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制作陶锅
關燈
小
中
大
食物儲存起來,再去掉骨頭的重量,每個人能夠分到的,隻有1斤不到。
而就是這一斤不到的肉,也讓族人們高興了很久,就着采集到的野菜和水果,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畢竟在張洪當族長之前,部落能夠獵到的獵物有限,别說野豬了,有時一頭小鹿一隻山羊,也能讓這幫族人開心的手舞足蹈。
雖然還是很難讓所有人都填飽肚子,不還是有那麼多的野菜、草籽和野果麼。
即便是能夠獵到大型的動物,之前對于部落來說很是艱難,部落的青壯年有限,算上女性,也隻有不到30人。
捕捉大型的獵物,對張洪來說也是很艱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在這片原始的土地上,經常能夠看到成群的動物,但沒有工具,隻能遠遠地看着。
這片土地上的人類,畢竟才是少數,沒有武器沒有人手,隻敢對一些落單的野獸下手,稍微大一點的動物群,就很難有可乘之機了。
後世有個關于對原始社會捕獵收獲的研究,要養活一個原始人,光靠狩獵的話,就得至少100平方公裡的動物,而部落在此紮根幾十年,周圍的能被捕獲的全都是集體出現,不能被捕獲的又兇猛的一批,隻能随機撿漏,所以部落這麼多年依舊隻有幾十号人。
其他動物也不是傻子,離部落遠遠地活動,很難讓張洪他們逮到機會,痛下殺手。
往後的幾日,收獲并不算太多,隻獵到一頭剛剛成年的鹿,還有一些其他的小獸,讓張洪意外的是居然還有三隻有着漂亮羽毛的野雞,隻不過落在熊大熊二粗壯的手上,都死掉了。
肉食方面的不足,隻能讓采集的植物給填補上。
張洪來到營地附近的荒野上,從各種灌木、草叢、樹林裡努力地采集和辨别着。
和部落婦女們一同采集到的野菜和野果,灰灰菜、馬齒苋、蘑菇、漿果、疑似榆樹的葉子等等,都要仔細查看。
這些植物有的跟後世差不多,比如蘑菇和覆盆子,而有些就幾乎換了一個物種。
張洪表示理解,畢竟是離了十幾萬年,有些不同很是正常。
從分辨的結果來看,有些野菜和樹葉可以生吃,但張洪用族長的權威制止了這一“野蠻”的行為。
吃壞肚子怎麼辦?這裡連熱水都沒有辦法搞到,真的吃壞肚子,隻能看八字硬不硬了。
将野菜帶回部落,先将一塊薄薄的石闆用幾塊石頭支起來,下面點上火,等石頭燒熱之後,把洗幹淨的野菜放到上面,等到野菜斷生後再烤一會,才允許族人用幹淨的樹葉拿去裹着烤熟的肉吃。
族人一開始很不理解這樣的行為,因為收集木材也是很累人的活,除了冬季取暖和烤肉,基本上不讓用于其他用途。
但張洪是族長,尤其族裡還是有等級之分的,他說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況且烤熟後的蔬菜吃起來味道更好,族人們也就沒有了意見。
天氣開始熱起來了,這三四天,張洪每天打獵歸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泥盆的幹燥情況,有無縫隙;還有木炭的儲備情況,都是燃上一大堆柴火,然後澆水熄滅得到的木炭。
好在這幾天所制作的泥胚,表面看起來都沒有問題,木炭也在角落堆了一大堆。
部落的食物有告急的征兆,這兩天得盡快把陶器給整出來,不然光靠之前的食物,怕是很快要餓肚子了。
天亮的時候,張洪安排熊大代替他帶隊伍去狩獵,自己則留在營地中,拿着好不容易打磨出來的石刀,在離營地大約100米的地方開始挖坑。
這裡土壤還是比較好挖的,沒有多少大石頭,很快,就挖出了一個一米多直徑的深坑。
