斷。
黃景燮身為盱眙縣知縣,被李士誠控告不作為,他卻辯稱并無此事。
如今都察院禦史吳玉綸、刑部官員阿揚阿與兩江總督高晉一同審理此案,我們要從他們的調查中尋找線索。
” 正好,吳玉綸和阿揚阿前來與劉墉商議。
吳玉綸面露難色:“劉大人,這案子我們查了許久,徐乾初堅稱自己無辜,與裴家滅門毫無關系。
” 阿揚阿接着說:“我們也派人在盱眙縣四處打聽,确實沒有塗二旦和曹炳臣這兩人的蹤迹。
” 劉墉沉思片刻,“看來,我們要從李士誠的行蹤和他與裴家的關系入手。
他為何會誤認裴家人,又為何一口咬定徐乾初等人謀害他和裴家,這背後必定還有更深的秘密。
” 付钰突然想起什麼,“大人,我在調查中發現,李士誠在盱眙縣的那段時間,行為有些怪異,經常深夜外出,似乎在尋找什麼。
” 我心中一動,“會不會他在尋找什麼重要的東西,才引出了這一系列事端?” 劉墉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有道理。
我們要重新梳理李士誠在盱眙的每一個細節,找到他深夜外出的目的地,或許那就是解開這樁滅門案謎團的關鍵。
” 随着調查的深入,我們終于發現李士誠深夜外出是為了尋找一份能證明他身份的重要文書,而這份文書牽扯到裴家曾經的一段秘密交易。
原來,裴家當年與他人有過一筆非法生意,徐乾初也參與其中。
李士誠偶然得知此事,被徐乾初等人追殺,裴家為了保護李士誠,慘遭毒手。
徐乾初為了掩蓋罪行,買通了一些人,制造了塗二旦、曹炳臣等人不存在的假象。
真相大白,兩位欽差及兩江總督對朝廷有了交代,我和劉墉、付钰又一次大顯身手,名聲在外……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
劉墉冷哼一聲:“既然如此,今日劉墉就給爾等立個規矩。
現在、馬上将今日及以往的欠款,諸位必須平攤還清,往後誰也不許再動用公款吃喝!哪怕是迎來送往上層高官,也不能動用公款!如有違者,本官将嚴懲不貸!”官員們雖滿心不情願,但也不敢違抗,隻得乖乖掏錢。
在江甯府,劉墉經常穿着他那以前沒罷官時的官服和頂戴,已經多年沒有換過,與現在江甯的其他官員的穿戴格格不入。
這天劉墉正審閱公文,李師爺匆匆進來:“大人,您看看,您這身官服成什麼樣子了,今日我給您弄來一身新的,來試試是否合适!” 劉墉放下公文,看了看李師爺,隻見一個小小的師爺,穿金戴銀,那手上的扳指也價格不菲。
而恰在此時,一位姓孫的通判前來報事,也穿着華麗的綢緞官服,腰間玉佩閃閃發光。
劉墉看了皺了皺眉頭:“孫别駕這一身行頭,怕是價值不菲吧?師爺嘛,非是官員,如何穿戴,本官管不着。
而你的穿戴,卻讓本官實難接受!” 下屬官員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大人,這……這不過是孫某平常穿戴。
” 劉墉嚴肅地說:“為官者,當以廉潔節儉為本,把心思放在政務上,而非貪圖享樂。
你看看你,如此奢靡,如何能為百姓做好表率?” 孫通判滿臉通紅,低頭認錯。
劉墉接着說:“從今日起,府中官員一律不得鋪張浪費,減少不必要的享樂活動,把精力都放在為百姓辦事上。
若再讓我發現有奢靡之風,嚴懲不貸!”然後扭頭對旁邊的師爺說:“你把這官服收入庫中,等待不時之需時再用!劉墉不敢奢侈!” 此後,劉墉以身作則,穿着樸素,飲食簡單,在他的影響和約束下,江甯官場的奢靡享樂之風漸漸得到遏制。
一日,劉墉接到百姓狀告,說是朝廷早已頒布的一項惠民政策遲遲未曾落實,百姓沒得到實惠。
劉墉大怒,立即召集下屬官員問話。
劉墉将狀紙往桌上一拍:“這是怎麼回事?朝廷的政策為何落實不下去?” 負責此事的同知張大人結結巴巴地說:“大人,這……這中間有些誤會,我們已經在努力推進了。
” 劉墉盯着他:“努力推進?我看是你們敷衍塞責,不認真對待政務吧!如實上報情況,不許有半點虛報瞞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在劉墉的嚴厲追問下,張府丞終于承認,是自己工作不力,沒有認真督促落實。
