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热火朝天的建设(五)

關燈
    圍牆的建成,不僅增強了部落的安全性,也為族人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空間。

    按照之前規劃的,族人們開始在圍牆内部建設新的居住區、儲物區以及獸欄,整個部落的面貌煥然一新。

     看着這座由自己親手建起的圍牆,族人們的臉上洋溢着自豪和滿足的笑容,他們知道,這是他們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的重要保障。

     圍牆修好的那一天,張洪大方地讓人宰殺了一頭鹿、一隻山羊、一頭豬,讓巫帶領着族人向天祈禱祭祀,而參與建設的人,無論是熊族的還是其他族的,都品嘗到了張洪親自下廚做出來的美食。

     韭菜炒蛋、鲫魚湯、白菜炖肉、烤羊排……整個營地歡聲笑語直至半夜,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夜幕降臨,篝火燃起,火光映照在每一張滿足與幸福的臉上。

    族人們圍坐一圈,分享着白天的辛勞與夜晚的歡樂。

    張洪站在人群中央,手持木杯,向所有人緻以誠摯的感謝:“是大家的辛勤付出,才讓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堅固的家園。

    這不僅僅是一堵牆,更是我們團結與智慧的象征。

    未來的日子,讓我們攜手共進,創造更多的奇迹!” 話音落下,掌聲雷動,歡呼聲此起彼伏。

    孩子們在火光下追逐嬉戲,老人們則慈祥地望着這一切,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許。

     張洪的廚藝更是讓所有人贊不絕口,每一道菜都仿佛承載着他對族人的關愛與感激。

     夜深了,篝火漸漸熄滅,但那份溫暖與歡樂卻久久不散。

    族人們帶着滿足的笑容回到各自的帳篷,心中充滿了對明天的期待。

    他們知道,有了這座圍牆,他們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有了這份團結與智慧,他們的未來将會更加美好。

     而張洪,則站在高處,望着這片由自己與族人共同建設的營地,心中湧動着無限的感慨與自豪。

    他知道,這隻是他們在這片原始大陸上邁出的一小步,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有這份團結與勤勞,他們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輝煌。

     建設圍牆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泥土,張洪讓人沿着圍牆外側30米遠的地方,開挖深溝,用于取土。

    土取完之後,并沒有從其他地方取土填平,而是将南岸小溪的水引入其中,三米多寬、兩米多深的土溝,搖身一變變成了原始社會版的迷你護城河。

     這護城河雖顯簡陋,但在防禦野獸侵襲時卻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每當夜幕降臨,月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僅為營地增添了幾分甯靜與祥和,也讓族人們的心中多了一份安全感。

    張洪站在門樓上,望着這條由智慧與汗水凝結而成的護城河,心中滿是欣慰與自豪。

     随着時間的推移,圍牆的收尾建設逐漸接近尾聲。

    族人們用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将一塊塊石頭、一筐筐泥土堆砌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圍牆之上,還設置了簡易的哨塔,用于了望與警戒。

    每當有野獸靠近,值守的族人們便會立刻發出警報,族人們便能夠迅速集結起來,共同抵禦。

     本着不浪費的原則,護城河裡還被放養了很多小魚苗,而護城河與牆體之間30多米寬的土地上,則種植着一些菘、瓠子等蔬菜,靠近東門的地方還用栅欄圍起來,養了一群鴨子。

     這些蔬菜不僅為部落的日常飲食提供了豐富的營養,還成為了族人們餐桌上的佳肴。

    每當夕陽西下,勞作一天的族人們圍坐在一起,品嘗着新鮮的蔬菜,談論着今日的收獲與趣事,臉上洋溢着滿足與幸福的笑容。

     而護城河中的小魚苗,也在族人們的精心照料下茁壯成長,偶爾還能看到幾隻魚兒躍出水面,為這甯靜的營地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至于那群鴨子,它們不僅成為了營地中的一道風景線,還成為了族人們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時,鴨子們便開始了它們的覓食之旅。

    傍晚時分,它們又搖搖擺擺地回到栅欄内,享受着族人們為它們準備的食物。

    這些鴨子不僅為族人們提供了鮮美的鴨肉和鴨蛋,還成為了孩子們嬉戲玩耍的好夥伴。

     圍牆裡面,張洪繼續讓人完善各類功能區。

    有了圍牆的保護,很多重要的工坊就可以擴大占地面積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首先是煉鐵、制鹽、制陶三個作坊,按照之前張洪的規劃,給放在的西南區;而織麻、制皮的地方,隔着一條路,修在了東南區。

    圍牆裡,其他的設施保持不變,留有的空地除保留下來的大樹外,剩下的與之前部落裡一緻。

     每個區域都按照既定的布局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建設。

     煉鐵作坊内,爐火熊熊,鐵匠們揮汗如雨,錘煉着一塊塊鐵礦石,将其轉化為堅韌的鐵器,為部落的防禦和農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制鹽作坊則利用着從鹽礦石中提煉出的鹵水,通過精心的加工,生産出潔白如玉的食鹽,滿足了部落的日常生活所需。

     而制陶作坊裡,陶工們靈巧的雙手在陶輪上旋轉跳躍,一件件精美的陶器在他們的手中誕生,為部落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織麻和制皮的地方,同樣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女人們坐在織機前,熟練地穿梭着麻線,編織出一匹匹柔軟的麻布,為部落的人們提供了溫暖舒适的衣物。

    而制皮工匠們則将狩獵所得的獸皮進行鞣制加工,制作成各種皮具和衣物,既實用又美觀。

     圍牆内的空地上,除了保留的大樹外,一些空地上還搭建起了簡易的棚屋,供工匠們在勞作之餘休息和存放工具。

     建成的圍牆,不僅讓熊部落感受到了安全感,也讓其他部落的獵手們感到驚訝,石灰尤其如此,要是自己部落有這樣的一個圍牆,那族人們就不用擠在狹小的山洞裡了,老人和孩子們也就能在陽光下愉快地玩耍,不用擔心各種猛獸的襲擊。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