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营地规划

關燈
    在溫暖的氣溫和充足的雨水滋潤下,各種植物都在快速生長。

     小溪以南的荒地都被開墾成粟田,從院子裡的高處往這邊看,如同一張綠色的地毯,鋪在這片土地上。

    豐樂大道兩邊,營地附近,這一大塊地方樹木比較多,而且地形起伏要大一些,石頭也多,當時開墾荒地的時候便沒有考慮這裡。

    但這塊直到山腳的土地上,除了營地的大院子外,還有近400畝的荒地和樹林。

     這一大片荒地中,比較平坦和肥沃的一部分,是部落用來種植蔬菜的地方,蔬菜在冬天給族人們帶來了不少的食物,族人們也樂于擴大種植面積。

    在張洪帶着族人開墾南岸的土地時,巫領着留守的老弱們把這幾十畝菜地給整理了出來,并灑下了菘、韭、和蒜、蔥的種子,如今已經是郁郁蔥蔥的一片。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

     不管人或者動物,春天都是最重要的生長季節,在熊部落裡,尤其如此。

    三月中旬,天氣溫暖濕潤,菘和韭出芽很快,因為當初播種的時候是将種子全部撒到一起的,如果不及時将他們給移栽到新的地方,那這一片菜地就沒有什麼收成。

     在南岸的田地全部播種完成後,張洪帶領着族人又花了兩天的時間,沿着小溪一側,将兩畝菜秧栽種到開墾出來的二十幾畝土地上。

    栽種這些蔬菜都很簡單,隻要把松過的土地用小鏟子鏟出一道菜畦,将幼苗栽進去,再覆土澆水就可以了。

     而一些不适合種菜的地方,張洪也讓人把一些雜草和灌木清理掉,種上一些果樹,比如萘樹和桃樹,李子和杏子等,還有一些闆栗和柿子樹,這些樹根據地形,分為一片片不同種類的林子,或者幹脆合在一起種。

     這些果樹的結果期普遍很長,至少要三四年的時間,有些果樹現在隻是一個小嫩苗,張洪不是很着急,部落周圍也有不少果樹,張洪還帶着人去修剪了一些枝幹,僅靠這些樹上的産出就夠部落食用的了,部落現在的重點,還是食物的獲取和種類的豐富,果樹提供的水果現在還算不上是食物的主要來源,隻有部落有了三年以上的積糧,族人衣食無憂了,水果才會慢慢地走上餐桌,現在,隻是作為食物的補充。

     除了栽種果樹,在一些小片的樹林中,張洪還讓人用栅欄和網圍起來,用于養雞和養鴨,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放養點共有十處,大的放養點養了80幾隻雞,小一點的也放養了30多隻,每個放養點相距也不遠,大概一百多米的距離,可供族人統一打理。

     散養有散養的好處,集中養殖有集中養殖的優點,現在部落,更适合散養。

     散養有個好處,可以吃林中的蟲子和樹上落下來的野果,能減少部落裡青菜和其他飼料的消耗,如果後面用種植的粟來喂雞,那還能減少粟的消耗。

     整個部落現在有雞200多隻,鴨子100多隻,每日消耗的野菜、草籽等飼料不少,開春了,堆肥處也爬出了不少的蛆蟲,每日趕着雞群到這裡吃一點,然後再趕到放養點,是族人的工作之一。

     院子裡低矮的雞埘已經容納不了越來越多的雞,而且其他牲口跟人一同擠在不算太大的院子中,除了要忍受各種牲口的叫聲之外,還要忍受越來越濃烈的糞便味道,并且不管是早上放出去還是晚上帶回來,這些牲口們都會在路上、院子裡拉上不少糞便,一不小心就能踩上,清理起來還很麻煩。

     之前在冬天,忍一忍也就算了,但現在卻沒辦法再裝作看不到了,尤其是張洪一腳踩到一坨黏糊糊的便便後。

     三月底,忙完春耕收尾和蔬菜種植後,張洪讓熊大熊二和熊奇樹杈各帶上十來個人,組成兩支狩獵隊,到外面去打獵。

    而他自己,帶着部落裡的“技術人員”,開始對營地進行規劃和功能區的設置,準備四月份開始建設。

     首先就是居住區的擴建,現在的20個房間,除了住人的幾個,剩下的都堆滿了雜物,要找一件東西還要倒騰一段時間。

     張洪的計劃是把現在的雞埘、獸欄等給遷移出去,在這個地方按照原來房間的規模再蓋上一些房間,其中一部分用來居住,剩下的則用于存儲部分重要的物資。

     部落裡其實已經有家庭的概念,比如熊大熊二是親兄弟,他們的父親幾年前捕獵受傷去世,母親是原來羊部落相親到這裡的,現在在幫着族人帶孩子,同時喂養雞群。

     原來在山洞裡,張洪就觀察到,有血緣關系或者夫妻、父子等關系的族人,會自發地聚在一起,将山洞裡分成一個個更小的區域;而在去年房子蓋好後,張洪為了挺過寒冬,讓族人按照性别和年紀大小,統一居住,短時期是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可以節約很多資源,但現在已經開春了,再統一居住就有點不合适了。

    而且當時也沒有考慮到家庭的事實,導緻很多一對的配偶們在春天都無精打采的。

     原本張洪打算一步到位,讓每個家庭獨自蓋房,反正現在沒有房管局,自建房也不需要審批,土地也多的是,随便蓋都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但現在的生産力還達不到這個要求,他們掌握的生産資料比如耕地、牲口太少了,不具備後世小農經濟家庭的基礎,而且這個時代還是要靠抱團才能活下去。

    讓一個個家庭獨立出去,跟送死沒有太大區别。

     張洪想了一下,現在的房間每間長15米,寬5米,有75個平方,可以在不改變房屋整體結構的情況下,将現在的一間房隔成3居室,在靠門的這邊屋檐,能額外再形成一條一米來寬的走廊。

    而分隔開的小房間,裡面除了原本的炕之外,還剩下大概2米寬、5米長的區域,這個空間就讓居住在裡面的人自己改造了。

     改造過後的房間可以拿出60個用來住人,張洪想了想,一個大一點的家庭(5人以上的)分3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