确切的說不是坑,而是窯,要想燒制陶器或者瓷器,首先溫度就要達到,普通的火堆溫度離燒制黏土成陶器還有一定的距離,并且火焰的溫度極其不可控。
在失敗多次後,張洪決定挖個窯試試看。
由于之前張洪沒有接觸過窯,也不知道窯該怎麼挖,但憑借着後世農村燒火竈的辦法,邊挖邊修改,忙活了一個上午,在4名留守族人的幫助下,終于建好了一個一平米大小的窯。
窯所在的坑深約一米五,窯在坑壁上被挖了出來,主體分上下兩層,兩層中間有一層厚約15公分的土層分隔開,而在這土層上,還掏出來一個個小洞,方便底部的火焰能夠穿過小洞燒到上面的部分,并且這些小洞也承擔着空氣流通的作用。
窯的底部面積約2平米左右,離分隔層大概有80公分高。
上部的空間稍微小一點,大概隻有1平米左右,深約40公分,正好可以容納5個陶盆或者40個碗胚子。
上部頂部逐漸收縮,在土地表面隻留下一個小洞;燒制的時候可以為了保持溫度,在燒制的時候将提前準備好的蓋子給蓋起來。
上下兩層空間互通,下面一層,仿照竈台的樣子向裡挖了80公分左右深,上面一層則是燒制陶器的燒陶室,四周都用土給圍起來。
而最上層留下的通氣孔,拳頭大小,在燒制過程中可以添加木炭和排氣。
為防止上面的泥胚掉下來,張洪還用細木棍、長石頭等又做了一個隔闆,放置在分隔層上方,在留出縫隙通風和傳遞熱量的同時,也保證了泥胚不會因為下方懸空而掉下去摔碎。
在洞挖好後,張洪還讓人收集幹草和木柴,先對窯進行了幹燥處理,接着如法炮制,又在旁邊掏出了另外一個窯。
等窯幹的差不多,時間也快到了晚上,簡單地吃過烤肉後,張洪清理了窯中還在燃燒的餘燼,在上面的洞中先鋪上一層木炭,然後将幾個陶盆的泥胚依次擺放好,然後又鋪了一層木炭将泥胚埋起來,在下方的燃燒室,又堆起了一堆木材,然後張洪用木棍從篝火裡夾起一塊燃燒的木炭,輕輕地丢到窯洞下方,在幹枯的柴草燃燒下,很快,下方燃燒室的木材就燃燒了起來。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
而就是這一斤不到的肉,也讓族人們高興了很久,就着采集到的野菜和水果,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畢竟在張洪當族長之前,部落能夠獵到的獵物有限,别說野豬了,有時一頭小鹿一隻山羊,也能讓這幫族人開心的手舞足蹈。
雖然還是很難讓所有人都填飽肚子,不還是有那麼多的野菜、草籽和野果麼。
即便是能夠獵到大型的動物,之前對于部落來說很是艱難,部落的青壯年有限,算上女性,也隻有不到30人。
捕捉大型的獵物,對張洪來說也是很艱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在這片原始的土地上,經常能夠看到成群的動物,但沒有工具,隻能遠遠地看着。
這片土地上的人類,畢竟才是少數,沒有武器沒有人手,隻敢對一些落單的野獸下手,稍微大一點的動物群,就很難有可乘之機了。
後世有個關于對原始社會捕獵收獲的研究,要養活一個原始人,光靠狩獵的話,就得至少100平方公裡的動物,而部落在此紮根幾十年,周圍的能被捕獲的全都是集體出現,不能被捕獲的又兇猛的一批,隻能随機撿漏,所以部落這麼多年依舊隻有幾十号人。
其他動物也不是傻子,離部落遠遠地活動,很難讓張洪他們逮到機會,痛下殺手。
往後的幾日,收獲并不算太多,隻獵到一頭剛剛成年的鹿,還有一些其他的小獸,讓張洪意外的是居然還有三隻有着漂亮羽毛的野雞,隻不過落在熊大熊二粗壯的手上,都死掉了。
肉食方面的不足,隻能讓采集的植物給填補上。
張洪來到營地附近的荒野上,從各種灌木、草叢、樹林裡努力地采集和辨别着。
和部落婦女們一同采集到的野菜和野果,灰灰菜、馬齒苋、蘑菇、漿果、疑似榆樹的葉子等等,都要仔細查看。
