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盐驿整顿

關燈
    卻說劉墉在江甯知府任上,把自己的才能展現得淋漓盡緻,使江甯府一片升平。

    再加上協助阿楊阿和吳玉綸兩位欽差及兩江總督高晉,破獲了盱眙懸疑案子而名揚朝廷内外。

    于是在乾隆三十四年冬,一道聖旨,将劉墉調任到江西鹽驿道擔任道員一職。

     在大清朝的行政體系中,江西鹽驿道是一個别具特色的機構,它并非傳統單一功能的衙門,而是集鹽務與驿傳管理等多種職能于一體,在當時的社會運行中發揮着關鍵作用。

     江西鹽驿道負責江西地區食鹽從生産地到銷售點的運輸調度,确保食鹽供應的穩定性。

    同時,對食鹽的銷售環節嚴格把控,監督鹽商的經營行為,保證食鹽質量合格。

    通過一系列措施,打擊私鹽販賣,維護官方對鹽利的掌控,保障朝廷在鹽務方面的經濟收益。

     江西鹽驿道的主官為道員,官階一般為正四品。

    道員全面負責鹽驿道的各項事務,統籌管理鹽務與驿傳工作。

    其下設有衆多屬官和吏員,他們分工明确,協助道員處理日常繁雜的事務,如賬目核算、文件起草與傳遞等。

    另外,還設有巡檢等官員,他們分布在重要關卡和交通要道,重點巡查私鹽販賣等違法活動,維護鹽務與驿道的正常秩序。

     經濟層面,鹽課是大清國财政的重要收入來源。

    江西鹽驿道對鹽務的有效管理,保障了鹽課的穩定征收,為大清國财政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驿道系統是大清國信息傳遞和人員物資流動的關鍵通道。

    江西鹽驿道保障了江西與其他地區的緊密聯系,對于大清國的政治指令傳達、軍事行動部署以及經濟貿易往來都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是大清國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一環。

     綜上所述,鹽驿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劉墉被調任江西鹽驿道,是朝廷或者說是乾隆對劉墉的莫大信任,這也給劉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劉墉帶着我們一行人二十多人到任的第二天,就着手查看各種記錄和資料、賬目。

    直到夜幕深沉,南昌城的江西鹽驿道衙門内,燈火依舊通明。

    劉墉仍然坐在案前,眉頭緊鎖,手中的毛筆不時在公文上圈圈點點。

     師爺李福站在一旁,輕聲說道:“大人,這鹽務和驿傳的事兒,可都不省心呐。

    ” 劉墉放下筆,靠在椅背上,歎了口氣:“這鹽務,關乎民生,更關乎朝廷的錢袋子。

    咱得确保江西地區的食鹽運輸、銷售順暢,鹽課征收分毫不差。

    那些鹽商,一個個精明得很,稍有不慎,就可能讓私鹽鑽了空子,壞了規矩。

    ” 李福點頭稱是:“大人所言極是,這段時間,咱們加大了對鹽商的監督,市場上的食鹽供應倒是穩定,質量也有保障。

    可私鹽販子實屬可惡,總能在一些偏遠的關卡找到機會。

    ” 劉墉目光堅定地說道:“所以,驿傳這塊也不能松懈。

    驿道、驿站是咱們的眼線和脈絡,必須保證公文傳遞及時,官員往來便利,物資運輸安全。

    ” 這時,一名巡檢匆匆走進來,行禮後說道:“大人,我們在邊境的一個關卡發現了一夥私鹽販子,正準備偷運私鹽入境。

    ” 劉墉猛地站起身:“立刻派人去抓,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 巡檢領命而去。

    劉墉轉頭對李福說:“咱們這鹽驿道衙門,雖隻是個地方機構,卻身負重任。

    鹽課是朝廷财政的重要來源,驿道系統是朝廷的命脈。

    咱們做好了,江西地區才能安穩,我大清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交流才能順暢。

    ” 李福感慨道:“大人一心為民,為朝廷分憂,實乃百姓之福。

    ” 劉墉擺了擺手:“這不是我一人之功,咱們衙門上下,道員、屬官、吏員、巡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隻有齊心協力,才能把這複雜的事兒辦好。

    ” 說完,劉墉又坐回案前,繼續審閱公文,準備迎接新一天的挑戰,守護江西鹽驿道的平穩運轉。

     那麼劉墉在江西鹽驿道上是如何整頓和管理這鹽驿道呢? 第一,劉墉嚴查鹽課。

    劉墉深知鹽課一事幹系重大,不僅關乎朝廷的财政收入,更直接影響着百姓的生活。

    這日清晨,他便帶着我和付钰及幾位得力屬官,親自前往鹽稅征收點查看情況。

     剛踏入征收點,嘈雜喧鬧的聲音便撲面而來。

    鹽商們排着長隊,臉上滿是焦急與不耐煩,有的在小聲抱怨着手續繁瑣,有的則在與征收人員争論稅額。

    劉墉眉頭緊鎖,不動聲色地觀察着周圍的一切。

     “大人,這些鹽商每日都這般,總想着能少交點稅,能蒙混過關就蒙混過關。

    ”一位征收人員見到劉墉,趕忙上前悄悄訴苦。

     劉墉微微點頭,沒有說話,而是徑直走到賬房先生面前,要求查看近期的鹽課賬目。

    賬房先生手忙腳亂地搬出一摞摞賬本,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劉墉仔細翻閱着賬本,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犀利。

    他發現,賬本上的記錄看似清晰明了,但實則存在諸多疑點。

    一些鹽商的納稅記錄與實際運鹽量嚴重不符,還有的賬目日期前後矛盾,漏洞百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這是怎麼回事?”劉墉将賬本重重地摔在桌上,怒目注視着賬房先生。

     賬房先生吓得臉色煞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結結巴巴地說道:“大……大人,小的知錯了。

    這些都是下面的人辦事不力,胡亂記錄的,小的實在是監管不嚴。

    ” 劉墉冷哼一聲:“監管不嚴?我看是你們故意為之,與那些鹽商勾結,中飽私囊吧!” 賬房先生拼命磕頭,哭喊道:“大人明察,小的不敢啊。

    都是那些鹽商給了好處,小的一時糊塗,才犯下了這等大錯。

    ” 劉墉當即下令,将賬房先生及涉嫌貪污的征收人員全部扣押,等待進一步審訊。

    同時,他對征收點進行了全面整頓,重新制定了嚴格的稅收制度和監管流程。

     為了确保鹽課征收的公正透明,劉墉還親自挑選了一批清正廉潔、責任心強的官員,負責監督鹽商的運鹽和納稅情況。

    他要求這些官員深入到鹽場、碼頭等各個環節,對鹽的生産、運輸、銷售進行全程監控,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

     第二、嚴懲私鹽販賣。

    劉墉深知私鹽販賣猶如一顆毒瘤,不僅嚴重損害朝廷的财政收入,更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緻使百姓可能會買到劣質私鹽,危害身體健康。

    在處理完鹽課征收點的事情後,他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打擊私鹽販賣的工作中。

     劉墉仔細研究了江西境内的地形地貌以及交通要道,發現私鹽販子常常利用一些偏遠、隐蔽的小路進行偷運,以避開官府的常規檢查。

    他召集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