劉墉怒不可遏:“你身為朝廷官員,卻如此敷衍,百姓利益受損,你該當何罪?”當即對張府丞進行了嚴厲的訓斥和懲處。
從那以後,劉墉對下屬官員的工作進行嚴格監督和檢查,但凡發現有敷衍塞責的情況,絕不姑息。
在他的整治下,江甯府的政務處理變得高效務實,得到了百姓們的更多信任。
這日府門外突然一陣喧鬧,有人大喊:“欽差大人到——!” 劉墉聽到後非常疑惑,這個時候,朝廷派欽差前來為了何事?無論如何,既然來了,那就迎接吧。
于是劉墉帶着我和付钰等人一起出去迎接。
來到外面一看,一個是都察院禦史吳玉綸、一個是刑部侍郎阿楊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哎呦——!哪股風把二位吹到這裡了?下官迎接來遲,贖罪呀贖罪!”劉墉趕緊打招呼。
“别提了,劉大人!盱眙縣出現了奇怪的人命案,有人進京告狀。
我二人受朝廷囑托,前來協同兩江總督高晉高大人調查盱眙之案來了!我等經過初期了解,這案件疑點重重。
所以嘛,想請你劉大人幫幫忙!”吳玉綸開口說道,阿楊阿在後随聲附和。
既然二位欽差前來求助,劉墉也不好推脫,就勉強答應下來。
于是我和付钰二人也就跟着劉墉參與了盱眙縣的人命案。
劉墉緊皺眉頭,看着二位欽差拿來的手中的卷宗,緩緩說道:“這案子疑點重重,李士誠稱在安徽泗州盱眙縣與人沖突,緻同鄉裴家遭滅門,進京告狀,可這其中人物關系複雜,諸多細節對不上。
” 幾天後的一日,付钰匆匆走進來,抱拳道:“各位大人,我已去調查了李士誠的背景,他确實是直隸冀州人,以販賣銀魚為生。
隻是這所謂的滅門案,越查越覺得蹊跷。
” 劉墉微微點頭,“裴家的情況你可查清了?裴廷楷身為裴家族長,曾任泗州武官,他侄子裴寶玉已去世多年,李士誠卻誤将裴寶玉的兒子裴文章認成裴寶玉!這其中定有隐情。
” 付钰道:“大人明鑒,我還查到,李士誠曾住的盱眙縣店主徐乾初,被他指與塗二旦等人勾結謀害他并導緻裴家滅門。
可塗二旦查無此人,還有一同被指控的馬老坤、曹炳臣,曹炳臣也不見蹤影。
” 我在一旁忍不住插話:“大人,這李士誠所言如此漏洞百出,會不會是他故意編造謊言?” 劉墉看向我道:“不可輕易下判斷。
黃景燮身為盱眙縣知縣,被李士誠控告不作為,他卻辯稱并無此事。
如今都察院禦史吳玉綸、刑部官員阿揚阿與兩江總督高晉一同審理此案,我們要從他們的調查中尋找線索。
” 正好,吳玉綸和阿揚阿前來與劉墉商議。
吳玉綸面露難色:“劉大人,這案子我們查了許久,徐乾初堅稱自己無辜,與裴家滅門毫無關系。
” 阿揚阿接着說:“我們也派人在盱眙縣四處打聽,确實沒有塗二旦和曹炳臣這兩人的蹤迹。
” 劉墉沉思片刻,“看來,我們要從李士誠的行蹤和他與裴家的關系入手。
他為何會誤認裴家人,又為何一口咬定徐乾初等人謀害他和裴家,這背後必定還有更深的秘密。
” 付钰突然想起什麼,“大人,我在調查中發現,李士誠在盱眙縣的那段時間,行為有些怪異,經常深夜外出,似乎在尋找什麼。
” 我心中一動,“會不會他在尋找什麼重要的東西,才引出了這一系列事端?” 劉墉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有道理。
我們要重新梳理李士誠在盱眙的每一個細節,找到他深夜外出的目的地,或許那就是解開這樁滅門案謎團的關鍵。
” 随着調查的深入,我們終于發現李士誠深夜外出是為了尋找一份能證明他身份的重要文書,而這份文書牽扯到裴家曾經的一段秘密交易。
原來,裴家當年與他人有過一筆非法生意,徐乾初也參與其中。
李士誠偶然得知此事,被徐乾初等人追殺,裴家為了保護李士誠,慘遭毒手。
徐乾初為了掩蓋罪行,買通了一些人,制造了塗二旦、曹炳臣等人不存在的假象。
真相大白,兩位欽差及兩江總督對朝廷有了交代,我和劉墉、付钰又一次大顯身手,名聲在外…… 喜歡我和宰相劉羅鍋請大家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