這些植物有的跟後世差不多,比如蘑菇和覆盆子,而有些就幾乎換了一個物種。
張洪表示理解,畢竟是離了十幾萬年,有些不同很是正常。
從分辨的結果來看,有些野菜和樹葉可以生吃,但張洪用族長的權威制止了這一“野蠻”的行為。
吃壞肚子怎麼辦?這裡連熱水都沒有辦法搞到,真的吃壞肚子,隻能看八字硬不硬了。
将野菜帶回部落,先将一塊薄薄的石闆用幾塊石頭支起來,下面點上火,等石頭燒熱之後,把洗幹淨的野菜放到上面,等到野菜斷生後再烤一會,才允許族人用幹淨的樹葉拿去裹着烤熟的肉吃。
族人一開始很不理解這樣的行為,因為收集木材也是很累人的活,除了冬季取暖和烤肉,基本上不讓用于其他用途。
但張洪是族長,尤其族裡還是有等級之分的,他說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況且烤熟後的蔬菜吃起來味道更好,族人們也就沒有了意見。
天氣開始熱起來了,這三四天,張洪每天打獵歸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泥盆的幹燥情況,有無縫隙;還有木炭的儲備情況,都是燃上一大堆柴火,然後澆水熄滅得到的木炭。
好在這幾天所制作的泥胚,表面看起來都沒有問題,木炭也在角落堆了一大堆。
部落的食物有告急的征兆,這兩天得盡快把陶器給整出來,不然光靠之前的食物,怕是很快要餓肚子了。
天亮的時候,張洪安排熊大代替他帶隊伍去狩獵,自己則留在營地中,拿着好不容易打磨出來的石刀,在離營地大約100米的地方開始挖坑。
這裡土壤還是比較好挖的,沒有多少大石頭,很快,就挖出了一個一米多直徑的深坑。
确切的說不是坑,而是窯,要想燒制陶器或者瓷器,首先溫度就要達到,普通的火堆溫度離燒制黏土成陶器還有一定的距離,并且火焰的溫度極其不可控。
在失敗多次後,張洪決定挖個窯試試看。
由于之前張洪沒有接觸過窯,也不知道窯該怎麼挖,但憑借着後世農村燒火竈的辦法,邊挖邊修改,忙活了一個上午,在4名留守族人的幫助下,終于建好了一個一平米大小的窯。
窯所在的坑深約一米五,窯在坑壁上被挖了出來,主體分上下兩層,兩層中間有一層厚約15公分的土層分隔開,而在這土層上,還掏出來一個個小洞,方便底部的火焰能夠穿過小洞燒到上面的部分,并且這些小洞也承擔着空氣流通的作用。
窯的底部面積約2平米左右,離分隔層大概有80公分高。
上部的空間稍微小一點,大概隻有1平米左右,深約40公分,正好可以容納5個陶盆或者40個碗胚子。
上部頂部逐漸收縮,在土地表面隻留下一個小洞;燒制的時候可以為了保持溫度,在燒制的時候将提前準備好的蓋子給蓋起來。
上下兩層空間互通,下面一層,仿照竈台的樣子向裡挖了80公分左右深,上面一層則是燒制陶器的燒陶室,四周都用土給圍起來。
而最上層留下的通氣孔,拳頭大小,在燒制過程中可以添加木炭和排氣。
為防止上面的泥胚掉下來,張洪還用細木棍、長石頭等又做了一個隔闆,放置在分隔層上方,在留出縫隙通風和傳遞熱量的同時,也保證了泥胚不會因為下方懸空而掉下去摔碎。
在洞挖好後,張洪還讓人收集幹草和木柴,先對窯進行了幹燥處理,接着如法炮制,又在旁邊掏出了另外一個窯。
等窯幹的差不多,時間也快到了晚上,簡單地吃過烤肉後,張洪清理了窯中還在燃燒的餘燼,在上面的洞中先鋪上一層木炭,然後将幾個陶盆的泥胚依次擺放好,然後又鋪了一層木炭将泥胚埋起來,在下方的燃燒室,又堆起了一堆木材,然後張洪用木棍從篝火裡夾起一塊燃燒的木炭,輕輕地丢到窯洞下方,在幹枯的柴草燃燒下,很快,下方燃燒室的木材就燃燒了起來。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