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劫后还家

關燈
    經過百姓們這麼一鬧騰,我們三人回來的消息很快驚動了山西巡撫塔永甯。

    這位新來的巡撫大人親自帶領阖府官員來到大街上尋找劉墉。

    當他看到我們,立刻把我們迎到了巡撫衙門。

     在巡撫衙門裡,塔永甯滿臉堆笑,對劉墉說道:“劉大人,久聞您的大名,今日得見,實乃本官的榮幸。

    ” 劉墉連忙拱手回禮:“巡撫大人言重了,如今我已不是什麼大人,隻是一介平民罷了。

    ” 塔永甯卻說道:“劉大人過謙了,您在山西的功績百姓們有目共睹,本官對您也是敬佩不已。

    ” 劉墉微微皺眉:“巡撫大人,過往之事不必再提,如今我隻想過些平靜的日子。

    ” 塔永甯似乎并未領會劉墉的意思,接着說道:“劉大人,下官初來乍到,對這山西的政事還有諸多不明之處,還望劉大人能指點一二。

    ” 劉墉微微正色道:“巡撫大人,劉某如今已無權幹預政事,還請大人依照朝廷律法和自身的判斷行事。

    ” 塔永甯略顯尴尬,幹笑兩聲:“是是是,劉大人高風亮節。

    ” 此時,付钰在一旁忍不住說道:“巡撫大人,劉大人既已表明态度,您就莫要再為難他了。

    ” 塔永甯連連點頭:“是下官唐突了,還請劉大人見諒。

    ” 劉墉說道:“巡撫大人一心為政事,也是職責所在,隻是劉某确實不便多言。

    ” 塔永甯又寒暄了幾句,便讓人給我們找了住處。

     走出巡撫衙門,劉墉長舒一口氣:“這官場之事,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啊。

    ” 我說道:“三哥,這巡撫大人看來對您很是倚重。

    ” 劉墉搖搖頭:“越是如此,越要謹慎,不可落人口實。

    ” 我們三人跟随塔永甯派的人員來到住處,此地是一個非常優雅的小院。

    而此後的日子裡,塔永甯雖不再明面上請教劉墉,但還是時常派人送來吃的、喝的等一些用物。

    劉墉一概拒絕,不願與官場再有過多瓜葛。

     然而,山西的局勢卻并不平靜。

    一些不法之徒見新巡撫上任,以為有機可乘,又開始蠢蠢欲動。

     塔永甯一時之間焦頭爛額,治理效果不佳。

    百姓們又想起了劉墉在時的清明,紛紛議論。

    這些傳言傳到了劉墉耳中,他心中也不免有些憂慮。

     付钰說道:“大人,要不咱們給巡撫大人提些建議?” 劉墉沉思片刻:“不可,我已不是官員,不能越俎代庖。

    ” 劉墉嘴裡雖然這樣說,但他也深知不能坐視不理,便決定開始暗中觀察,思考着如何在不違規的情況下,幫助塔永甯穩定這山西局勢。

     劉墉每日在城中走動,看似閑庭信步,實則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他留意着那些不法之徒的動向,也觀察着百姓們的生活狀況。

     一日,劉墉在街邊茶攤聽到幾個百姓在議論。

     “這新巡撫上任,怎麼還不如劉大人在的時候呢!” “就是,那些個壞人又開始嚣張起來,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啊。

    ” 劉墉心中愧疚更甚,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解決。

     回到住處,劉墉與付钰和我商量。

     “我看那些不法之徒多是趁夜間行事,我們或許可以組織一些百姓夜間巡邏。

    ”付钰說道。

     劉墉搖搖頭:“此舉不妥,百姓沒有執法之權,萬一與不法之徒起了沖突,恐生事端。

    ” 我想了想,說道:“要不我們收集證據,悄悄交給巡撫大人?” 劉墉眼前一亮:“此計可行,但要小心行事,莫要被那些人發現。

    ” 于是,劉墉三人開始暗中調查。

    我們便假裝成閑雲野鶴,混迹在市井之中,與各方人士交流,逐漸掌握了一些不法之徒的活動規律和罪證。

     劉墉将這些證據整理好,趁着夜色,讓我悄悄用弓箭射到了巡撫衙門之内,并附上一封書信,闡明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塔永甯收到後,大為震驚,也對劉墉的義舉感激不已。

     随後,塔永甯依照劉墉提供的線索和建議,部署兵力,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抓捕行動。

    将那些不法之徒一一擒獲,山西的局勢終于在塔永甯大人整治下漸漸穩定下來。

     百姓們對巡撫塔永甯贊不絕口,而塔永甯也親自上門道謝。

     “劉大人,此次多虧了您,下官感激不盡。

    ”塔永甯真誠地說道。

     劉墉微笑着說道:“巡撫大人言重了,為百姓謀福祉,乃吾輩本分。

    ” 此事過後,劉墉依舊低調行事,帶着我們離開了山西,繼續過着平靜的生活。

     而山西在塔永甯巡撫的嚴格治理下,百姓們再一次走向了安居樂業、繁榮昌盛的清平世界。

     塔永甯,姓他塔喇氏,正紅旗滿洲人。

    乾隆十八年由郎中遷任知府,此後曆任鹽運使、湖北按察使、陝西布政使等職。

     乾隆二十二年任山西按察使。

    任内從蒙古地區買鹽以濟民用,嚴查官員虧空銀兩,汰除綠營冒領兵饷陋習,精減非軍事人員。

    同年,前任山西巡撫蔣洲調任山東巡撫,塔永甯彈劾蔣洲貪縱,虧空庫帑钜萬。

    乾隆皇帝接到奏報後,派刑部尚書劉統勳馳往會同塔永甯按治,最終蔣洲被誅。

    乾隆三十二年塔永甯擢升為山西巡撫,繼續為當地的治理和發展貢獻力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塔永甯的治理下,太原府街道上熙熙攘攘,商鋪生意興隆,百姓們的臉上洋溢着滿足的笑容。

    巡撫塔永甯深知這一切的來之不易,更加勤勉政事,不敢有絲毫懈怠不提。

     再說我們三人,辭别塔永甯離開了太原府。

    百姓們一看留不住我們,把我們送出了三十多裡地,直到劉墉告訴百姓們說,這位巡撫塔永甯大人是個大大的清官,百姓們才依依不舍地看着我們離開。

    我們三人也沒有心思繼續觀賞沿路的風景,一門心思地趕回了京城。

     到了劉府門前,我和付钰跟着劉墉,在京城的街巷中穿梭,行至禮士胡同西口時,劉墉腳步頓住。

    望着我們的家門,看着眼前的這所宅院,便是他自幼成長的地方,劉統勳的賜第。

     劉墉仰頭望着那宅門,眼中滿是複雜神色。

    “這便是我們的家了。

    ”他輕聲道,聲音裡透着歲月沉澱的感慨。

    我和付钰站在他身後,靜靜地打量着眼前的府邸。

     “這宅子可是大有來曆。

    ”劉墉緩緩開口,“清朝時,内城是八旗的地界,漢官本都得住在外城。

    但皇上看重我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